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19世纪俄国唯美主义文学研究:理论与创作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237656
  • 作      者:
    曾思艺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19世纪俄国唯美主义文学研究——理论与创作》从"俄罗斯与中国的俄国唯美主义研究概述" "俄国唯美主义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异域与本国渊源""唯美主义文学理论""唯美主义诗歌""俄国唯美主义文学的特点及影响""俄国唯美主义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方面系统、深入地对19世纪俄国唯美主义文学进行研究的专著,填补了国内外此方面研究的一个空白,有助于推进、完善我国对俄国文学发展史和俄国文艺理论史、美学发展史的研究。
展开
作者简介
  曾思艺,文学博士,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武汉工程大学客座教授。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理事,天津市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
展开
内容介绍
  俄国19世纪唯美主义文学包括文学理论与诗歌创作两个方面,在19世纪后期的俄国文坛曾占有令人瞩目的地位,也取得了相当突出的文学成就在20世纪又对俄国诗歌尤其是现代派诗歌、"静派"诗歌和形式主义理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无论在我国、西方还是俄罗斯,这一课题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19世纪俄国唯美主义文学研究——理论与创作》首次梳理了纯艺术理论,研究了整个纯艺术派诗歌,并把唯美主义理论和诗歌这相互关联的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既指出其渊源,又论述其特点,更清理其影响,填补了国内乃至国际上此方面研究的一个空白。本书是国内乃至国际一部颇为全面、系统、深入的19世纪俄国唯美主义文学研究专著,填补了国内外此方面研究的一个空白,在某种程度上推进、完善了我国对俄国文学发展史和俄国文艺理论史、美学发展史的研究。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9世纪俄国唯美主义研究--理论与创作的》终期成果的增补本,2003年结项后作者又花了两年时间对它进行了一定的增补。
展开
精彩书摘
  《19世纪俄国唯美主义文学研究:理论与创作》:
  与德鲁日宁一样,作为一名文学批评家和艺术鉴赏家的鲍特金并没有专门的理论著作,在其为数不多的评论文学艺术的文章中,《论费特的诗歌》可看作是他较为深入阐述纯艺术理论的作品。《论费特的诗歌》一文写于1856年,当时正值以德鲁日宁为代表的纯艺术论者与以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在文坛上激烈交锋之际。这两位分属不同文学阵营的活动家从捍卫各自的理论立场出发,就文学艺术是否有用、艺术与现实的关系、如何评价普希金的意义、如何看待当代作家的文学创作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论战。值此剑拔弩张之时,鲍特金《论费特的诗歌》的发表无疑起到了为纯艺术论擂鼓助威的作用。不过,鲍特金与革命民主主义者的论战方式不像德鲁日宁那样锋芒毕露、剑拔弩张,他所采取的是一种相对比较理性的说理方式和温和的“暗辩”手法,这一点恐怕是与其温和的人道主义立场和一贯奉行的“中庸之道”分不开的。这篇分为两个部分的文章虽名为论费特的诗歌,但实际上,只是在第二部分才真正开始分析、评价诗人的作品,其第一部分则完全是鲍特金对于自己美学思想的阐释,因此,这一部分也成为我们解读鲍特金,乃至俄国纯艺术论的重要理论文献。其主要理论观点如下。
  ……
展开
目录
绪论 俄罗斯与中国的俄国唯美主义研究概述
一、俄罗斯的俄国唯美主义文学研究
二、中国的俄国唯美主义文学研究
三、本书的基本思路、方法和意义
第一章 俄国唯美主义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异域与本国渊源
一、社会文化背景
二、异域渊源
三、本国渊源
第二章 唯美主义文学理论
一、德鲁日宁
二、鲍特金
三、安年科夫
四、俄国纯艺术论背后的社会政治意义
第三章 唯美主义诗歌
一、丘特切夫
二、费特
三、迈科夫
四、波隆斯基
五、阿·康·托尔斯泰
六、谢尔宾纳、麦伊
第四章 俄国唯美主义文学的特点及影响
一、俄国唯美主义文学的特点
二、纯艺术诗歌对同时代诗歌的影响
三、纯艺术理论与俄国现代主义和形式主义文论
四、纯艺术诗歌对俄国现代主义及当代诗歌的影响
结语 俄国唯美主义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