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金阁寺》是要探讨罪犯的动机。仅仅靠对‘美’持有的一种浅薄愚昧的观念,就足以成为他对国宝纵火的犯罪动机。另一方面,要在现代生活下去,相信一个愚昧浅薄的观念并将其敷衍为生的根本动机,这完全可能。
——三岛由纪夫
1. 三岛由纪夫被称为“日本的海明威”,两次入围诺贝尔文学奖,还是著作被翻译成外语版本蕞多的日本当代作家。
2. 《金阁寺》是三岛美学的集大成之作,是三岛蕞具代表性的作品,曾获第八届读卖文学奖。无论在日本国内还是在国外,这部小说都获得了普遍的好评。
3. 不被别人理解是我唯一的骄傲。
4. 文学经典,精心翻译,内容升级。
5. 便携小开本精装,装帧精美,既可随身阅读,亦颇有收藏价值。
《金阁寺》是三岛由纪夫取材于1950年金阁寺僧徒林养贤放火烧掉金阁寺的真实事件创作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生来为口吃苦恼的青年沟口从贫穷的乡下来到金阁寺出家以后,终日沉迷于金阁之美,幻想在战火中与金阁同归于尽的壮美场面。然而战争的结束使这一愿望永远化为泡影,绝望之余,他毅然将金阁付诸一炬。
沟口通过烧毁金阁,消除了曾经存在于他精神上的魔障,被异化的金阁形象不复存在,原本被压抑着的人性获得了释放,被幻影所桎梏着的眼界也得以展开,毁灭成为了重生的路途。
金阁无处不在,现实中却并不可见。
并且乐在其中,又会愉快地想象自己是内心世界的王者,是看破红尘,沉静的大艺术家。尽管我的外表寒酸,但我的内心比任何人都要富有。
……那时,我的确产生了一个自觉的想法,我在黑暗的世界中伸开双臂,等待五月的繁花、穿制服的英雄、坏心眼的同级生投入我的双臂。我在底层拉扯这个世界,抓住这个世界。但是这份自觉未免太沉重,无法成为少年的骄傲。
不被别人理解是我唯一的骄傲,因此我并不希望别人理解,没有努力表达的冲动。我觉得命运并没有给予我肉眼可见的骄傲。
外界不顾我内心的想法,又一次真切地存在于我周围。
一切他人都必须毁灭,为了让我能够真正面对太阳,世界必须毁灭。
我从来没见过那样一张充满拒绝的脸。我认为自己的脸是被世界拒绝的,然而有为子的脸却拒绝了世界。月光毫不留情地流淌在她的额头、眼睛、鼻梁和脸颊上,而那张脸不为所动,只是接受着月光的洗礼。仿佛只要目光闪烁,只要稍一张口,她想要拒绝的世界就会借机蜂拥而至。
我一想到美已经存在于自己未知的地方,就情不自禁地感到不满和焦躁。既然美确实早已存在,就说明我的存在是被美排除在外的。
当我看到小巧的夏花沾着朝露,在阳光下散发出朦胧的光泽时,我会觉得它像金阁一样美丽,而当山对面的云彩覆盖住整个天空,昏暗中孕育着雷电,只有边缘镀上了一层金边时,那壮阔的景象同样会让我想到金阁。最终,甚至连看到美人的面孔时,我的心中都会用“像金阁一样美丽”来形容。
(看到金阁时)在我心里,被给予厚望的美背叛的痛苦剥夺了其他一切反省。
金阁很清楚,在人生之中,化身为永恒的瞬间能令人沉醉,但与金阁化身为瞬间的永恒之姿相比着实不值一提。美这种永恒的存在正是在这样的时刻真正阻止我们的人生,让生中毒。在我们窥见的瞬间之美面前,在如此的剧毒之前,生不堪一击。生会立刻崩溃、毁灭,暴露在灭亡的黯淡光芒之下。我并没有长久地被金阁的幻影彻底拥抱。当我回过神来时,金阁已经隐去。它只是一栋建筑,存在于东北方遥远的衣笠之地,不可能出现在我的视野中。金阁的幻影接受我,拥抱我的时刻已经过去。
不过在一整晚的值宿中,金阁将委身于我,这让我很高兴,我并没有隐藏这份喜悦。
我为鹤川服丧近一年。孤独一旦开始,我很快便习惯了,并且再次认识到,不与任何人交流的生活对我来说不需要努力就能做到。对生的焦躁也离我远去,心死后的每一天都心情舒畅。
“我总有一天会统治你,总有一天我会将你据为己有,让你无法再次阻拦我。”
“必须烧毁金阁。”
“如果烧毁金阁,”我自言自语,“一定会有明显的教育效果吧。人们会托我的福,依此类推,学到不灭的事物没有任何意义的道理,学到仅仅是在镜湖池畔持续伫立五百五十年,并不能保证任何事情,学会不安,明白那些承载着我们生存的理所当然的前提也许明天就会瓦解。”
就算偶尔会失火,火焰也会被切碎、细分,接受管制。过去绝非如此。
当时,火与火之间相互亲近,不会像现在这样遭到细分,受到蔑视,那时的火焰总能和其他火焰联手,纠集无数的火焰。人同样如此。
寺院总有一天会燃烧,火丰富而放肆。只要等待,火焰一定会趁虚而入,揭竿而起,携手完成应该完成的事情。金阁不过是因为稀有的偶然才免于大火。火会自然而起,灭亡和否定是常态,建起的寺院必将被烧毁,佛教原理和法则严格统治着地上世界。就算是真的有人故意纵火引起的火灾,也会由于过于依靠自然之火的力量,而不被任何一位历史学家认为是人为纵火。
我的预感是正确的,世界确实在走向没落和破灭。我必须抓紧时间了。
“逢佛杀佛,逢祖杀祖,逢罗汉杀罗汉,逢父母杀父母,逢亲眷杀亲眷,始得解脱,不与物拘,透脱自在。”
过去二十年来,从来没有人注意过我,如今,这种情况依然在继续。
我认为《金阁寺》简直就是三岛的情感自传。三岛由纪夫其实就是《金阁寺》中的沟口,当然也不完全是沟口。
——莫言
像三岛由纪夫这样才华横溢的天才作家,大概两三百年都难遇一个。
——川端康成
这是三岛文学中的非常高的高水平,三岛美学的集大成。可以说,《金阁寺》在战后文学史的潮流中完成了一个划时代的任务。
——日本评论家奥野健男
《金阁寺》即使放在日本现代小说佳作系列里也是可以当之无愧的。
——日本评论家中村光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