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爸爸向左妈妈向右(离婚了如何共同养育孩子)/东方明见心理咨询系列
0.00     定价 ¥ 5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00308166
  • 作      者:
    作者:(美)劳伦·J.贝尔曼//杰弗里·齐默尔曼|责编:张亚捷|译者:刘芬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8-01
收藏
编辑推荐
1.美国APA第29分会主席(2017)、“APA第42分会独立执业指导奖”获得者倾心之作。
2.实操性强。为离婚父母提供了61个练习和48条可活学活用的技巧,以帮助他们学会识别和处理离婚情绪,从而真正从“憎恨对方”的情绪中走出来,和共同养育者一起完成自孩子出生就布置给他们的这项艰巨任务。
3.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总督导钟思嘉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江光荣教授(荣休)、中国心理学会婚姻家庭心理与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孟馥教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婚姻与家庭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丹教授联袂推荐。
展开
作者简介
劳伦·J. 贝尔曼
临床心理学博士,现任APA第29分会国际委员会联合主席,曾任APA第42分会(独立执业分会)董事会成员、APA家庭与调解法院协会-纽约分会的创始成员,有近40年的独立执业经验。长期致力于离异家庭和儿童相关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发表了多部家庭、儿童教养等方面的著作。2016年被评为国家实践学院杰出研究员(Distinguished Fellowship in the National Academies of Practice)、心理学研究院杰出实践者和研究员(Psychology Academy as a Distinguished Practitioner & Fellow)。

杰弗里·齐默尔曼
临床心理学博士,曾任APA第29分会主席、Psychotherapy杂志的审稿专家和编委、APA Journal of Psychotherapy Integration的顾问主编和编委、APA第42分会(独立执业分会)Practice Innovations主编,长期致力于婚姻问题的心理咨询工作。发表过多部关于私人执业实践的著作,由于在私人执业实践与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2019年被授予“APA第42分会独立执业指导奖”。
展开
内容介绍
  婚姻是条生命,会生病,会死亡。当离婚不可避免,无论多痛都要面对!
  有些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从离婚中走出来,开启人生新的篇章,而有些人却似乎年复一年陷在愤怒和痛苦中不能自拔,因为他们无法完成对“婚姻死亡”的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沮丧或绝望以及接纳这五个哀悼过程。
  在否认阶段,遭遇婚姻破裂的他们很难接受这一事实,往往会采取否认、回避态度,并伴随着恐惧和痛苦。
  在愤怒阶段,他们的愤怒可能会直接针对前任,也可能会针对自己,还可能针对发生的某件事情或这个世界。愤怒不仅会阻碍他们的恢复,还让他们深陷冲突当中。
  在讨价还价阶段,他们可能会承诺去弥补所有自己做错的事,尝试不惜一切代价去修复关系,祈求对方再让他们试一试。但这只会给他们带来一种幻觉,一遍又一遍地遭受离婚已成既定事实的打击。
  在沮丧或绝望阶段,他们主要的情绪是悲伤和悲痛。他们会对失去的一切、本该发生却没有发生的事情以及离婚的过程感到悲伤。
  在接纳阶段,他们差不多想开了,能够放下包袱,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能够乐观、豁达地继续前行。
  由此可见,对离婚的情绪反应恐怕是有过离婚经历的人能想象得到的非常深刻、非常持久也是非常普遍的体验之一,就像卷须伸到了生活的每个角落。而离婚后未解决的哀伤极易触发离婚当事人强烈的情绪,这会对其身体、共同养育关系以及未来生活的其他方面持续产生影响,更会对孩子未来人格的形成产生难以挽回的影响。
  《爸爸向左,妈妈向右:离婚了,如何共同养育孩子》为离婚父母提供了61个练习和48条可活学活用的技巧,以帮助他们学会识别和处理离婚情绪,从而真正从“憎恨对方”的情绪中走出来,走向生命中非常特别的关系——爱自己的孩子,以孩子为本,将离婚对孩子造成的伤害降到极低。
展开
精彩书评
  ★杰弗里和劳伦是我们的老朋友,但他们工作了40多年的领域在我国的心理咨询实务中却是一个相对新的议题,两位博士在婚姻冲突调解和共同养育方面的思考及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书中既有娓娓道来,又有当头棒喝,让读者学会从冲突中抽离,回归理智,找回自己人生的本心。
  ——江光荣,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荣休),湖北东方明见心理健康研究所理事长
  
