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美国中小学课程知识的合法性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70526
  • 作      者:
    姜俊和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姜俊和,沈阳大学师范学院院长、教授。沈阳市百千万人才工程千层次人才,沈阳市骨干教师。主持完成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等八项省级纵向课题,获辽宁省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一项。主持出版教材三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美国中小学课程知识的合法性研究》是一项专门针对中小学课程知识问题的比较研究。以美国中小学课程知识为研究对象,从一般性的教育事实与教育实践过程中总结与概括具有普适意义与判断价值的经验性结论,即遵循从实践到认识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与研究规律,探究课程知识尤其是中小学课程知识构建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因此,《美国中小学课程知识的合法性研究》关于课程知识的相关研究结论对于指导中小学的课程知识建设与创新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美国中小学课程知识的合法性研究》:
  3.“合法性”的价值认同
  “合法性”内涵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要义便是“认同”问题。 “合法性”虽然是统治阶级或权力主体主观建构的“合法性”,但是只有基于大多数的被统治阶级普遍认可和接受的基础上,“合法性”才具备生效的实践性基础与控制性条件。因此,统治阶级即“合法性”的认同主体凭借什么来获得大多数被统治者对其主观建构的“合法性”的认同与自愿服从是探究“合法性”内涵及相关问题的一条核心主线。从历史与社会政治的演进规律看,统治阶级实现其统治理想的一套惯用模式,便是通过制定一套表面基于大多数被统治者生存利益的价值准则与利益分配制度来获得其对该群体的实质性控制与思想禁锢。因此,社会统治阶级所构建的“合法性”同样是在虚假满足被统治者相关利益的基础上获得普遍认同并自愿服从的。这些虚假性的满足被统治者相关利益的范畴包括:对被统治者的生存属性的关照、对无可争辩的社会性规范的遵从以及对社会道德性准则的恪守等与统治阶级的核心价值诉求并行不悖的范畴。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 课程知识:一个关乎教育价值实现的重要命题
二 认同危机:美国中小学课程知识改革的当下境遇
三 研究缺欠:关于课程知识合法性问题的比较研究视角缺失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第三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 研究现状
二 研究起点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內容
一 研究思路与方法
二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课程知识及其合法性的相关理论阐释
第一节 课程与课程知识诠释
一 课程的含义
二 关于课程知识的解读
三 相关概念辨析:课程、课程知识、课程内容与教育知识
第二节 课程知识的特征与生成过程
一 课程知识特征
二 课程知识的生成过程
第三节 “合法性”的内涵及课程知识“合法性”释义
一 “合法性”思想的渊源与历史发展
二 “合法性”内涵的厘定
三 课程知识“合法性”的含义
四 关于课程知识“合法性”的几个认识误区
第四节 审视课程知识“合法性”的基本视界和维度
一 课程知识的合意识形态性
二 课程知识的合政治性
三 课程知识的合社会性
四 社会对“合法性”课程知识的认同程度

第三章 历史维度中美国中小学课程知识的合法性
第一节 意识形态渗透下的美国中小学课程知识生成
一 中小学课程知识生成的权力主体
二 中小学课程知识生成的价值取向
三 中小学课程知识生成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影响美国中小学课程知识合法性生成的社会因素
一 复杂多变的社会政治环境
二 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制约和影响
三 美国的传统文化价值观
第三节 历史维度中美国中小学课程知识合法性问题
一 地位性知识与生存性知识的矛盾
二 追求“平等”与维护特权的矛盾
三 中小学课程知识的有效性缺失

第四章 当代美国中小学课程知识的合法性
第一节 单一意识形态性知识的消解
一 统治型课程知识比例下降
二 课程知识形态的多元性凸显
三 培养公民理性精神的课程知识增加
四 科学知识的上位
第二节 中小学课程知识权力主体的多元性
一 国家层面的权力主体
二 州和学校层面的权力主体
三 课程专家及社会各阶层的意见
四 多元权力主体之间的利益制衡关系
第三节 中小学课程知识价值诉求的多元化
一 政治性诉求
二 社会性诉求
三 个体性诉求
四 各类诉求在中小学课程知识生成中的地位
第四节 当代美国申小学课程知识的呈现
一 课程知识的类型
二 课程知识的结构
三 教科书的编审

第五章 当代美国影响中小学课程知识合法性的因素
第一节 世界政治、经济与文化环境的变迁
一 世界政治与经济发展主题的转换
二 “全球化”浪潮的兴起
三 民主、公平与正义成为社会发展主旋律
第二节 社会公共理性与技术理性的流行
一 公共理性的成熟
二 技术理性的流行
三 “生存主义”文化的盛行
第三节 国家教育职能的现代性变革
一 国家追逐全球经济霸权的需要
二 国家对教育卓越的强烈诉求
第四节 美国传统中小学课程知识的合法性危机
一 中小学课程知识的合法性“权威”失落
二 中小学课程知识改革的社会认同危机

第六章 关于美国中小学课程知识合法性的反思
第一节 关于中小学课程知识合法性基础的重新审视
一 合法性需要建构在有效性的基础之上
二 合法性的维持需要与社会的动态需求合拍
第二节 关于中小学课程知识权力主体问题的理性认识
一 课程知识的权力主体应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二 应构建多元权力主体共契的课程知识生成模式
第三节 关于申小学课程知识的正义性辩护
一 课程知识发展应沿承自身内在逻辑性
二 课程知识应充分彰显对个体人生存意义的关照
第四节 美国中小学课程知识的合法性对我国的启示
一 正确认识课程知识的意识形态性质
二 关于我国中小学课程知识供应制度的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