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考取之后,在登门拜访欧阳修时,欧阳修特以国士礼隆重接待了他,在夸赞他的同时,向他询问了文章中所说到的“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士。皋陶日杀之三,尧日宥之三”这句的出处。因为在欧阳修看来,做文章就得处处有根有据才对,但苏轼却不这样看,文学不同于撰写历史,不必太拘泥于某些具体史实。他举出《后汉书·孔融传》为例。在《孔融传》里,曾谈到曹操把袁熙的妻子甄氏赠给儿子曹丕,孔融就说,以前的周武王以妲己赠给周公,曹操就问,你是从什么经书上看到这件事的?孔融回答说,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当时情况,意思是一样的。苏轼举出这例子,说明他上述这些话尽管没有确切的史实根据。但是受了《孔融传》的启发而想出来的。欧阳修一听之后,受到了极大的启发,一反他原来的态度,转而由衷地佩服苏轼的高明,称赞他善于读书、用书,并以此预见苏轼将来的文章必将独步于天下,从此对他也就格外器重了。
从上面这个故事里,可以充分看出,青年时期的苏轼就不同凡响。不仅才华出众,学识丰富,而且思想活跃,不墨守成规,不为世俗之见所束缚,善于汲取,勇于创新。正是这些,使苏轼不仅赶上前人而且超过前人,把欧阳修取得的诗文革新运动的巨大成果发扬光大,在散文、诗、词乃至书法、绘画各个领域内都能独步于天下。
让我们从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看看苏轼是怎样在汲取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大胆地开拓前进的。
苏轼十分景仰并极力赞美欧阳修,称欧阳修为“今之韩愈”。苏轼的这一评价决非过誉之词。因为韩愈和欧阳修同样处在变革一代文风的关键位置上。为力挽衰颓的文运,开创文学发展的新局面,他们各自尽了最大的努力,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在欧阳修之前,虽不少人在扭转西昆派柔靡文风方面作了努力,但收效甚微,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文学主张存在着很大的片面性。在“道”与“文”的关系上,他们只强调“道”,而忽略“文”,把“文”仅仅看成是“道”的附庸,甚至想以“道”来代“文”。他们的主张,虽然对西尾派的形式主义文风有一定的抨击作用,但它不可能把文学创作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起来大力纠正这种片面性的是诗文革新运动的主将欧阳修。欧阳修在强调“道”的重要性同时,并没有忽略“文”所独有的作用,他还特地提出了“道”不可以代替“文”。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