² 打破学科壁垒,人大外籍教授专为中国学生撰写的入门读物
雷立柏教授学贯中西,熟谙古希腊语、拉丁语、希伯来语、英语、德语、汉语等语言。在中国教授西方古典学时,深感没有现成的合适教材,于是遍历对西方智识传统有巨大贡献的经典之作,亲自编写了这套能够帮助学生学习西方经典的英汉双语提要。无论您对文学、历史、哲学、宗教、法学、艺术还是科学感兴趣,本书都将使您获益匪浅。
² 跨越语言鸿沟,带领读者近距离体验原汁原味的西方经典
本书十分重视对经典的引用,为避免翻译可能带来的误解,汉语部分的人名与作品名均采用原文,同时附上大事年表和英汉索引,便于读者进一步查阅原文。除英汉双语,本书还引用大量拉丁语、德语、古希腊语文献,是初习古典学的学生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自严复翻译西方政法诸书至今,汉语学界数代学人为窥西学堂奥,凭借个人禀赋和志趣选译西方经典,锱铢相累,可谓夥矣。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和能力直接阅读经典,另外,如果缺乏看待西方经典的整全视野和正确心态,启迪心智的经典读物也可能成为“毒物”。因此,一套优秀的辅助性读物就是必需的,这套《西方经典英汉提要》就是为此目的而写。
本书为五卷本《西方经典英汉提要》第五卷。作者精选1750至1950年间的经典著作100部,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浪漫主义、存在主义等重大历史事件和思想潮流,以流畅的英、汉双语介绍了相关著作的主要内容。书中附有与该时期相关的关键词汇索引和大事年表,能够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这一时期的细节。
启蒙”这个观念大约出现于1750 年,它指17 世纪末和整个18 世纪发生的种种文化和思想变化(启蒙时代,英语:Age of Enlightenment,法语:Siècle des Lumières,德语:Aufklärung)。当时的人们认为人的理性和“自然”的普世原则可以代替传统的规范和权威。这种理性主义的特征是远离宗教,逃脱教会的权威,脱离古代偶像的典范,对宗教问题持宽容态度,追求知识,研究科学。启蒙主义思想家相信人性中存在基本的善良、平等和理性,他们很乐观地认为全人类可以因教育而受到启迪。他们也相信人类能够通过使用理性获得进步。Kant 曾说:“你应该思考!你应该勇敢地使用自己的理智!这是启蒙运动的座右铭。”
理智的独立性和理性辩论的先驱是Descartes、Locke 和Leibniz。因为启蒙运动向传统的和历史上的权威提出挑战,它也是法国大革命诞生的众多因素之一。然而,19 世纪的浪漫主义反对启蒙时代的理性主义。启蒙运动的典型文学形式是道德训导和讽刺,以英国流行期刊The Tattler(《闲话报》)和Spectator(《旁观者》,1711 年由Richard Steele 和Joseph Addison 创立)为代表,其目标是“把恶习和无知驱逐出大不列颠的领土”。德国的Gottsched 和其他人也出版过类似的刊物,比如Moralische Wochenschriften(《道德周刊》)。与德国和英国相比,启蒙运动的反教权倾向在法国更为强烈。
文艺复兴的古典研究确立了诗学和戏剧学的恒定标准,而自从16 世纪以来,法国、英国和德意志民族都试图发展自己的语言和文学传统。他们旨在提高当地语言的水平,使之像古希腊语和古拉丁语一样完善。法国古典主义(参见Du Bellay、Corneille、Molière、Pascal、Bossuet、Boileau) 在“古今之争”(1687 年)中结束,当时古代的范式不再被当作永恒的标准。许多人坚信近代的法国作者的部分著作优于古代著作,因为“现代人”比古代人掌握的知识更广泛。
John Dryden 是英国政治复辟时期(1660 年后)最重要的古典主义作家。当时的英国作家不仅受古代经典的启发,也受益于法国的诗人和自己的文学天才Shakespeare。18 世纪初被称为“英国文学的黄金时代”(Augustan Age),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英国文学古典主义时期的伟大著作(参见Pope、Swift、Steele)。Samuel Johnson 的词典(成书于1747—1755)基本上肯定了A. Pope 时代那种更理智、更富贵族气质、更精确的语言,但Johnson 也保留了Elizabeth 时期文学的某些元素,为1760 年后的文人使用Shakespeare 多样和开放的语言来取代古典主义做了准备。
在德意志地区,Johann Christoph Gottsched 的Versuch einer critischen Dichtkunst vor die Deutschen(《批判性诗学初探》,1730)成为了Martin Opitz 的Buch von der Deutschen Poeterey》(《德语诗论》,1624)后最有影响的德语文学理论。Gottsched 的想法是德意志人应该通过模仿法国文学来模仿古典作品,但不久后,德意志地区的作者找到了他们自己的“古典主义”,而和政治上比较统一的法国、英国相比,他们的古典主义文学在形式上更为复杂。首先,1730 年后的德意志作者认为法国传统歪曲了古代的真实面貌;其次,德意志地区不像历史上的法国和英国南部那样罗马化,因此他们拒绝罗马传统,并以一种新的方式转向了古希腊(参见Winckelmann)。Klopstock 认为德语和希腊语有某种特殊关系,而Lessing说Aristoteles 更关注戏剧的“效果”,法国的古典派则太注重形式规则。Lessing赞扬Shakespeare,认为他比那些模仿古代的法国作者更接近古代。
没有一个英国古典主义作家成为恒久的权威,但在德国传统中,Goethe 是古典主义文学的代名词。德国的古典主义文学时期有时候会被界定为和Goethe与Schiller 十年的亲密友谊(1794—1805)重合。
年轻的Goethe 认为他必须以情感的名义去突破古老的形式,因此参与了“狂飙突进”运动,但当他来到Weimar 时(1775),他就放弃了那些不受约束的主观冲动,回归到古典规范和古典形式的秩序与平衡中。他在自然科学方面(比如植物学)追求客观知识,而他的意大利之行(1786—1788)促使他在一切事物中寻觅隐藏的客观规律、典型因素和理想观念。在Faust(《浮士德》)第二卷中,北方的Faust(浮士德,使用韵律诗)与希腊的Helena(海伦,使用古典格律)相遇,这经常被视为德国古典主义文学的象征。另一个德国古典主义文学的伟大天才是Schiller,他融合了许多来自法国和Shakespeare 的元素,在他的戏剧中自由地使用古典形式,并常在文章中加入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格言。
19 世纪初,Wilhelm von Humboldt 改革了普鲁士的教育制度,并创立“人文学高中”。其理想是使学生有能力在古希腊经典中体验到最高形式的人文主义精神。无论在法国、英国还是德意志地区,古代的经典多次被翻译,但很少被呆板、无创造力地模仿。由于普通民众无法直接接触古代的经典,古典主义运动只能吸引一个有限的、由精英分子构成的读者群体。
古典主义作品的特点是模仿自然,崇尚理性主义,回避幻想或奇迹,秩序简明、平衡而和谐,无视人性中阴暗和无序的一面,纯粹描述永恒的法则和理想模型,因此也忽略了真实世界和政治领域。对客观性的追求和对个性的忽略也意味着古典主义排斥那些过时的、俗气的、方言式的表达方式。古典主义文学时期总是很短暂。在18 世纪末,Herder 的历史主义以及后来的浪漫主义和自然主义取代了古典主义,而这些思潮都否定古典主义时期的核心观念: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