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长乐
长乐在闽江南岸,海上交通比较发达。在明清中外交往史上,其北部港口太平港、广石港(或称文石港)、梅花港发挥了重要作用。
1.太平港
太平港,位于今长乐市西北,是中国著名的古港口。此地古称“吴航头”,关于它的来历,据唐代林蒲《闽中记》所载,“吴王夫差乘船,略地至此作战舰,故名”,而明代何乔远《闽书》却以为,“吴王濞反,东瓯王从之,故有吴航之名”①。无论哪种说法,都足以说明这一港口的开发之早。三国时代的东吴也在此造船,但真正使吴航名垂青史的还是明永乐至宣德年间的郑和七次下西洋,郑和船队历次均选择此港作为候风集结的驻泊地,并于永乐七年(1409)第三次下西洋时奏请改名太平港,乾隆《长乐县志》卷3载:“太平港,在县西半里许,旧名马江。明永乐七年内侍郑和使西洋,海舟皆泊于此,因改今名。”②郑和七下西洋所带的船队,由少则48艘、多则249艘的帆船组成,据郑和所撰《天妃灵应之记》称,“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余由舟师累驻于斯,伺风开洋”,目前虽有学者指出,将所有下西洋船只停?白在太平港并不符合历史实际③,但太平港所留下的历史遗迹与文献记载均反映了它在航海史上的特殊地位。永乐十年(1412),郑和向朝廷请建南山天妃宫,作为开洋远航时的“官方祈报之所”,并为之立碑;次年,在天妃宫之右重新修葺了建于北宋崇宁年问(1102一1106)的三峰塔寺,此举载入了《长乐县志》:“明永乐十一年,太监同僧重修,题其额日‘三峰塔寺’。”宣德六年(1431)春,也就是第七次下西洋的前夕,又在天妃宫之左修建了三清宝殿。可惜这些建筑都已夷为平地。此外,建于宋代政和年问高达27米的三峰塔,是当年郑和登塔察看太平港船队的嘹望台。1930年,在长乐三峰塔下的天妃宫废墟里,由农民发现而出土了一块《天妃灵应之记》碑,成为这段历史最直接的见证。1985年,为纪念郑和下西洋首航580周年,在郑和奏建的天妃行宫的遗址上,建成了郑和史迹陈列馆。《天妃灵应之记》碑与同一时期铸造的三清殿铜钟一起成为这个陈列馆中最珍贵的文物。
自明中叶以后,太平港由于海水冲积与泥沙淤塞,逐渐形成了一片坦荡的平原,在中琉交往过程中,使录并无此港的相关记载。
2.广石港
广石港,又名文石港。当明代的金峰、潭头一带尚未冲积成陆时,广石是长乐北乡的主要港口,并有渡船直通岭南村。明代郑和下西洋曾在此修建天妃庙和祭海台,明代琉球册封使均到此择高祭海(参见下文广石庙)。为方便行人往来,明万历十七年(1589),乡人何文叶等募缘修路直达江心,历经四年而成。文人举子经此晋省、进京赴试,均免收船费,因此被称为“登文道”。明清两代均在广石港置寨设汛;明代工部侍郎董应举还倡议在此筑城防倭。入清以后,由于港口日益淤积而失去了昔日的繁华,广石天妃庙香火也因此渐稀,但渡口及登文道至今犹存。
3.梅花港
梅花港在长乐县东北十余里,与连江小埕共为闽江南北犄角,为古代航海交通的必经之地:“舟上通江浙,下通广东,古琉球人贡由梅江入口,虽长邑之边疆,实闽省之咽喉。”①由于地势险要,梅花成为设防要地,是明初福建沿海16座卫所之一。《长乐梅花志》载,“梅之有城,始于明洪武十年,江夏侯周德兴奉命造立,委福州右卫指挥李荣督造”,明代屯军达1540名②,这也就是明代使录中常常提到的“梅花所”。人清以后,梅花港道淤塞,不利船舶航行,进出的海舟改道五虎门,康熙二十二年(1683)出使琉球的汪楫便说:“旧制封舟出海,皆由梅花所开洋,今因巨舶不行,沙壅水浅,遂从五虎门出口。”⑧到清中叶梅花所守军亦减至50名。但由于梅花境内山体雄伟,其中有一山名御国山,“山插海,高出云汉,有捍卫中国之势,夷船入贡者视此为准”④,亦成为中琉航海时的自然航标。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