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FBI心理课:美国联邦警察教你超实用心理战术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811573
  • 作      者:
    盛唐著
  • 出 版 社 :
    台海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编辑推荐

《FBI心理课:美国联邦警察教你超实用心理战术》这本书以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给读者介绍了犯罪心理画像、身体语言解读、微表情识人、测谎、高效说服、笔迹分析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运用在生活、职场和人际交往中,会让读者脑洞大开、受益匪浅。

展开
作者简介
盛唐  知名心理作家,心理咨询师,致力于心理咨询以及心理学图书的策划和创作。盛唐老师策划出版心理图书30余部,代表作有《FBI心理课》《FBI记忆课》《FBI犯罪心理》《变态心理学》等,长期占据心理学图书畅销榜,深受读者喜爱。
展开
内容介绍

《FBI心理课:美国联邦警察教你超实用心理战术》

FBI是美国乃至全世界都享有盛誉的执法机构,它在打击犯罪和恐怖活动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战功赫赫。
在执法过程中,FBI深入探索人类的心理活动,总结出大量经验和研究成果,并应用于执法实践,提高了打击犯罪的效率。例如犯罪心理画像、身体语言解读、微表情识人、测谎、高效说服、笔迹分析等,本书都有所涉猎。
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运用在生活、职场和人际交往中,会让我们变得更加睿智,更受人欢迎,迈向成功的步伐也会更加稳健和敏捷。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FBI犯罪心理课