  ★婚姻是条生命,会生病,会死亡。当离婚不可避免,父母和孩子都要面对离婚带来的各种挑战和适应;孩子是婚姻破裂后一个非常值得谢恩的果实,父母要做的是放下对对方的要求、期待以及幻想,学习相互尊重、合作,共同担负起养育孩子的责任。离婚,无论多痛都要面对!
  ——孟馥,中国心理学会婚姻家庭心理与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夫妻关系会结束,彼此间的很多冲突却不一定终止。作为孩子的父母,因为永远存在的亲子关系,依然要合作。应对分手后共同抚养孩子的艰辛、挑战、痛苦,可以在劳伦·J.贝尔曼和杰弗里·齐默尔曼合作的书中找到锦囊。书中所有的实用工具均是根据成人依恋、亲密关系、冲突及脑神经系统等领域新研究成果开发出来的,另外还有很多妙计是从其他享有盛誉的治疗流派借鉴而来。深入阅读此书,熟练掌握方法,可以帮助冲突中的前任们停止互相伤害,通过密切合作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刘丹,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婚姻与家庭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德国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副主席
展开
精彩书摘
推荐序

钟思嘉
美国俄勒冈大学教育心理学博士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总督导
湖北东方明见心理健康研究所驻所专家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生理上的安全保障和心理上的安全感是健康发展的坚实基础。当父母离婚,这种安全保障和安全感很容易受到威胁或破坏,孩子可能因此产生严重的焦虑和担忧,进而造成情感、认知和行为方面诸多的适应不良。有研究显示,大多数离婚人士在离
异后数月到数年,忙着重建新的生活,导致养育孩子的能力部分或全部丧失。在现实的博弈中他们有太多需要关注的事,没有把养育孩子放在优先的位置考虑,这使得他们看不到孩子的需要。
相较于未离婚的夫妻,离婚人士养育孩子的难度更大,因为他们内心可能存在着许多自身难以消解的强烈情绪,比如离婚后的失落、痛苦、怨恨、不信任、愤怒,等等。有的父母为了避免冲突或伤痛,离婚后在亲子关系中表现退缩,包括减少和孩子见面、不过问孩子的
事,等等。对某些离异者来说,离婚意味着放弃与孩子的相处,虽然他们可能以某种方式让自己有时间与孩子相处,但不会与前任讨论共同养育的问题,更谈不上相互合作。他们在离婚前就很可能存在长期的沟通障碍(通常不是缺少沟通,而是沟通不良)。因此,如何在离
婚后共同养育孩子就成为一个很大的挑战。
我欣赏作者杰弗里和劳伦博士夫妇谈到共同养育的要素时,经常告诉离异父母的一句话:“你不一定非要喜欢、信任或者尊重对方,才能完成好做父母最重要的工作。”当然,能做到是有帮助的,但是不容易。因此,他们强调离异父母共同养育的前提是以孩子为中心,不论你和共同养育者之间有多少问题和差异,无论这些问题和差异有多深,你们都会因共同养育的子女而联结在一起,在你们往后的余生都会爱着你们共同的孩子。即使你们之间的爱消失了,这种联结仍然存在。因此,虽然我喜欢阐明核心主题的书名《爸爸向左,妈妈向右:
离婚了,如何共同养育孩子》,但我更喜欢本书的英文原书名――《爱孩子胜过恨彼此》(Loving Your Children More Than You Hate Each Other),正如作者所言:“不纠缠于你们之间的问题,而是投入到对孩子共同的爱中,你就能让孩子始终处于受关注的中心,从而避免数不清的争吵和冲突。”
我欣赏两位作者的简洁文字表达,这是多年少见阅读起来不艰涩难懂的英文书。他们不仅深入浅出地引用心理学的理论,例如哀伤五阶段模型、面对危险或压力的大脑反应等,而且循序渐进地指导离婚的父母如何走出离婚的伤痛和冲突,怎样放下不必要的执着,进而采
取有效的情绪调节技巧和策略,帮助自己敞开心扉来化解共同养育孩子的冲突,以及创建共同养育中的安全感和能力提升。
我喜欢作者在本书各章所提供的练习活动,确实能帮助父母从中获得反思并激励自我。我也喜欢每一章最后“带回家,用起来”的提示,简明扼要地帮助父母掌握关照自我与关照孩子的重点。这些知行并进的策略方法,充分展现了作者与高冲突家庭工作的丰富经验。
本书虽然是为离异家庭的孩子父母而写,但对于目前处于高冲突的家庭也非常适用。个人认为本书也是咨询师与高冲突家庭工作的指南,同时值得大力推荐给需要的家长阅读。共同养育最好是孩子的父母双方都参与,但由于一些无法掌控的因素,例如一方不愿参与、远
在外地或不知去向等,这种情况虽然不如双方的共同养育有效,但我相信只要一方愿意承担养育孩子的责任,必能从阅读和练习中获益。
认识刘芬老师多年,她一方面尽心尽力地从事心理咨询的助人工作,并且主持过不少家长讲座和家长团体辅导,积累了许多与家长工作的经验;另一方面,她积极参与相关的专业培训,包括我主持的“父母效能系统训练”和“与未成年人的家长工作――整合式家长咨
询”工作坊。在培训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她学习非常专注,提问不多但问必有深度,分享心得时也条理清晰,言简意赅。在阅读本书原文和对照译文时,深感她的翻译不仅忠于原文,而且语句流畅,符合中文读者的语境和文化脉络。本人站在亦师亦友的立场,为她更上一
层楼的才华表示敬佩,故乐于为序。



