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重庆“棒棒”:都市感知与乡土性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8052834
  • 作      者:
    秦洁著
  • 出 版 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重庆棒棒:都市感知与乡土性》研究的副标题“都市感知与乡土性”,揭示了该研究的分析工具和研究主题。在人类学研究传统中,无论是侧重于个性的“情绪”、“欲望”、“动机”,还是侧重于共性的“人观”、“文化心态”、“民族心理”,都是以“感”为基础的。感知是个体心理过程、情感体验、认知模式的基础,经由个体的“感知”可有助于通达群体“心态”。作为女性研究者,秦洁对于直觉的现象,有很多感觉。在研究中,她紧紧抓住“感知”这一主线,以此基础发掘“感知”背后的社会文化意义。可以说,她为底层社会的民族志研究建立起了自己独到的分析视角和框架。 她细致考察了重庆“棒棒”都市感知的特点和内容,揭示了在中国快速都市化的背景中,重庆“棒棒”所固有的“乡土性”所呈现的状态、所发生的变化、在该群体城市融入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等问题。
展开
作者简介
  秦洁,女,1974年出生,重庆璧山人。中山大学人类学博士,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通信学院基础部副教授。主要从事都市人类学、军事人类学、社会科学哲学及方法论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秦洁著的《重庆棒棒(都市感知与乡土性)》以一 个特殊的农民工群体——重庆“棒棒”(以从事人力 搬运为主的农民工群体,因其手拿一根用于搬运的竹 棒,重庆市民称其为“棒棒”。)为研究对象,以其 所固有的乡土社会的特质——乡土性为研究主题,从 都市感知的视角切入,考察这一群体都市适应的特点 ,探讨中国农民的乡土性在该群体都市适应中的体现 ,分析他们所延续的乡土性对其都市感知和都市适应 过程的影响,揭示棒棒社会保持乡土性的本质特点, 并由此来讨论都市化背景中底层社会的特质。
  书中大量一手的、生动的访谈资料,鲜明生动 地呈现了“棒棒”工作和生活的现实场景,以及他们 的喜怒哀乐和隐秘的内心世界。
展开
目录
“跨界与文化田野”丛书总序
序言  “乡土范畴”与“破土而出”
导言
一、城市融入:论题及其研究路径
二、走进“棒棒”:田野与方法
三、回到书斋:内容与结构
第一章  从“苦力”到“棒棒”
第一节  “苦力”生存的土壤
第二节  历史中的“苦力”
第三节  记忆与现实中“苦力”的交织
第四节  定位重庆“棒棒”
小结
第二章  想象都市:入城动机
第一节  都市想象的变迁
第二节  都市信息来源
第三节  都市想象的图景
第四节  需求与入城动机
小结
第三章  进入都市:都市直感
第一节  都市景观直感
第二节  城乡差异直感
第三节  入城初期的担忧
第四节  家的慰藉
小结
第四章  扛起“棒棒”:谋生的选择
第一节  打工历程
第二节  从业空间与行业准入
第三节  生计方式与从业决策
小结
第五章  “棒棒”社会:行业与社会
第一节  “棒棒”的空间分布:“地盘”
第二节  “棒棒”社会的内部结构
第三节  “棒棒”的合作与冲突
小结
第六章  应对生计:策略与技巧
第一节  身体的经验
第二节  揽活策略
第三节  讲价技巧
第四节  收入行情与生活
小结
第七章  艰难的融入:心态与身份
第一节  感知“卑微”
第二节  “羞辱感”体验
第三节  “忍”与身份认同
小结
第八章  情感表述:依恋与向往
第一节  与城里人的交情
第二节  同行的情谊
第三节  家的眷恋
第四节  迷茫的乡土
小结
结论  都市感知与乡土性——都市化背景中的底层社会
一、“土气”:乡土性在都市中的延续
二、都市感知:能动性的体验
三、“动”:流动的底层社会
四、“棒棒”与重庆区域文化特质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本文主要报道人名录
附录二:本文部分“棒棒”简历
附录三:一个“棒棒”的日记
附录四:重庆火车北站广场管理处人力搬运管理规定
附录五:某新建小区“棒棒”的工天表和收入分配表
附录六:陈定禄的亲属关系图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