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心理观察作为一种新型的创新思维方法在本书中首次提出,对许多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为了方便本书的阅读和整体把握,在这里将对心理观察及本书内容的整体安排做简单介绍。
什么是心理观察?我们平常所说的观察,多指用眼睛认真仔细地观看,但事实上,观察事物时如果没有心理起作用,往往收获甚微。本书所提出的心理观察告诉人们不仅通过生理的眼睛观察事物,而且还要学会使用心理的“眼睛”去思考。所以,心理观察是一种在心理作用下关注事物让人学会提出问题和产生想法的创新思维方法。对于创新来说,提出问题和产生想法极为重要。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创新过程一般是首先拥有一个好想法,然后才是想办法去实现。那么该如何拥有一个好想法?拥有好想法的最好办法就是多产生想法。也就是说,提出的问题和想法越多,筛选出好想法的概率才越大。但是让人能够提出问题和产生想法,往往是很困难的。我平时接触了许多大学生、研究生和科研人员,发现无论在教学、科研还是在学术交流时很少有人提问,隐约感觉到我们提出问题、产生想法的思维能力较弱。经过多年对创新思维的学习、思考、领悟、积累和整理,提出了“心理观察”这么一种程序性创新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是一种经过训练人人都可以掌握的思考“技术”,只要转变观念按着既定的步骤思考,便可以提出许多问题和产生各种想法。
如何进行心理观察?心理观察首先要求人们从心理上承认和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即我们周围的任何事物都存在着无限的创新潜力,只要我们关注各种事物并进行科学地思考都会产生问题和想法。这里的“事物”泛指客观存在的任何对象,可以是有形的实物,也可是无形的现象或社会事件等。但我们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或科学研究中往往会忽略遇到的许多事物,失去了创新机会。所以,第一章中专门以“蜘蛛的创新传奇” 为例进行介绍,使人们意识到这一观点的重要性。如果人们接受了任何事物都存在着无限创新潜力的观点,那么将激起人们积极主动地关注各种事物的意愿,从中满足创新的需求。当人们开始无选择性地或有选择性地关注某一事物时,则完成了心理观察操作步骤的第一步。
如果只是关注了某一事物,但不能进行科学地思考,仍然可能会一无所获。这时需要进行心理观察操作步骤的第二步:运行心理观察的思维程序。所谓“思维程序”是由具有启示性的简明扼要的关键词句(词语或短句)构成,这样的关键词句能够调控思考的方向。心理观察设置了“获取事物信息、探究事物奥秘、寻找事物缺陷、升级改造事物、挖掘潜在价值和否定取代事物”六个启示性的关键词句,作为一级思维程序,控制思考方向。思考时,这六个关键词句可以不分先后顺序安排,但必须依次轮换运行,避免思维处于混乱状态。也可以根据事物自身的特点,灵活地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关键词句进行启示性思考。为了引导一级思维程序顺畅运行,在一级思维程序的关键词句下又分别设置了二级思维程序,二级思维程序也由相应的启示性关键词句构成。在心理暗示的作用下依次运行相关联的一、二级思维程序则能够有效地提出问题和产生想法。在后续章节“心理观察介绍”中予以详细论述。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心理观察是从意识到任何事物都存在无限的创新潜力,开始关注某一事物,然后在心理暗示作用下运行既定的思维程序对事物进行有序的思考,从而能够提出许多问题和产生各种想法的思考技术。这种创新思维方法的最大特点是,创新思维程序化,使创新过程变得简单,让人易于学习掌握。
如何使心理观察成为你的思维模式?通俗地说,就是如何让心理观察这种思维方法成为你能够运用自如的思维习惯?了解了以上关于心理观察的运行步骤后,经过反复训练和不断运用,最终可以形成一种创新思维模式嵌入到你的大脑中,就像给大脑这个“硬件设备”安装了一个心理观察的“软件程序”,随时“点击”就可使用。为了能使读者顺利地掌握这种创新思维方法,书中专门安排了适量的“心理观察的思维模式训练”内容。希望通过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训练,使读者初步形成思维模式,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运用并完善成型。
如何实现心理观察提出的问题和想法?个人创新和融合创新是实现心理观察提出的问题和想法的两条主要途径。心理观察不仅适用于个人创新,而且更适合于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的人员之间协作进行融合创新,这样不仅利于提出更多的问题和想法,而且有利于这些想法的实现,大大提高创新效率。所以在最后一章专门安排了“心理观察的实现途径”内容进行介绍。
本书针对心理观察的不同思维程序都提供了适量的典型案例,通过案例介绍使读者加深印象,体会这种创新思路的魅力,认识到这种创新思维的普遍性,从而有利于读者反思、接纳,最终形成运用自如的思维模式。本书的思维程序适合对不同学龄、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人群进行思维训练。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