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观察:一个科技工作者眼中的万象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9418328
  • 作      者:
    姜文来著
  • 出 版 社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纷杂的社会事件的一些评论进行了粗略的划分,包括政策、学术、民生、教育、官场、节日和杂议。以独到视角,秉笔直书人文生态、社会万象,以此让读者领略当代中国

展开
作者简介

  姜文来,研究员,博士,博士生导师,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专家组成员,中华环保联合会理事,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理事,中国老科协报告团成员,现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工作。长期从事水资源管理、节水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区域发展研究工作,出版了《水资源价值论》等多部学术和科普著作,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持或参加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30余项,主持《湖北襄阳“中国有机谷”总体规划》等规划项目多项,获得省部级奖励6项。在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红网红辣椒评论、四川在线、荆楚网等媒体发表多篇时事评论。

展开
内容介绍

  《观察 一个科技工作者眼中的万象》从一名科技工作者的视角“管窥”社会,在众多纷杂的事件中,选取一朵朵浪花,记录下社会的点点滴滴,涉及学术、民生、教育、生活等领域,真实记录了变革时期社会热点事件及作者的所思所想,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

展开
精彩书评

重阳节前一天,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发布了一组有关中国老年人状况的数据。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口中有30% 的人还在劳动,在农村这一数据达到40%。从1990 年至今的20 多年里,城市老年人的在业率一直下降,现在保持在5% 左右,但农村的在业老年人口却在增长,目前为40% 左右。当前我国约有40.7% 的老年人仍是靠家庭供养,只有约24% 的老人能够依靠养老金生活。农村只有4.6% 的老人能靠养老金生活,很大一部分要靠劳动收入养活自己。四成老人认为自己是家庭的负担。“ 农村的问题相比城市更严重,很多老人一旦生活不能自理,就没有收入来源,得依靠子女抚养,他们依靠家庭成员供养的比例达到47.7%。”(10 月13 日《京华时报》)我小的时候,在广播中听见西方某国家老人在家死了好长时间才被发现,感觉不可思议,而如今类似的新闻在我国也时常出现。我国已经逐步跨入老龄社会,如何正确地处理老人问题,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人口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没有老人的幸福生活,年轻人的焦虑感和压力会增加,整个社会幸福指数也会随之降低。每个人都有老的那一天,关爱老人,其实就是关爱我们自己的未来。目前,从整体情况来看,社会应对社会老龄化问题准备明显不足。

从硬件条件上来看,城市养老机构远远不能应付老龄化需求,特别是公办养老院更是供不应求,以北京市朝阳区华严北里的di一社会福利院为例,“1 万多人排队,每年只能入住几十位,即使按100 人算,也要等上100 年。”养老上公办养老院就像年轻学子考清华北大那样难。农村养老机构的硬件和城市相比更差一筹,农村养老机构条件更差,大部分冬天冷夏天热,而且绝大部分入住的是孤寡老人,除非万不得已,没有老人自愿去养老院养老。从软件条件上来看,我国养老软件更难以适应老龄化需求。养老院为老人服务,更需要体贴、爱心和付出。老人收入有限,需要消费水平和其收入水平相适应,相对应的服务不是奢华而是价廉而质优。现在养老院服务人员整体工资水平低、劳动强度大,对人难以有吸引力,没有留住人才的物质基础,由此难以满足老人护理与服务需求,特别是在私营的养老院表现更加突出,出现了公办养老院想住进不去,私办养老院空闲但老人不愿意住的尴尬局面。我国城乡养老差异很大。在城市,老人养老尽管受到软硬件的限制,但养老毕竟有一定的物质保障,而相对广大农村而言,养老问题更加突出。目前,年轻人大部分去城里打工,相当一部分农村成了老弱病残村,只有逢年过节或者老人去世,农村才有些人气。老人除了照顾自己的生活以外,还要照顾孙辈们的生活。农村老人的晚年生活过得很凄苦,一旦生病或者失去劳动能力,生活来源成了大问题。尽管有些可以从子女处获取部分生活费,但子女无暇照顾双亲的情况普遍存在,即便物质上供养很充足,精神安慰也少之又少。特别是现在农村“不孝之子”普遍存在,这部分老人由于有子女不符合进养老院的条件,孩子又不孝,他们生活更难以保障,过着孤苦伶仃的生活,个别老人甚至走向自杀的不归之路。