译者序

离婚,对任何一个家庭而言都无异于一场风暴,给家庭成员带来的创伤不计其数。我相信,很多咨询师都曾见识过离婚大战给来访者会造成怎样的影响,也一定会深切感受到那场“风暴”过后的一片狼藉。不论是成年来访者的婚姻破裂,还是未成年来访者亲历、见证其
父母冲突的过程,都会在他们心中留下难以愈合的伤口。
太多离异家庭中的孩子会有一些不合逻辑但又根深蒂固的信念,如父母之间的冲突是因为自己“不够听话”“没有做得更好”。他们由此会深深地自责;他们可能会在人际交往中过度敏感,常把他人情绪不好的责任揽到自己身上,认为自己有责任让他人开心;父母之间的水火不容让他们无法去设想幸福的婚姻到底是什么模样,或者根本就不相信还有幸福婚姻这回事。总之,尽管孩子们的表现各不相同,但内在却是同一件事:因父母离婚中或离婚后的冲突未能得到妥善的解决,孩子的情绪安全受到了威胁。
这本书带领我们用一整套有效的干预方法,在生动的知识讲授与案例讨论中穿插个人的日记反思,抽丝剥茧,温柔地解开一个又一个的结,在不知不觉中跨越伤痕,完成疗愈之旅。
我跟这本书的渊源要追溯到2017年4月,当时在由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与湖北东方明见心理健康研究所联合主办,美国心理学会心理治疗发展学会(即APA第29分会)协办的“督导与伦理: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业化”研讨会上,邀请了时任APA第29分会主席的杰弗里?齐默尔曼博士以及其夫人劳伦?J. 贝尔曼博士共同开设了一个“婚姻冲突解决咨询实务工作坊”,这在当时是一件比较新潮的事情。我很荣幸承担了外教们的接待与联络工作,代表东方明见与两位老师沟通协调来华事宜,顺便近距离地交流学习,从此便与杰弗里和劳伦夫妻二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那次的工作坊中,我和学员们都深深地被吸引:
? 冲突中的父母如何在咨询师的帮助下做到友好合作;
? 咨询师如何在张力如此之高的情景中给出同理性的反应;
? 咨询师如何帮助一对剑拔弩张的前任从相互责备的模式切换到以孩子的需要和利益为出发点的合作模式上;
? 咨询师在其中如何保持自己的价值中立。
在一个个生动而又饱含张力的案例演练中,感受到两位老师在多年实务工作中积淀的深厚功底和真诚开放。
我的老师江光荣教授也全程参与了工作坊,他当时总结说:“杰弗里和劳伦两位博士不仅仅在传授心理咨询的知识和技术,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提升了我们做人的情怀。”
这趟来华之后,杰弗里和劳伦博士还各自给自己起了中文名:青松和仙鹤,有“仙风道骨,延年益寿”的寓意,他们夫妇与中国文化的联结更紧密了。当时,他们的这本书刚刚在美国出版,2021年当我得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意出版一套家庭治疗方面的大众读物时,
便毫不犹豫地推荐了这本书,并毛遂自荐承担了翻译工作。
在翻译本书的过程中,我对于离婚冲突的理解更深了一层,自己好像也跟着经历了一场巨大的转变一样,对于每一位经历过家庭冲突的来访者,我好像更容易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也更容易看到他们卡在了哪里:小心翼翼的小孩多年来暴露在父母绵延不断的冲突中,我
看到父母未能处理的愤怒是如何灼伤了他;桀骜不驯的少年,在辗转于父母各自家庭的奔波中形成的“不给别人添麻烦,也讨厌别人给自己麻烦”的保护,这对他又有多么重要;照顾别人成为习惯的姐姐,承担了多少父母甩给她的情绪压力;半生荣耀的女强人,因为丈夫出
轨自卑到尘埃里,我知道她在用别的东西定义自己的价值。
这不仅仅是一本写给离婚人士的书,更是一本解决家庭关系冲突的指南。如果你并未经历离婚,本书深入浅出的讲解和卡片式的练习,也能帮助你厘清生活中的关系。感谢我的先生在我翻译过程中帮助我通读了一遍译稿,这个工作也让他对于我们之间偶尔的矛盾有了
更多的思考,促成了我们俩许多次的深度交流。
当然,如果你刚好处于夫妻闹离婚或者离婚后的状态,我相信这本书可以帮助你跨越离婚的转变,开启新的人生篇章!
本书的两位作者语言平实而生动,字里行间许多颇有文化特色的隐喻令人深思。感谢两位作者疫情期间在繁忙的实务和研究工作中,不厌其烦回复我长长的邮件,逐项讨论我提出的每一个用词的含义及可能存在的文化差异。同时,也感谢出版社的编辑老师认认真真为本
书的准确性和可读性把关、反复商讨与修正。
尽管如此,囿于本人有限的才能和学识,加之时间仓促,译稿仍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走出离婚的阴影,收拾好心情再启航

