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旧纸边上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5525297
  • 作      者:
    薛原
  • 出 版 社 :
    金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6-01
收藏
编辑推荐

★ 站在20世纪的历史之外,拨开云雾,在星水微茫中,寻觅现代文人跨越时光的足迹


★ 把鸡毛蒜皮的日常过成艺术的生活


★ 在琐碎的文字中提炼生活的亮色


★ 沉浸阅读大时代里的文人命运和人性复杂……



展开
作者简介

薛原,《青岛日报》副刊编辑,读物博主,头条文章作者。喜欢在书房里发呆,“不知道是我在看书还是书在看我”。

作者始终关注中国现代作家与画家的散文、随笔、专题,以及其他,是一个为读书的兴趣而随意阅读和写作的人。爱好文学、文史、文艺、文字,浸淫中国传统书画多年,擅长书法、国画,尤喜泼墨画,最喜画葫芦。

著有《文人谈》《闲话文人》《画家物语》《画室风景》《带一本书去未来》《海上日记》《检讨:旧档案里的中国海洋科学权威》《南海路7号》和长篇小说《蓝桅杆》等。编有《独立书店,你好!》系列(第1季、第2季、第3季)和《如此书房》系列等。


展开
内容介绍

以现代文人的趣闻轶事、传奇人生为主题,在日常阅读中寻觅那些远去的现代文人的人生踪影与背景,用图书文献和书信日记里的史料材料呈现和还原那些逝去的人物风景。既有对汪曾祺、钟叔河、流沙河等文化名家作品的阅读赏析,也有鲁迅、闻一多、巴金、台静农等文人大家的奇闻异事,是当下读书人、爱书人更多关注的对象。阅读本书,读者会惊喜地发现,因为一篇文章中的某一观点,引发对关联人物和事件的追索和寻觅,开启一连串的系列阅读。本书不是为了追求学术上的意义,而是通过对中国现代文人作品及其人物剖析,走进中国现代文人的人生世界,站在20世纪的历史之外,拨开云雾,在星水微茫中,寻觅现代文人跨越时光的足迹。 

展开
精彩书摘

物质生活里的大先生


偶然看到一枚鲁迅百年诞辰的纪念邮票,上有茅盾在1981 年题写的墨迹:鲁迅100 周年诞辰。真快啊,转眼又40 多年过去了,鲁迅已经140 多岁了,难以想象,总感觉鲁迅的离开并不遥远,甚至鲁迅的背影还依然清晰,但从时间上看,鲁迅的背影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印象中鲁迅仿佛永远定格在50 多岁,线条刚硬的面庞,挺直的腰板,一副桀骜不驯的斗士形象,犹如那些描绘鲁迅的绘画作品里所呈现的永不妥协的文化斗士的形象。

当然,真实生活里的鲁迅也有普通人的一面。若用今天的眼光来看鲁迅最后的人生之旅,一位四十七八岁的著名作家、大学教授,离开在北京的家,和自己的女学生跑到上海同居,并有了一个儿子,这样的故事定会成为网络热搜。当然,我们不能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待现代历史上的人和事,就像读胡适的日记,对他羡慕马寅初身体好坚持冬天洗凉水澡,进而对马寅初有两位妻子感到释然时,不能责骂马寅初道德有亏,因为在那个时代,这种现象并非为世俗道德所不容。

鲁迅人生的最后9 年是和许广平在上海度过的,在这9 年里,他一共出版了11 本杂文集,一本短篇小说集,翻译了果戈理的长篇小说《死魂灵》,还参与发起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这个时期的鲁迅,其思想和影响都达到了巅峰。关于鲁迅的传记和研究已经汗牛充栋,但这些研究者对他最后9 年在上海的日常生活,往往着墨不多,与他的思想和作品相比,他的日常起居显得被“忽略”了许多。

施晓燕的《鲁迅在上海的居住与饮食》描写的就是鲁迅最后9 年在上海的日常生活:从1927 年10 月鲁迅定居上海后着手,聚焦他的居住状况和饮食细节,通过查阅、研究鲁迅的日记、书信以及各种档案资料、报刊记载和友朋回忆,梳理了鲁迅晚年在上海的物质生活。就像该书的简介里所说:在鲁迅先生的文字中,我们看到的是追求光明、追求真理,但深入探究他的居住环境,才发现他在创作时所面临的种种现实困难。他的饮食生活,既体现了个性又蕴涵着生活痕迹的密码,可以看出他的交游关系网、大事脉络和内心世界。

