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注意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4745123
  • 作      者:
    (意)阿尔贝托·莫拉维亚(Alberto Moravia)著
  • 出 版 社 :
    译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阿尔贝托·莫拉维亚
  ★被誉为“意大利当代的巴尔扎克”,与卡尔维诺、翁贝托·埃科齐名
  ★意大利当代文学三杰:莫拉维亚、卡尔维诺、夏侠
  ★多部小说被搬上荧幕,由德西卡、戈达尔、贝托鲁奇等电影大师执导
  ★意大利文学最高奖斯特雷加奖得主,当代新写实主义小说大师

展开
作者简介

  阿尔贝托·莫拉维亚(Alberto Moravia,1907-1990)是举世瞩目的意大利二十世纪划时代小说家。他在毕生创作的近十八部长篇小说和十二部短篇小说集中,剖析了人的绝望感和忧虑,探讨了人的社会存在,揭示世界和人生的荒诞,否定理性至上的乐观主义精神,凸现了道德和行为、目的和手段、生存自由和生存条件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人的理想和现实的迥然不同。他认为:“作家的任务就是要揭示现代人怎么变成了被人利用的工具,而不是目的了。”他的小说故事性强,有多部被拍成电影。

展开
内容介绍

  弗朗切斯科是一位小说家兼记者,他以记日记的方式记录自己的爱情经历,以便以后根据日记创作小说。然而,当他把注意力重新放在妻子科拉身上时,令人震惊的事实也逐渐浮出水面:妻子从事的神秘职业竟然是介绍年轻女子为男性“客户”提供性服务。与此同时,他与继女之间的关系也蒙上了一层禁忌色彩。他发现自己对妻子的爱已经死去,过去对生活的狂热追求也变得那么不真实。
  这是一部手法奇特的作品,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作品真正的主人公并不是小说的主人公,而是小说的主人公“我”一直在写着、准备将来有一天用作某部小说的素材的日记。

展开
精彩书评

  在我的阅读经验中,很少遇见这么固执这么自信的作家。

  ——苏童

 

  我偏爱的(意大利当代作家)是莫拉维亚,他是唯一一个就某个角度来说我愿称之为“风俗”派的作家。

  ——伊塔洛·卡尔维诺

 

  莫拉维亚只是纯然置身事外,观看现实的表象,避免做任何深层的诠释,而故事时间却在静谧中被延长,让人可以细细品尝这个不纯粹、冷漠世界的片刻优雅。

  ——(翻译名家)倪安宇

展开
精彩书摘

  十月十四日,星期三
  ……
  我走进自己的房间,看见写字台上的打字机旁摆着早餐,这是一顿细心准备的早餐: 在托盘里放着餐巾,带小碟的杯子,茶壶,烤面包片,蜂蜜和果酱。我拿出茶壶和茶杯放在写字台上,把托盘放在凌乱的床上。然后我调整了一下摆在窗前的写字台,以使窗户中三分之二的景色是天空,三分之一是楼群,最后我坐了下来。
  只有到现在我才能完全回想起前一天白天和晚上发生的事情:匿名信,与芭芭的谈话,那场梦,从梦中惊醒,《俄狄浦斯王》中的诗句。然后我看着打字机,想起我曾决定在罗马停留期间记一本日记,可现在我又问自己这是否行得通。
  事实上:我原以为能用日记记录下这段自以为平淡无奇的生活,然后从中发掘出一部叙述平淡无奇生活的小说的素材。但是第一天就表明,我这本特殊的日记是不可能成文的。颇
  具讽刺意义的是,正当我想仔细观察这一无味的人生时,它却迸发出一系列不同寻常的、戏剧性的、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我原指望能写出一部用日常生活的真实性取代戏剧的非真实性的小说,可它却在一开始就失败了。
  我点燃一根烟,透过窗户的玻璃看着眼前的天空,沉思着。我想:如果我仍然像以前设想的那样记一本日记,我就会根据这本日记写出一部真正具有小说品味的作品,也就是它是基于戏剧性的、更恰当地说具有夸张戏剧性的事件,而大量运用这些事件恰恰又是那些没有能力从平淡日常生活中提炼出诗意精髓的平庸作品之通病。
  一个男人在十年之中没有对与自己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的妻女说过一句话,而在十年之后,通过一封匿名信了解到自己的妻子干起了拉皮条的勾当;而且她还试图让自己的女儿也去卖淫……从这些如此令人尴尬、令人难以置信、让人心情沉重的事件当中,我吃惊地嗅到了其中不真实的气味。我想到,类似作品的作者会不公平地被读者和评论家们认为是病态和刻意地追求情节复杂。
  但不幸的是,或者说幸运的是,我所面临的却是完全不同的情况:我的想象力完全没有能力,却营造出类似的情节,相反,我至今在日记中描述的令人尴尬、令人难以置信、让人心情沉重的事件并不是病态和刻意追求情节复杂的人想象出来的,而是活生生的现实。尽管这些事情令人难以置信,但它们的确不是我想象出来的。我确确实实收到了一封匿名信,科拉确确实实从事那种职业,芭芭确确实实在十四岁的时候去过科拉的那所房子,我现在也确确实实地坐在写字台前,确确实实地感到万分矛盾与焦虑:我一方面要进行文学构思,另一方面又义不容辞地觉得,我必须尽快在现实生活中而不是小说的字里行间解决我所面临的窘境。
  ……

展开
目录
中译本序<br /><br />前言<br /><br />日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