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基于微信平台的新闻生产与传播研究(以2·15海南雾灾为例)
0.00     定价 ¥ 8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04050407
  • 作      者:
    作者:余榕|责编:张霞
  • 出 版 社 :
    中国戏剧出版社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2020-12-01
收藏
作者简介
余榕,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传播学系讲师,硕士生导师。武汉大学新闻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新闻业务、危机传播、健康传播。参与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互联网传播形态与中国传播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研究对象是基于平台型媒体生产与传播的新闻报道,其中又以灾难新闻为具体的研究领域。灾难新闻涵盖了几乎所有体现新闻价值的关键要素,因此始终占据着新闻报道的核心地位。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以微信为代表的平台型媒体迅速崛起,成为网民获取新闻、交流信息、表达观点的主要渠道之一,这也给当代中国灾难新闻的传播生态带来了重大改变:以往围绕着大众传媒展开的灾难新闻传播,现在改由政府、媒体、公众三大类传播主体共同在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研究对象的确定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基本范畴和研究现状
一、有关灾难新闻的研究
二、有关微信平台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实施路径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路径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来源
第一节 灾难新闻
一、灾难新闻的定义及特征
二、灾难新闻的社会功能
第二节 微信平台
一、平台型媒体
二、作为平台型媒体的微信
第三节 主要理论来源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二、框架理论
第三章 微信平台灾难新闻的传播主体及其框架建构
第一节 微信平台灾难新闻传播的主体构成
一、灾难新闻传播中的利益相关者
二、微信平台灾难新闻传播的主体构成
第二节 个案研究:以“2·15海南雾灾”事件为例
一、案例选择
二、抽样方法
三、类目建构
四、编码与数据处理
五、分析与讨论
第三节 多元框架的竞合:三者之间的博弈
一、爆发期:灾情披露为主,救援与对策为辅
二、蔓延期:多种框架集体登场,议题全面覆盖
三、平息期:救援服务为主,对策与建议并重
第四章 微信平台灾难新闻的传播模式及影响因素
第一节 微信平台灾难新闻的传播模式
一、微信个人用户之间的人际传播模式
二、微信群的群体传播模式
三、微信朋友圈的弱大众传播模式
四、微信公众平台的大众传播模式
五、微信平台灾难新闻的传播路径及模式
第二节 微信平台灾难新闻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
一、微信平台灾难新闻的传播效果
二、微信平台灾难新闻传播效果的影响因子
第五章 微信平台灾难新闻传播的反思
第一节 微信平台灾难新闻的传播困境
一、主体困境:原创与深度欠缺,灾难变成消费对象
二、客观困境:自净能力较差,平台系统制约
第二节 微信平台灾难新闻传播的效果提升和路径优化
一、政府应完善自我建设,提升舆论把控力
二、传统媒体应发挥意见领袖作用,提升舆论引导力
三、运营商应加强源头监管,优化微信生态环境
四、个人用户应提升自身素质,促进舆论理性发展
结语
中外文参考文献
一、中文著作类
二、外文类(著作、期刊论文)
三、论文类(期刊论文、论文集、学位论文)
四、其他类型中文文献
附录 编码指南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