之前,我读过一本关注鲁迅日常生活的书——赵瑜的《花边鲁迅》。赵瑜说,日常生活里的鲁迅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的鲁迅。在赵瑜眼里,鲁迅其实是一个有趣的人,例如他读鲁迅的日记和书信,冷不防就会被鲁迅逗笑。

以鲁迅日记为例:“1912 年9 月6 日,阴。上午赴本部职员会,仅有范总长演说,其词甚怪。”还有鲁迅刚到教育部上班时的日记,“枯坐终日”。在日记里,鲁迅不是说上司的坏话,便是陪着上司谈话时打瞌睡,实在是一个不怎么热爱工作的职员。然而,作为当时的教育部职员,鲁迅在“五四”之前的一年突然成了一个知名作家。这一点,连鲁迅自己都没有预料到。

从鲁迅的自谦里,可以看出《狂人日记》的成功实在出乎意料。1923 年8 月,随着鲁迅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呐喊》的出版,鲁迅才真正成了知名作家。在鲁迅和许广平的《两地书》中,及1925 年至1927 年他致友人的书信中,有不少章节段落里写到做“名人”的苦……

在赵瑜看来,做了名人以后的鲁迅,并没有多少坏习气,相反,更加普通了。赵瑜列举了鲁迅成名后做的事情:谈了一场恋爱,出了不少本书,吵了不少架(其中一次还差点打官司),帮助了不少年轻人。最有趣的,还和人争风吃醋过。

成名以后,鲁迅并没有找经纪人搞签名售书,而是不停地帮助年轻人编杂志,给韦素园看病,给李霁野挣学费,给高长虹校稿子,给李秉中做励志课老师,等等。赵瑜说,他看到萧军、萧红慕名给鲁迅写信立即得到鲁迅的回信,感觉很温暖。鲁迅是当时中国最有名的作家,收到一个陌生的写作者的信便马上回复。“如果我现在给中国最有名的作家写一封信呢,我不敢想那封信的命运……”

不过,赵瑜也承认,成名后的鲁迅很少吹捧别人,几乎都是在批评人,包括对他的老朋友和亲弟弟。比如,他批评周作人写一首五十自寿诗,一大群文人无病呻吟地唱和,将无趣当肉麻。

鲁迅去世后,林语堂写了一篇忆念文字,说鲁迅与周作人一热一冷,他喜欢鲁迅的热。鲁迅内心里总有一堆干燥的木柴堆在那里,许广平点了一把,他便着火了。“不仅仅只是许广平,还有很多‘左’翼的青年,他们每一个人都拿着一根火柴,将鲁迅先生当作火柴盒上的火药纸,用力地擦一下鲁迅,便点着了手中的火把。仔细想一下,整个二三十年代,鲁迅就是那个火柴盒子,那么多年轻人围在他身边,便因为他内心里有一股火,有温度。”赵瑜说,鲁迅的这个温度一直没有变凉过,鲁迅在中国,已成为一个神话,和他文字里一直藏着的这个火把有关吧,他要么照耀我们,要么温暖我们。

《花边鲁迅》关注的是鲁迅真实的一面,还原他人生的日常面貌,在诙谐里呈现鲁迅的本来面目。而《鲁迅在上海的居住和饮食》则聚焦了鲁迅人生最后9 年在上海的物质生活。

陈子善为《鲁迅在上海的居住和饮食》写的序言里,概括了鲁迅人生最后9 年在上海的日常和写作,还有该书的特色:1927 年9 月27 日,鲁迅偕许广平在广州搭乘“山东轮”赴上海。10 月3 日午后船抵上海十六铺码头,两人入住码头附近的共和旅馆,正如本书作者在“楔子- 共和旅馆:南下还是北上?”中所说的:“共和旅馆,这是鲁迅生命中最后9 年定居上海的起点。”而“共和旅馆”也成了这本《鲁迅在上海的居住和饮食》的“起点”──作者从查考鲁迅和许广平入住的共和旅馆的历史切入,从会友、饮宴、内山书店到定居的四个方面,梳理了鲁迅下榻共和旅馆五天时间里发生的事情。10 月8 日,鲁迅就移居虹口景云里了。在这忙碌的5 天里,除了给各地友人写信通报已到上海,鲁迅没有留下其他文字,但这5 天里鲁迅做出了定居上海的决定,从而开启了他一生中最后辉煌的9 年。

