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心理防护的理论与方法/军事心理学丛书》:
(一)强心:通过心理训练和心理救助,增强官兵心理承受力和心理调节能力
过硬的心理素质是保证战争胜利的基础,只有心理素质过硬的士兵才能称为合格的战士。过硬的心理素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韧的心理承受力;二是灵活的心理调节能力。心理素质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高。
首先,利用学习的正迁移规律,采用模拟训练法,进行心理训练,增强官兵战场负性情绪的心理承受力。未来战场的艰苦性、复杂性、多变性以及技术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特别是对未来战场感官了解和亲身体验的缺乏,会使官兵产生强烈的负性应激情绪体验,如恐惧、厌烦、痛苦、疲劳、紧张、焦急、惊慌、失控。心理学研究显示,负性情绪会对人的行为操作产生负面影响,负性情绪的激活水平越高,行为操作效果越差。因此这些情绪会严重破坏官兵的军事行为。官兵产生负性情绪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官兵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所面临事件提出的心理要求不一致,没有现成的办法可供参考;二是官兵已有的经验不足以应付当前的境遇而产生无助感和紧张感。而个体可以在经验中学到原理原则,然后将这些原理原则迁移到以后类似的场景中,以增强在新情景下的学习和适应能力,而且两种情景之间的相似性越大,反应越相似,迁移就越容易进行。所以,应将战场上的各种情景尽可能多地模拟出来,让官兵在模拟的近似真实环境中体验战场的氛围,使官兵预先学习处理这些场景的技巧,锻炼官兵的注意、记忆、知觉、想象、推断以及判断等各种心理官能,从而提高他们对战场负性情绪的心理适应能力。另外,在模拟训练过程中,应注意官兵的个性差异,性格刚毅的人可在应激过程中产生预期的适应性变化,承受能力增强;而性格较为软弱的人,在应激过程中,心理受到创伤,长时间摆脱不了对战场的恐惧。因此在训练后应进行总结,根据官兵不同的心理反应,调整心理训练的内容。
其次,构建官兵心理危机救助体系,调节官兵的消极情绪。官兵在军事训练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沮丧、悲观、失落、抑郁、迷茫等消极情绪。这些情绪影响官兵的行为动力系统,使之丧失参加训练和战斗的积极性,严重时,如重度抑郁患者,可能会产生自杀行为。因此,军营应该构建心理救助体系。一是自救体系。加强官兵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学或心理卫生、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以及心理危机干预等相关的讲座,提供危机防护训练等,从而普及心理危机防护常识,增强官兵对日常生活中心理危机表现、影响因素和应对策略的了解,提高预防心理危机的素质,增强其心理调节能力。二是他救体系。官兵心理危机往往是自身心理障碍所致,单靠自救难以完全预防,因此在提高自救能力的同时,要构建他救体系,如根据需要科学地设立心理危机预防组织、心理咨询机制,驻军单位设立心理门诊等,使得官兵一旦遇到心理危机无法自救时,通过他救体系及时化解危机,避免恶化。
自救和他救体系构建了心理危机干预防护网络:官兵自我调适和互助的一级干预防护网络;指导员、教导员参与干预和防护的二级网络;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等服务机构参与的三级网络;军队医院参与和家庭参与的救助网络;军队各级党组织及管理机构参与的领导管理救护网络。在该网络的干预防护下,官兵出现心理危机时能及时被发现、评估和处理。
(二)暖心:关注官兵的人性需求,激活官兵行为的动力系统
情感是行为的调节系统,可以激发行为的潜能。暖心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激发官兵的潜能。需要被满足是情感产生的前提,需要的长期缺失和压抑会导致消极情绪的产生,进而破坏心理动力系统,影响官兵参加军事训练的积极性和动力,削弱军队的士气。因此,应通过关注官兵合理的人性需求,来温暖官兵的心。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情感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需要。安全需要是人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的基本需要,属于低层次的需要,具备强大的驱动力。安全需要的长期缺失,如驻军所在地经常有蛇、毒虫出没,会使人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从而产生焦虑、烦恼、敏感、易怒等情绪,严重影响军事训练的积极性。情感和归属需要是一个人要求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的需要,如恋爱或婚姻挫折,会使人情绪波动、焦虑或抑郁,离婚甚至会影响人的寿命,一项研究表明,相比美满幸福家庭的人,离婚男女的平均寿命相对较短。尊重需要包括自尊和受人尊重,如果自卑或者官兵关系恶化,会导致心理压力变大,使人变得冷漠、猜疑、心理防备性强、富有攻击性。自我实现需要是实现个人理想、发挥个人能力的内在愿望,自我实现需要缺失,例如,枪炮和导弹等军队非通用专业的官兵退伍后,所学东西到地方用不上,他们会感到自己的发展停滞,产生失落、沮丧、迷茫及愤怒等消极心理。因此,一定要重视官兵的人性需求,给官兵提供情感关怀。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