展开
精彩书摘

重阳节前一天,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发布了一组有关中国老年人状况的数据。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口中有30% 的人还在劳动,在农村这一数据达到40%。从1990 年至今的20 多年里,城市老年人的在业率一直下降,现在保持在5% 左右,但农村的在业老年人口却在增长,目前为40% 左右。当前我国约有40.7% 的老年人仍是靠家庭供养,只有约24% 的老人能够依靠养老金生活。农村只有4.6% 的老人能靠养老金生活,很大一部分要靠劳动收入养活自己。四成老人认为自己是家庭的负担。“ 农村的问题相比城市更严重,很多老人一旦生活不能自理,就没有收入来源,得依靠子女抚养,他们依靠家庭成员供养的比例达到47.7%。”(10 月13 日《京华时报》)我小的时候,在广播中听见西方某国家老人在家死了好长时间才被发现,感觉不可思议,而如今类似的新闻在我国也时常出现。我国已经逐步跨入老龄社会,如何正确地处理老人问题,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人口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没有老人的幸福生活,年轻人的焦虑感和压力会增加,整个社会幸福指数也会随之降低。每个人都有老的那一天,关爱老人,其实就是关爱我们自己的未来。目前,从整体情况来看,社会应对社会老龄化问题准备明显不足。

从硬件条件上来看,城市养老机构远远不能应付老龄化需求,特别是公办养老院更是供不应求,以北京市朝阳区华严北里的第一社会福利院为例,“1 万多人排队,每年只能入住几十位,即使按100 人算,也要等上100 年。”养老上公办养老院就像年轻学子考清华北大那样难。农村养老机构的硬件和城市相比更差一筹,农村养老机构条件更差,大部分冬天冷夏天热,而且绝大部分入住的是孤寡老人,除非万不得已,没有老人自愿去养老院养老。从软件条件上来看,我国养老软件更难以适应老龄化需求。养老院为老人服务,更需要体贴、爱心和付出。老人收入有限,需要消费水平和其收入水平相适应,相对应的服务不是奢华而是价廉而质优。现在养老院服务人员整体工资水平低、劳动强度大,对人难以有吸引力,没有留住人才的物质基础,由此难以满足老人护理与服务需求,特别是在私营的养老院表现更加突出,出现了公办养老院想住进不去,私办养老院空闲但老人不愿意住的尴尬局面。我国城乡养老差异很大。在城市,老人养老尽管受到软硬件的限制,但养老毕竟有一定的物质保障,而相对广大农村而言,养老问题更加突出。目前,年轻人大部分去城里打工,相当一部分农村成了老弱病残村,只有逢年过节或者老人去世,农村才有些人气。老人除了照顾自己的生活以外,还要照顾孙辈们的生活。农村老人的晚年生活过得很凄苦,一旦生病或者失去劳动能力,生活来源成了大问题。尽管有些可以从子女处获取部分生活费,但子女无暇照顾双亲的情况普遍存在,即便物质上供养很充足,精神安慰也少之又少。特别是现在农村“不孝之子”普遍存在,这部分老人由于有子女不符合进养老院的条件,孩子又不孝,他们生活更难以保障,过着孤苦伶仃的生活,个别老人甚至走向自杀的不归之路。


展开
目录

政策
习近平为何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再谈“三农”
围绕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解决“三农”问题
中央首提建人的新农村勾勒三农新路径
总理《政府工作报告》闪现推动“三农”发展五大亮点
“三农”问题首次系统定位用“五新”破解发展瓶颈
首提建设“人的新农村”有何新意
习近平谈“三农”工作:重农固本,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需要“理念先行”
中央一号文件三提“尊重农民”意义特别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意味着什么
现代农业建设是强健农村的“钥匙”
“舌尖上的安全”是最大的民生
加强顶层设计解决农民进城“最后一公里”问题

