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奎班招收了几十名童伶,在武行之中,谭鑫培年龄最小,拜师最晚,但却最得师傅喜爱。师兄们大都经常挨师傅的打骂、罚跪、罚站、画黑眼圈,有个师兄实在忍受不了,偷偷地逃跑了。谭鑫培很少挨师傅的打骂,主要因为儿时在家中受过父亲的熏陶:学戏专心,练功不偷懒,不怕苦,不怕累,并且肯琢磨,有灵气儿,能触类旁通地举一反三。师傅一遍示范,他就能记住个大概齐,明着暗着非得练会不可。您想,这样的学徒,师傅怎会不喜欢呢?
按照班规,学戏期间不许回家。谭志道夫妻四处卖艺,谭鑫培其实也无家可回。但有一年冬天,父亲摔断了腿,捎信让他回去,谭鑫培破例地被允许探父。
那几天谭鑫培白天黑夜地守护在父亲身边,端饭送水,煎汤熬药。夜里,等父亲睡熟或早晨父亲尚未醒来的时候,谭鑫培就跑到附近的松树林里去练功。寒风刺骨,呵气成凌,他赤着膊,只穿一条小单裤,耗腿、压腿、扳朝天蹬、踢紫金冠、双飞燕、串飞脚、翻筋斗、拧旋子、过抢背、走吊毛……直练得满头大汗,浑身直冒热气。躺在炕上的谭志道看到练功回来的谭鑫培,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返回科班后,谭鑫培练功更加勤奋刻苦,白天黑夜,从不间断,技艺突飞猛进,常常受到师傅夸奖。下腰,他能一连下几个时辰;耗大顶,能耗几炷香工夫;筋斗旋子,又轻又飘,从不砸台,几乎没有响声,而且姿态优美;他的劈叉飞脚、单提、蹲提也令人叫绝。单小翻则手掼脚、脚掼手,可以连续翻转数十个,速度快得令人眼花缭乱……
由于谭鑫培学得出色,所以四年头上就出师了。同治元年(1862)春天,谭鑫培跨出金奎班大门,这年他刚满十五岁,个头儿长高了,身子骨也比过去结实了。瘦削的脸上,一对眼睛炯炯有神,透出机警和伶俐。
出师那天,谭志道赶来接儿子,请了一桌酒席答谢班主、师傅的培育之恩。酒席虽不甚丰盛,但心意到了。
席间,谭志道举杯向班主、师傅道谢:“犬子有幸,多蒙诸位苦心培育,请干了这杯酒!”说罢,一杯酒仰脖而尽。
班主和师傅也一齐干了,并连连向谭志道夸奖谭鑫培:“令郎有灵气,又肯用功,日后必能成为一个角儿。
“多谢师傅栽培!”谭鑫培十分懂事地分别向班主和师傅叩头、敬酒。
谭志道脸上泛出幸福的笑容。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