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龙场之道:王阳明的智慧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4006825
  • 作      者:
    程佳琳,范慧编著
  • 出 版 社 :
    浙江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龙场之道:王阳明的智慧》精选王阳明语录200则,分为“破心中贼”、“破山中贼”两编,主要体现王阳明修身处世和治军为政的智慧。每则由原文、注释和解说三部分构成。原文以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王阳明全集》为据,后注卷次、篇名和页码。注释主要解释一些词语,为读者扫除文字上的障碍。解说侧重疏通文意,帮助读者理解语录所要传达的意旨。附录收入王世贞《新建伯文成王公守仁传》、黄宗羲《文成王阳明先生守仁传》和查继佐《王守仁传》三篇传记,以方便读者全面了解王阳明的生平、事功和思想成就。
展开
精彩书摘
  《龙场之道:王阳明的智慧》:
  我此论学是无中生有的工夫,诸公须要信得及,只是立志。学者一念为善之志,如树之种,但勿助勿忘(1),只管培植将去,自然日夜滋长,生气日完,枝叶日茂。树初生时,便抽繁枝,亦须刊落(2),然后根干能大。初学时亦然,故立志贵专一。(卷一《传习录上》,第35—36页)
  (注释)
  (1)勿助勿忘:原文见《孟子—公孙丑上》:“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2)刊落:剪除,砍掉。
  (解说)
  种树的人必须要培养树根,修德的人必须要修养心性。养德要去除对外物的追逐,专注于内心为善的志向,并坚持培养内心的善。不能今天一个志向,明天一个志向,志向贵在专一,正所谓“常立志不如立长志”。
  32.惟乾问(1):“知如何是心之本体?”先生曰:“知是理之灵处。就其主宰处说,便谓之心;就其禀赋处说(2),便谓之性。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无不知敬其兄(3),只是这个灵能不为私欲遮隔,充拓得尽(4),便完(5);完是他本体,便与天地合德(6)。自圣人以下,不能无蔽,故须格物以致其知。”(卷一《传习录上》,第37页)
  (注释)
  (1)惟乾:冀元亨,字惟乾,号暗斋,武陵(今湖南常德)人。阳明弟子。(2)禀赋:人所具有的智力、体魄等素质,(3)“孩提之童”句:原文见《孟子·尽心上》:“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4)充拓:扩充开拓。(5)完:完备。(6)与天地合德:原文见《周易·乾·文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下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解说)
  冀元亨请教为什么知是心的本体。阳明说知是理灵性的体现,就其主宰处说就叫心,就其禀赋处说就叫性。小孩子没有不知道爱自己父母的,没有不知道尊敬自己的兄长的,正是因为这个灵性没有被私欲所遮蔽,如果能彻底充实发展,此心就完备了。知完全成为心的本体,就与天地之德合而为一。自圣人以下,没有人能不被私欲遮蔽的,所以需要通过格物来恢复良知。
  ……
展开
目录
出版说明
上编 破心中贼——王阳明修身处世语录
下编 破山中贼——王阳明治军为政语录
附录
新建伯文成王公守仁传
文成王阳明先生守仁传
王守仁传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