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道家学说的观念史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1110845
  • 作      者:
    王中江著
  • 出 版 社 :
    中华书局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国学论丛:道家学说的观念史研究》这部著作对道家学说进行的研究之所以是观念史的研究,就是兑它不同于社会史的研究,它没有为道家的学说寻找社会史的解释。
  《国学论丛:道家学说的观念史研究》首先是考察道家有关形而上学的观念及其演变。它原是一部独立的著作,这次作为这部书的一部分,除了校订了错讹之外,作者王中江保持了它的原样,它反映了我之前研究这一问题的看法,虽然现在看来,有些问题也许需要重新审视。其余的部分是作者在这之后研究道家哲学和思想的一些成果,它探讨的范围有早期道家的,有中古道家的,也有现代道家的;它涉及的问题有道家政治思维的起源和奥义的,有道家诠释传统中的创造性转化和颠覆性改装的,也有道家心灵和精神世界新展开的。这些成果作为论文曾先后被刊出,这一次作为这部著作的另一部分被集中到一起,作者也没有进行改动,它反映了他对道家作出新的诠释的又一种努力。

展开
作者简介

  王中江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长江学者。著有《严复与福泽谕吉:中日启蒙思想比较》、《理性与浪漫:金岳霖的生活及其哲学》、《金岳霖学术思想评传》、《道家形而上学》、《视域变化中的中国思想与文化构想》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是关于道家学说的观念史的研究作品,分上下两编。上编集中于对道家形而上学的概念和研究方法的探索,包括“道”、“德”、“有无之辨”、“自然”、“无为”、“天”“、命”、“人”、“化”等重要术语以及生死观。下编则主要探讨道家一些的基本思想,涉及的问题有关于道家政治思维的起源和奥义的,有关于道家诠释传统中的创造性转化和颠覆性改装的,也有关于道家心灵和精神世界新展开的。本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展开
精彩书评

  ★我期待,借由此套丛书的付樟,以探索民族文化艰苦历程中的延续性,找寻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生命力,整合并推动中国文化中坚力量的持续发展,使传统学术在多元世界中展开新的气象。

  ——陈鼓应


展开
精彩书摘

  《国学论丛:道家学说的观念史研究》:
  中国传统道家本体不可言说之思想,在中国现代哲学中,继续成为形而上学话语中的一个部分。由于中国现代哲学家的哲学来源,已不局限于传统,而增加了西方哲学的新渠道,因而其观念表现出中西结合的特点。在金岳霖的形而上学中,一方面,他接受了道家庄子万物齐一、无形无相的思想,认为从元学的对象看,“万物齐一,孰短孰长,超形脱相,无人无我,生有自来,死而不已”。另一方面,他接受了维特根斯特所说的本体不可言说思想,认为说不得的东西当然说不得。他说:“治哲学总会到一说不得的阶段。说不得的东西就是普通所谓名言所不能达的东西。有些哲学家说,说不得的东西根本不成其为东西。如果我们一定要谈到这样的东西,我们不过是说些废话而已。这种主张也对。说不得的东西当然说不得。若勉强而说之,所说的话也与普通的话两样。”②冯友兰更具有浓厚的形上学兴趣,并自认他自己的形而上学最纯粹。他提出四个形而上学观念:气、道体、大全和理。他认为其中的气、道体和大全,不可思议,不可言说。气不可言说,是因为气没有任何性质,不是什么,不能名之。道体和大全,不可言说,是因为道体是一切的流行,大全包括了一切。而言说就是一流行,就是一事态。但我们言说道体和大全这一流行和事态,都不在道体和大全之中,因而所说的道体和大全,就不是道体和大全本身。与此不同,理可以思议,可以言说。这样一来,在形而上学本体与语言的关系上,冯友兰就具有了复杂的情形。对于他,我们不能笼统地说语言能够言说形上本体,或者不能够言说形上本体,只能具体而论。
  通过以上的考察,我们可以肯定,在形上本体与语言的关系上,道家的观念是语言无法言说本体,无力承载本体。但是,道家本身拥有形而上学,还把它留给了我们,这本身所表明的非但不是不能言说,实际上恰恰是言说。如何解释判断与事实之间的这种悖论呢?一种说法认为,“不可言说”本身就是一种“言说”,即“不可言说”之“言说”。如果真是这样,我们的问题和理解,也许就可以取消。诚然,在有的哲学家(如王弼和冯友兰)那里,所谓“不可言说”,就有“不可名”即是“名”,“不可说”即是“说”的说法。但是,我们却无法直接否认,他们所谓的“不可名”、“不可言说”,仍主要是指本体不可言说,不是指对本体的一种言说。正如我们说“不知某物”,并不意味着对某物有所知一样,说“某事不可形容”,就是对某事进行了“具体”形容一样。不承认这一点,就难以理解道家形而上学对语言应用范围所作的划界,也难以理解又设法去言说形上本体。既然“不可说”即是“说”,我们还有什么必要再想别的办法去说呢?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道家拥有的是一种“道言观”,道家说本体不可言说,是就某一种“语言”而说的。道家主张的是真正的言说——“道言”和“大言”,即自道自言,就像海德格尔所说的“语言本身在言说”一样。这种说法认为以往对道家“言说观”的理解都不恰当:“自王弼以来流行的‘道本无言’的说法就是这类困境的一种表现,而且是相当平板化的表现,并必然陷入言道死结。在这些解释者看来,言或名只能是概念或表象的,所以只能与形而下者或‘有’打交道;对于形而上的道体或‘无’,就只能‘无言’。然而,不仅《老》、《庄》和一切后人的解释,就这‘无言’二字也都是言。于是,他们只好这样解释:道本不可言,但又不得不去言之;所以只能暂且地、勉强地去言它,以便通过这言去达到无言自悟的道境。……但这种说法中有一个无法克服的弊病和死结,即:如果道毕竟不可言,那么你如何能通过言说它而得其意呢?”在我们看来,“不可言”而“勉强去言”,并非解释者强加给道家的东西,道家老子有最清楚的话。实际上“不可言”,最终还能言说并且言说,实际上恰恰是道家在本体与语言关系上自身就有的一个矛盾。我们不能无视大量的文献,而想方设法消解道家的这一矛盾,甚至走得更远,说道家主张什么不言之言的“道言”,而且与海德格尔的说法类似。
  ……

展开
目录
前言
上编
道家与形而上学
道家形而上学的诞生及推演
道家对本体与语言关系的领悟
道家形而上学方法
“道”的历程
“有无之辨”
释“德”
“自然”、“无为”范式和理想
“天”“命”与“人”
“化”观念及其历史拓展
生死关怀
下编
老子治道历史来源的一个探寻
——以“垂拱之治”与“无为而治”的关联为中心
探寻老子学说的奥义
“德性论”和“人情论”
——从老子到庄子和黄老
“自治主义”和乌托邦想象
庄子自由观的特质与士阶层的精神气质
——以“逍遥”和“游”为中心的考察
从价值重估到价值认同
——庄子与郭象哲学的一个比较
超越与境界
——王弼和海德格尔“无”的视域之比较
郭象哲学的一些困难及其解体
——从“性分论”和“惑者说”来看
道家哲学的现代理解
“天人合一”与“心灵境界”
——现代哲学家的关怀与庄子的智慧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