学术
专家应自重
学术会议不应该成为“富人”的俱乐部
倡导官员做学问
科学公正认真地评审是专家基本规范
可行性论证不能走过场
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一封公开信
当赚钱成为科研目标,创新动力在哪里
穷富科学家都为钱发愁
学术值多少钱
学问随“官”长
七种科技工作者要不得

民生
要像关爱儿童那样关爱老人
让5000万农村留守老人安度晚年刻不容缓
农民工享受市民待遇不是梦
假发票暴露出农村合作医疗真问题
别将国产奶粉形象寄望于洋奶粉形象倒塌上
“尊严死”值得提倡
骗取医保钱天理难容
村民立生死状折射正当利益诉求渠道解决不畅
狗“强奸”了狗还是人“强奸”了狗
婚姻在利益面前是“擦屁股纸”吗
亟须逐步铲除“致富型职业乞讨”的土壤
出租车调价不能专捏百姓“软柿子”
北京出租车调价暴露出政府管理的缺位与过位
缺乏透明的北京出租车调价听证会难以让民众满意
别让价格听证会成为过街老鼠
实名制火车票制度漏洞太大急需完善
期盼铁道部多为旅客想想
不必担心中国铁路总公司“见钱眼开”
旅游厕所“摘星挂A”如何才能不折腾
怎能让到嘴的粮食白白地浪费
隐形浪费更是难以忍受的浪费
喝口“放心水”需要更多质量安全企业
应急车道难应急,原因何在
“三张清单”把好食品“入口”关
期待草莓是否含乙草胺的“谜”早日揭开
让扶老人被讹的丑行尽快消失
向高素质阅兵观礼者致敬
电信要科学回应取消国内漫游费的呼吁
电信诈骗是社会“毒瘤”
用“诚信法”规范诚信社会

时政
“低调的奢华”需要“高调的惩治”
新华网评:公务宴请还有“几窟”
109个公章等于一个公章说明了什么
监管部门为何成“睁眼瞎”
官方微语重千金刊删需谨慎
对精神缺“钙”的干部应该“零”容忍
“有意见去厕所提”,岂能如此傲慢权利
“假群众”反映出“真”问题
会员卡清退零违规的“喜”与“忧”
让“不要考虑太长远了”的官员下课
19名副局长如何妥善安排
像服务领导那样服务百姓
严防抗震救灾过程中的形式主义
期待更多的党政机关食堂开放
“规划”不是“鬼话”
“四风”不除,“清风”难立
慎重分析“雷语”背后的真问题
“闹事”才解决问题的模式该休矣
定点饭店“松绑”透露出啥秘密
协会不能成为官员“白手套”

教育
教师应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谁该对“小升初”乱象负责
谁是“小升初”乱象受害者
谁是“小升初”乱象受益者
戕害童年的小升初制度
“小升初”统一考试入学是现实的抉择
“小升初”推荐入学存在四大弊端
为上名校家长下跪实乃“逼上梁山”
类似“〇”代替“×”的改革实在是要不得
“逼良为娼”的就学政策应调整
院士报告成“催眠曲”警示什么
6月学位大派送
党校岂能成为“老赖”
不该将研究生导师“妖魔化”
北大不应该如此对待丘先生的批评
真想打一顿带孩子闯红灯的家长
利用太空科普契机,让科普更加惠及民生

节日
为春节戴上“绿帽子”
环保何时入春晚
“绿化的”春节更健康
牛年谈“牛”
赵本山的《有钱了》,绝妙
“奖励”春节加班的骗子一副手铐
摸老虎屁股是创意,还是道德的沦丧
“烧”才是孝顺的观念亟须转变
清明节“四化”趋势值得深思
妈妈,节日快乐

杂议
有一种爱叫作“别盲目涌向灾区”
建议将5·12作为我国的地震日
期待莫言获奖中华文明更加振兴
环保需要长效的“猛药”
“绿色化”实施将深远改变中国
环评市场需要一场“壮士断腕”的整顿
北京PM2.5治理没有达标说明了什么
霾来如山倒,治霾如抽丝
面对红色预警,想想自己能做些什么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