陈子善指出:以往的鲁迅研究汗牛充栋,但就他所见到的,似乎都没有充分注意到鲁迅在共和旅馆的这5天。该书首次正式提出并较为全面地解答了这个问题,不能不说是慧眼独具。在这5 天里,鲁迅先后与李小峰、林语堂、孙伏园、许钦文、郁达夫等友人和学生相见,还到内山书店购书,到影剧院看电影,等等。该书一一拈出,并进一步分析鲁迅与这些友人在这5 天里频繁宴聚的意义。虽然后来鲁迅与林语堂闹翻了,与李小峰也一度很不愉快,与孙伏园又疏远了,但与创造社的郁达夫一直保持深厚的友谊。

鲁迅和许广平之所以定居上海,该书给出了翔实的答案:鲁迅留在上海,可以跟兄弟比邻而居,亲密的朋友都离自己不远,“左”翼文化人活跃,与文化相关的产业欣欣向荣,还拥有当时最具国际视野的内山书店,饮食上也能满足口味。这样的氛围对鲁迅来说,非常适合定居,而共和旅馆的5 天,让鲁迅敏锐地觉察到了以上一系列因素,从而使他决定定居上海。

用陈子善的话说,作者的这个结论无疑是令人信服的。该书重点回顾了鲁迅在上海的居住与饮食,譬如鲁迅在上海所住过的景云里(三处)、拉摩斯公寓和最后的大陆新村,还从鲁迅宴请做东和鲁迅的家庭食品及其零食嗜好等方面展示鲁迅在上海的日常饮食和交游,描摹了鲁迅在上海的各处住所及其特色,追述鲁迅到过的各个餐馆(这些餐馆绝大部分已不复存在)及渊源,特别是这些风味餐馆在鲁迅生活中起过什么作用,等等。

也就是说,鲁迅在上海最后9 年里,不仅是一个横眉冷对的作家和斗士,更是一个烟火味十足的普通邻家男人。


展开
目录

001 | 物质生活里的大先生

009 | 那个熟悉又陌生的书店老板

014 | 追寻“永远的新青年”

020 | 常书鸿:愿为敦煌燃此生

025 | 张大千:吾道有传人矣

030 | 丁悚:海上艺坛四十年

035 | 张光宇:在平淡中创造神奇

040 | 让他俩站到一起

044 | 两个艺术“疯子”的相遇

049 | “不要向灵魂询问”

056 | 古琴和那一代大家的传奇

062 | 那一代先生的细枝末节

069 | 张充和:笙歌扶梦里的人间清音

076 | 藏书家、藏书楼与一座城市

079 | 老山大的故人们

083 | 渐行渐远的那一代“知识人”

090 | 汤炳正:听罢溪声数落梅

095 | 台静农:故居铭牌与历史转折点

100 | 金庸的信念和野心

104 | 黄新波:《怒向刀丛觅小诗》

110 | 方增先:《粒粒皆辛苦》

117 | 吴山明的“赤子之心”

123 | 名人年谱里的波澜与时代

131 | 小报文人与小说

135 | 严独鹤:报人的三个字

141 | 阮仪三:“都市文脉的守护者”

147 | 汪曾祺的文学自传

151 | 汪曾祺的n种阅读

156 | 汪曾祺的家常食谱

161 | 应均:一点素心能皎洁

165 | 与前辈名家的交往与印象

170 | 这个人是黄埔二期的

174 | 狂飙年代里的细腻情怀

179 | 朱省斋的书画“好眼力”

184 | 寻觅现代文人的足迹

191 | 老照片里的中国现代风云

195 | 上海街巷里的传奇

201 | 武康路113号的青草

206 | 新文学版本的价值

212 | 一个家族百年沧桑的背后

217 | 一栋老楼的前世今生

225 | 沈鸿烈与一桩被责骂的婚恋

231 | 20世纪30年代的青岛王局长

240 | 一个人的青岛记忆

245 | 文人字与“小草年年发”

251 | 纸上风流何处寻

257 | 老药铺的时代记忆

264 | 书法不是让你感受字的

269 | 梁漱溟:我是怎样一个人

276 | 杨绛:隐身衣下的内心世界

280 | 锺叔河的《念楼学短》和书简

287 | 窗头明月枕边书

294 | “好字都是文人写的”

300 | 青菜花里的春色

306 | 丁天缺:一排凸出的脊梁骨

312 | 一只低空逆行的雁

316 | “长吃不厌是家常”

320 | 张大千、朱东坡与《嘉瓠集》

326 | 周家兄弟的书话

331 | “画隐”与被遮蔽的人物

335 | 一本书出版的背后(代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