第1章 如何摆脱因离婚引发的哀伤情绪  / 3
为什么离婚会触发强烈的情绪 4
离婚导致哀伤的五个阶段 5
情绪对身体的影响 17
情绪对共同养育孩子的影响 18
情绪对其他方面的影响 20

第2章 冲突中被劫持的大脑  / 27
处在战斗、逃跑或僵住状态的大脑 27
大脑的三部分 28
学着打破冲突循环 33
危机变转机 38

第3章 情绪调节的技巧与策略  / 41
思维对我们体验的影响 41
羞耻的作用 48
尊严的作用 50
同情的作用 53
情绪调节策略 60

第4章 如何从受害者到幸存者,再到英雄  / 77
转变带来的礼物 78
你不是离婚的受害者 85
核心价值观 87
发现真实的自我 91
通过叙事过程完成从受害者到英雄的转变 92

第二部分 为了孩子的未来,走好共同养育的每一步

第5章 如何化解与共同养育者的冲突  / 101
自我 101
冲突循环 106
情绪和冲突 109
减少冲突 115
验伤:此时此地 124
痛苦耐受急救 127
恢复 129
彻底接受 130
运用你的急救箱 130

第6章 在共同养育中创建安全感  / 133
建立安全依恋 133
停止功能失调模式 137
重新定义你的角色 148
使用结构和技术作为最优实践的工具 152

第7章 爱你的孩子胜过爱争吵  / 155
以孩子为中心的共同养育 156
共同养育的要素 156
专注于爱而非冲突 160
提升人际效能 162
建立共同养育的规则 171
道歉是修复破裂的良方 175
这是一项长远的工作 175

第8章 离婚后的恢复  / 179
保持在正轨上 179
宽恕 182
GRACE 五步骤 187

参考文献    197
后  记    201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