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了临床督导胜任力模型的基本理论,强调了关注督导师、治疗师和来访者的多元文化身份,提高自我意识,识别和理解文化环境、态度、价值观和出现问题的情境。全书通过大量丰富的临床督导案例展现当代美国心理治疗临床督导工作中常见的文化议题,详细呈现了督导师在应对这些议题时应具有的敏锐的觉察和思考。对于心理治疗领域的实践者、受训者、受督者/治疗师以及督导师而言,本书都极其有益。
督导师的一身套装,可能反映了其个人的品位,同时也反映了其社会阶层、经济收入水平、自身教养及个人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多元文化的特点如此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对来访者与治疗师(受督导者),受督导者与督导者之间复杂的文化多样性,如何觉察、面对并把握,使督导者具备多元文化的胜任力?“开卷有益”形容此书恰如其分。
--钱铭怡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文化有高度的多样性。心理健康服务专业人员在临床实践、督导两个层面都要“有文化、接地气”。
——赵旭东
同济大学医学院、人文学院教授,精神医学、哲学心理学博士生导师
此书的出版象征着中国心理咨询和督导行业的一大进步,让人兴奋。西方心理学研究证明对多元文化和多元人群的关注是所有心理治疗、咨询和督导成功的必不可少因素。此书的 英文版是美国出版的第一本专注临床督导中多元文化和多元群体议题的书。译者能及时把它带给中国读者以引起与本土结合的讨论,实在可佳。
—— 段昌明
美国堪萨斯大学教授
第一章 督导中的多样性与多元文化主义
第二章 心理治疗与督导的文化交会:多维生态比较法框架
第三章 女性、文化与社会公正:穿越交集的督导
第四章 慈悲的面质与共情的探索:在临床督导中对种族叙事的融合
第五章 移民来访者、受督者与督导师
第六章 在多重身份情境中深思社会阶层与社会经济状况:一条整合式临床督导路径
第七章 督导与残障人士
第八章 询问宗教性与灵性:督导中与临床相关的文化因素
第九章 在临床督导中有效提出性少数议题的综合性方法
第十章 对美洲印第安人来访者及阿拉斯加原住民来访者案例督导的思考: 理解深层文化情境
第十一章 团体督导作为一种多元文化体验:种族、性别和民族的交集
第十二章 反思性实践: 自身的文化与他者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