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美学的谎言(修订版)
0.00     定价 ¥ 55.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00190916
  • 作      者:
    李森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20-12-01
收藏
编辑推荐

《美学的谎言》以谎言立意,以揭穿谎言为主线,共收录15篇作品。作者从美学研究的阵地——学院派开始,尖锐地批判了所谓正统的美学标准,进而拆解了美的一致性。而后作者回到柏拉图,重新发掘柏拉图的诗学意象,避开学院派常讲的理式说、功用说等“说”,将哲学与诗从根本上联系甚至等同起来。再针对时代,针对现代艺术、当代艺术,以一个诗人的灵性感受,倡导回到身体书写。《美学的谎言》是一本关于美学研究的作品,对于美学观点的阐述和论证,作者的语言诙谐、佐证真切。《美学的谎言》是难得的一本美学研究的通俗讲义,也是难得将殿堂知识推广之作品。


展开
作者简介

李森,1966年生,云南腾冲人。云南大学教授,南京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大学中国当代文艺研究所所长;教育部艺术学理论本科教指委委员,“中华文艺复兴论坛”主席;《学问》《新诗品》《中国新诗年度研究报告》主编;“他们”诗派成员;“语言漂移说”艺术哲学理论创始人。在国内外出版学术专著和作品集17部,发表论文和作品40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自20世纪80年代“美学热”席卷以来,庞大的学院派美学理论体系变成了一门把玩西方学术概念的玄学。只见理论堆砌,不见鲜活的作品创造;只见概念的复制,不见生动的个人情操。美学理论的推演游戏与艺术史研究和艺术创作现场的脱节,使源于东西方文明根脉的艺术批评正统日渐式微。本书结合艺术创作、诗意生成和审美语言的原初经验,对基本的美学、诗学命题进行重新考察,揭示“美学的谎言”,推动中华诗性批评古老传统的当代复兴。

展开
精彩书摘

我们又在讨论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关系,这是个老问题。通常,我们要在思维和表达系统某个含糊的地带假设两个视点:一个是两者之间的共通点;另一个是两者之间的差异。的确,人们总喜欢将科学与艺术这两个范畴放在一起来谈论,但很少有人能从知识论的原点上厘清两个范畴的隐秘关联和界限。

要在知识论系统中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当然先要假设科学与艺术“有共通之处”这个出发点。事实上,人们在谈论科学与艺术这对关系的时候,是凭一种直观的判断力假设了这个出发点的,只是人的直观的能力,只有通过证明才能使人们在学理上“相信”它。这么说,我们既然假设了两者之间有共通之处,我们就要把那个共通之处找出来。

从知识论(认识论)的角度看,包括科学与艺术在内的所有领域(范畴),其知识来源的出发点和界限究竟在哪里?这是古往今来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和圣哲们都想要回答的。在知识论发展的历史上,有一位伟大人物的贡献无出其右,他就是德国的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康德的“先验感性论阐明,只有通过人的感性认识能力(接受能力)所先天具有的直观形式即空间和时间去整理由自在之物刺激感官而引起的感觉材料,才能获得确定的感性知识,空间和时间的先天直观形式是数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的根据和条件”。在康德看来,人之为人先验的、感性的、直观的认识能力,不仅是获得数学知识的出发点,也是获得一切可靠知识即真知的出发点。所以,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这部可与《理想国》并驾齐驱的伟大著作,将“先验感性论”放在“先验要素论”的“第一部分”,也是全书正文的第一部分来探讨。正是这一出发点——第一源泉,扭转了哲学的航向,也确定了人类的知性认知能力只能从经验之物出发才能产生“真知识”的那第一个界限的划分。这正是科学和艺术经验与范畴共通的出发点之所在。英国经验主义和大陆理性主义在康德这里合流,使西方思想重新出发,这是“现代性”思想的根源和主脉。

 


展开
目录

艺术之辨

从批判学院派出发

“美”的第一个谎言

美和艺术的原则

所谓现代艺术

所谓当代艺术

包豪斯的理想、观念及其负面影响

回到康德:对科学、艺术与审美的反省

 

语言之思

语言的粗暴

语言的尴尬

隐喻的哀艳

叙述的荒芜

阅读荒寂的时代

身体书写

诗学和诗性的创造

太阳之善:诗人柏拉图的千古振铎绝响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