第一节 变态杀手的心理解析

1960年,杰弗里•达默出生于美国威斯康辛州最大的城市——密尔沃基。达默从十岁的时候就开始拿动物做实验,他不止一次在家里砍下老鼠的头,抽出鸡的骨头,并且用木桩和支架支起狗的头进行解剖。
达默18岁的时候,父母因为分居而经常不回家,只有达默一个人呆在家里。有一天,达默遇到了徒步旅行的一个驴友,以邀请驴友到自己家里参观和喝酒为名,达默将这位驴友骗到了自己的家里。当参观和饮酒结束之后,在驴友离开达默家里的时候,达默用哑铃从背后袭击了这位驴友,杀害这位驴友之后,达默对他进行了分尸,然后将他的尸体藏了起来。
因为没有人报案,也没有人发现驴友的尸体,这件事情就这样过去了。达默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之后,竟然前往大学去求学,学校的生活并没有给达默带来多大的乐趣,他又决定从军,并且和部队签署了一份长达六年的契约。
在从军两年之后,达默因为自己酗酒的毛病而被美国陆军开除。1982年,达默来到了自己外祖母的独立地下室居住,他还先后找了两份工作,但是在他工作的期间,达默一直酗酒,并且拿动物的尸体“做实验”。
在1987年秋天到1988年夏天的半年时间里,密尔沃基地区先后有三名年轻的男子失踪。这三名男子的尸体后来被人发现并且报案。这下,密尔沃基地区的警方才注意到,自己的管辖区内可能存在一个非常凶残的杀人狂徒。其实,这三名男子就是达默从同性恋酒吧里带出来的,他先是将他们迷晕,然后再将他们分尸。
正当警方在FBI的配合下调查三名男子遇害的案件时,达默又将一个十三岁的小男孩骗回家中。他同样先将小男孩麻晕,并且试图性侵犯他。趁达默不注意,小男孩逃脱了,他跑到街上将自己的遭遇告知了一个正在巡逻的警察。
警察迅速赶到达默的家里,并且制服了他,当时FBI并不知道达默就是杀害那三名失踪男子的凶手,他们只是指控达默性侵犯罪。在达默假释等待审判的阶段,达默又将第五个人骗到自己的家中,他这次将这名死者分尸之后,留下了他的头颅,达默用开水剔除了头骨上的血肉之后,便开始在这个头颅上作画。
后来,因为性侵犯小孩的罪名,达默被判了一年的监禁。在离开监狱之后,达默杀人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从1990年到1991年一年的时间,达默又先后杀死了12个人,FBI多次贴出公告,希望公众提供线索,但是一直没有消息。
直到1991年7月22日那天,两名警察正在街上巡逻,这时一个左手戴着手铐的男人急匆匆向他们跑过来,这个男人称自己是刚从一个企图杀死自己的奇怪男人手里逃脱出来的。他将这两名巡逻警察带到了达默的住处,这才使一个杀害了17位受害者的变态凶手落入了法网。
后来,警方和FBI在搜查达默的住处时发现了很多被肢解的尸体和头颅,并且在浴室找到了悬挂着的骨架。面对FBI的询问,达默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他说自己曾杀害了至少17名男人和男孩儿。
达默因为自己的罪行被判处终身监禁,最后被自己的狱友杀死在监狱里。
达默死后,FBI犯罪心理专家曾经针对达默的变态心理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大多数人认为,达默童年的经历对其以后的行为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达默的父母经常吵架,并且在分手之后,双双离开了达默。在达默八岁那年,隔壁年长达默好几岁的一个大男孩将达默骗到他的家,并且性虐待了他。
一位达默的初中同学曾经这样评价过达默,“他很迷茫,从来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他似乎很需要帮助,因为他经常早晨来学校的时候带着一瓶威士忌”。一个一大早就带着一瓶酒来上课的学生,确实很需要帮助。可是,当时并没有人帮助达默,致使达默过早地离开了学校,开始去社会上闯荡。
从达默整个的犯罪过程来看,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心理变态者最大的特点就是缺乏移情能力,他们无法体验他人的感情,甚至对最普通的社会责任都置之不理。他们谎话连篇、诡计多端,心里却不会有一丝内疚——事实上,他们根本不会对任何事情上心。正常人对世界的认知多是通过情感实现的,而心理变态者却生活在一个毫无情感的世界。他们的外表也许看起来平和、冷静又很绅士,但是他们的内心却是无比冷漠的,一点都不在乎别人的感受。
心理学家通过对心理变态者的研究发现:和普通人比较,心理变态者很难通过别人的声音来感知别人的情绪,也不能辨别哪些面部表情带有恐惧情绪。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约瑟夫•纽曼认为,心理变态者的冷酷其实是由注意力扭曲导致的。
一旦心理变态者集中注意到某个目标上,他们就会一直“追踪”下去,就好像火车不到站他们就不下车一样。这种高度专注、全速前进的趋势,再加上心理变态者的冲动,就可能导致很可怕的后果。心理变态者一旦开始了自己的行动,不管中间发生什么意外情况,比如受害者的恳求,等等,他们都会不管不顾,有一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劲头。
1848年,在美国佛蒙特州,在铁路工地上担任工头的菲尼斯•盖奇,因为一场意外爆炸,一根长度超过90厘米的铁钎从盖奇的左脸穿进去,从头顶部穿出。盖奇漏了半茶杯的脑组织在地上,工友立马将他送到了医院,在做手术的时候,盖奇的意识始终保持清醒,术后恢复也很顺利。
然而,等盖奇好了之后,大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出事之前,盖奇是一个机敏、平和、责任心非常强的人,可是现在,盖奇却变得粗暴、迟钝和反复无常。
盖奇的遭遇成了神经科学上的经典案例,这一事件说明,个体行为看起来是由其主观意愿决定的,但最根本的决定因素是生理机制。盖奇头脑损伤之后的表现与一个心理变态者身上所具备的特质存在某种程度的吻合。
人头脑中的杏仁核也是产生情绪的生理机制的一部分。比如人脑中的杏仁核能产生诸如害怕之类的情绪反应。如果将一只猴子的杏仁核损害,这只猴子会径直走向人群而不感到害怕。而“毫无畏惧”这种特质是心理变态者身上存在的一个显著特点。
从盖奇和猴子的案例中,有些心理学家提出,心理变态者的种种古怪行为,归根结底是由某些大脑区域功能失常引起的。所以,对于脑损伤患者来说,不仅要对他损伤部位进行修复,对他缺失的情感也要加以注意。
美国的一些科学家估计,他们的监狱系统关押着50万心理变态者,还有25万多在社会上游荡。游荡的这些变态者,他们目前可能没有犯下严重罪行,但是,在不久的将来,他们仍会威胁到周围的人。所以,也许我们身边就潜藏着一个心理变态者。对于我们自己而言,对不时出现的心理问题要及早解决。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FBI犯罪心理课
第一节 变态杀手的心理解析
第二节 性侵者的心理类型
第三节 真实的“食人族”
第四节 小萝莉与小正太
第五节 纵火犯的心理分析
第二章 FBI身体语言课
第一节 我们的身体会说话
第二节 转瞬即逝的面部表情
第三节 灵活多变的手臂动作
第四节 最诚实的身体部位——脚
第五节 躯干表达的微妙心思
第六节 坐姿、站姿与走姿的奥秘
第三章 FBI微表情识人课
第一节 透过眼睛读懂人心
第二节 观察鼻子透视人心
第三节 嘴巴和下巴隐藏的秘密
第四节 “惊讶”微表情解读
第五节 “恐惧”微表情解读
第六节 “厌恶”微表情解读
第七节 “悲伤”微表情解读
第八节 “愤怒”微表情解读
第四章 FBI冷观察测谎课
第一节 FBI识破谎言的秘笈
第二节 谎言的微表情与小动作
第三节 测谎仪之“冻结反应”
第四节 测谎仪之“安慰动作”
第五节 测谎仪之“战斗状态”
第六节 测谎仪之“弦外之音”
第五章 FBI高效说服课
第一节 说服时请释放善意
第二节 反向说服效果好
第三节 借助提问达到说服目的
第四节 设法满足对方的需要
第五节 在说服中发挥权威效应
第六节 良好的形象有助于说服对方
第七节 将说服建立在从众心理上
第六章 FBI笔迹分析课
第一节 神奇的笔迹分析
第二节 连环杀手的笔迹分析
第三节 笔迹透露童年不幸
第四节 冲动个性的笔迹分析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