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好妈妈不焦虑:正面管教的6种超实用工具
0.00     定价 ¥ 36.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3981765
  • 作      者:
    编者:勇赫大叔
  • 出 版 社 :
    湖南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5-01
收藏
编辑推荐

作者刘勇赫老师具有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专业背景,担任过多年教师,一直从事教育行业,又是两个孩子的爸爸。其专业性、亲身经历和富有感染力和幽默感的表达,使勇赫老师在家长和小朋友中都极具吸引力。本书是勇赫老师多年教育经验和原创积累的集中表达,既有原创理论的科学方法,又有家长育儿的佐证案例,给妈妈们实质性的帮助。以科学理论+案例齐驱,来攻破教育+焦虑难关。本书以“妈妈的焦虑”为切入点,从妈妈的情绪出发谈生活中的一系列育儿问题,内容涉及面广,也是许多新手妈妈和二胎妈妈实际面临的问题,旨在指导妈妈如何解决实际焦虑。用勇赫老师的话说,不是妈妈焦虑导致了什么“灾难”,而是什么“灾难”导致了妈妈的焦虑。相信用心的妈妈们读完这本书,会有不一样的体会,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更加游刃有余,也能更加自洽地工作和生活。

展开
作者简介

刘勇赫,家长亲切称他为“勇赫大叔”。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硕士,全国妇联婚姻与家庭杂志社首席教育专家。中国家庭教育学会顾问,全国家庭亲子阅读大使。勇赫大叔是一位曾经出版过《二孩家庭:爸妈,大宝和二宝这样沟通》 《奶爸经》等7本家庭教育方面的畅销书作家,也是一位为女儿发明 150 种亲子游戏的“超级奶爸”。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通过对上千名妈妈的前期问卷调研,站在每一位妈妈的视角,把家庭中妈妈的角色场景化,总结出当下生活中最困扰妈妈们的6种人生焦虑,包括:亲子育儿焦虑、婚姻家庭(夫妻关系)焦虑、隔代教育焦虑、职场焦虑、人际交往焦虑和辅导焦虑。希望通过本书,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为妈妈们提供实用、科学的处理方法,缓解妈妈们现实生活中的人生焦虑,帮助妈妈们更轻松、更合理地育儿。

展开
精彩书评

我和勇赫相识于网络,相交于妇联的各种活动中。在育儿专家的队伍里,勇赫作为一名爸爸,显得格外亮眼。我很敬佩他用专业的学识、热情的态度、有趣而实用的方法给家长们切实的帮助,不制造焦虑,为妈妈们减压。他的Z新作品确实值得一读,特此推荐给大家!

—— “国民奶奶”张思莱

 

妈妈天生就是妈妈,但没有人天生就会做妈妈。新手期的恐慌,教育期的迷茫,夫妻关系的暗礁,隔代育儿的误解,内在自我的撕裂……这本书将陪伴每一位焦虑的妈妈从崩溃的隧道中走过,一点点找到自己的答案。你不是坏妈妈,你只是太焦虑。和孩子成长的路上,一起为爱充电。

——晴天妈妈(知名育儿博主)


展开
精彩书摘

早期教育四原则

早期教育无小事,技巧也是不计其数。 有的时候,家长们总会在朋友圈或微博发现某些专家或辣妈提出了新奇的教育观念或教育方法,乍一看去很有道理,仔细想想又不敢在自己孩子身上做“实验”。

有一次,我应邀为美国亲子作家梅根·弗朗西斯女士的新书《辣妈心计》写序言,这位有四个孩子的母亲的“潇洒辣妈经”,对我的育儿理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弗朗西斯女士没有站在专家的角度来写这本书,而是以一位普通母亲的姿态,为年轻妈妈们提供了一些建议。 教育方法与技巧千千万,同时母亲在家庭中的工作也是超级琐碎,到底听谁的? 到底该怎么做呢? 弗朗西斯女士说:“我们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我们比任何专家都了解自己的孩子,这是事实,我们要用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去教育孩子。”她提出了一种思路,如果我们凡事考虑得事无巨细,反而不利于儿童的发展,并且母亲也会疲惫万分,失去自己的生活。 她觉得应该列举几条育儿原则,在严守这些原则之后,其余的事情都可以去做。 我认为这是一种育儿智慧与育儿勇气。 现在想来,我的母亲也是采用这

种教育思路对我进行教育的。

经过八年的田野研究与咨询工作,我发现了中国家长在育儿方面存在的四大原则问题:(1)给予孩子不客观的评价;(2)采用非理性的语言;(3)忽视典范教育的作用;(4)生活状态懈怠。 我们要聚焦这四个问题,这四个原则问题。 下面我围绕这四个原则问题讲一讲教育技巧。我把这四个早期教育原则总结为“ROMP原则”:理性回应原则(Rational response)、客观评价原则(Objective evaluation)、典范教育原则 (Modele ducation)和积极教育原则 (Positive education)。

1.给予孩子理性的回应。 我曾经向大家介绍过0—3岁的服从期教育和3—6岁的协商期教育。 为了配合这种训练,我们在对待孩子的称呼上其实有一种技巧。 孩子 0—3 岁的时候,家长要多用“你”,这是为了增强家长的权威性,要求孩子服从你的口令。 而到了3—6岁时候家长要多用“我们”,因为在这个时候,需要开始培养孩子的民主意识,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孩子3—6岁时,父母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语,因为这个时候家长的非理性语言,如错误概念、错误联想,会直接印刻在儿童的脑海中,并可能成为终身情结。 比如,有的妈妈在非理性状态下可能说出“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类似这样的表达要坚决克制。

还有一种情况,有些家长喜欢通过承诺的方式促进孩子养成好习惯,如“你要是好好睡觉,醒来就带你去公园玩”。 然而,倘若家长承诺了却又没做到,对于孩子诚信的培养就起了错误的示范。 而过多满足孩子的欲望,又容易促使孩子形成功利的思维模式。 而且“好好睡觉”与“去公园玩”之间并没有逻辑关系,这种承诺对于儿童的智力发展没有任何好处。如果孩子特别想要购买一件东西,不要直接答应他,而应该询问用途,让其养成理性消费的习惯。

2.不贴标签,给予孩子客观的评价。 家长总会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起一些昵称,或者在孩子完成一项任务时给予一些好的评价。 说话再严谨的父母,也难免会“夸张褒扬”——“宝宝你就是个天才!”“宝宝你就是一个超人!”“宝贝你是世界上最漂亮的人!”这些评价看似随意,实际上却为孩子贴上了心理标签。 用阿德勒的话说,是为青春期埋下了深深的隐患。当然,我们对3—6岁的孩子过分贬低或经常性否定,同样会贴上标签,给孩子带来伤害。 举个例子,对于孩子懒散的毛病,不能容忍的父母常常无计可施,便会对孩子说:“你怎么干点事情这么磨叽!”“你怎么这么懒呢?”父母想要孩子变得勤快、做事利索,却忍不住总是以否定性话语去刺激,最终孩子接收到的信息就是“在爸妈眼里我就是懒、磨叽”,于是很难有激励性的行为发生。正确的做法是,在孩子3—6岁期间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让孩子接纳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正确认识自己,在激励的作用下改正与进步。

在《让孩子快乐的亲子关系》书中,我提到了一种叫“富兰克林表”的游戏,可以帮助孩子接纳自己。在一张白纸上,中间画一条竖线,左边写自己的五个优点,右边写自己的五个缺点。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写,写完自己的也可以写对方的,然后进行比较。 让孩子了解自己眼中的自己与家长眼中的自己,从而学会客观地看待自己。

3.为孩子树立典范的行为。 儿童0—6岁,主要的学习方式是模仿,模仿的主要对象是父母,尤其是生活中的父母。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皆入童眼。 如果我们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我们必须要先做到。 如果我们能够做示范,就尽量做示范。 有些家长会对孩子说:“我看会电视,你自己看会书吧!”孩子总是认为家长做的事情比自己做的事情有意思,所以当你选择了看电视,孩子心里也就装起了电视;如果你捧起书,他也就捧起了书。更多的行为学习是在亲子互动中完成的。 在亲子游戏中学会创新,在亲子沟通中学会说话方式,在亲子阅读中学会学习方法,在亲子运动中学会游戏规则。 亲子互动是人际互动的范本,在这里掌握了经验,孩子也就能够更好地和小伙伴们 一起学习、一起玩耍。


展开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理智与情感的较量——远离亲子育儿焦虑

早期教育四原则

婴儿的时间管理

什么样的父母具备育儿潜质 

佛系育儿歌 

孩子缺乏安全意识怎么办?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育儿六大误区 

第二章 婚姻与育儿的拉锯战——解决婚姻家庭焦虑

贡献子女,保障自己

夫妻关系与亲子关系并不冲突 

早教有分工,父母都轻松

爸爸妈妈如何“打配合”

奶爸边吃边育儿

虎妈猫爸中的教育一致性

让孩子成为家庭生活的润滑剂

第三章 选择你认为最重要的——平衡职场与育儿焦虑

陪孩子真的那么难吗?

由于工作原因和孩子长期分离怎么办?

你有碎片化陪伴吗? 

再忙也不能忽视孩子的成长

妈妈,请撒开孩子的手

在孩子最需要陪伴的八年

第四章 了解孩子 了解自己——这样辅导不焦虑

父母不要做孩子的家教

洗衣先洗洗衣机,学习之前先分析 

给望子成龙思想做做手术

幼小衔接的压力疏导

穷富不是养育孩子的关键

为幸福建立渠道

第五章 做好沟通桥梁 建立家庭文化——解决隔代教育困扰

谈谈隔代教育 /153家务劳动是性价比最高的亲子互动

懂得利用隔代教育的“优势”

学会“六个一 ” 建设幸福家庭文化

第六章 发现自我 给自己空间——避免人际交往焦虑

良好的人际关系秘方

向孩子道歉多重要

做一个新时代的书香妈妈

父母是孩子的心理咨询师

父母是孩子的“模特”——典范教育 

抛开家长身份的教育

第七章 全面剖析,你关心的育儿案例

孩子特别胆小怎么办?

孩子总是瞎折腾、搞破坏怎么办?

到底和孩子聊什么?

如何帮助孩子建立学习兴趣?

离婚后怎么育儿?

两个孩子怎么带?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