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安徽教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9651811
  • 作      者:
    吴海升主编
  • 出 版 社 :
    安徽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安徽教育》共分为七个部分,以时间为经,以各类教育形式为纬,全面反映了安徽各个时期的重大教育事件、教育人物的思想等,重点阐述了安微在探索中国教育发展规律过程中的重要活动,以及对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所人帮的努力与贡献。
展开
精彩书摘
  《安徽教育》:
  曹操在用人上,不计较个人恩怨。“官渡之战”后,清理战场时缴获了军中有人暗通袁绍的一批信,这些人心里惴惴不安,而有谋士建议“可逐一点名,收而杀之”。曹操却说,“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于是命尽焚之。这种明智的做法使那些与袁绍暗中交往的人感激涕零,愿意为其尽忠效命,同时也使曹操在众人面前树立了能容人之短的良好形象。
  曹操带兵入冀州的时候,许攸纵马来到曹操身旁,当着众人的面问曹操:“阿瞒,汝不得我,安得入门?”这句话有两点让人无法忍受,一是直呼曹操的乳名,没有一点上下尊卑之序;二是他把打败袁绍,占领冀州的功劳归为己有,让其他文臣武将作何感想?而曹操听了这句话后仅是付诸一笑,正是因为曹操有这样的风度,所以他团结的人越来越多。
  曹操在用人上也非常讲究民主,每次征战前,都召集大家集思广益,让部下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看有没有跟自己的观点相符的,他从不先抛出自己的观点,以免束缚部下的思想。曹操每当对军国大事做出决策时,都要征求部下的意见,这是他的事业所以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这在权力至上的当时,以一个拥有重兵,把持朝政,集兵权政权于一身的诸侯来说是极不容易的一件事。
  引进人才。为引进人才,曹操三次发布求贤令,招募各方英才。甚至提出对那些“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者,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曹操的用人尺度很宽,所以他招纳的人才也特别多。被他称为“张良”的荀或以及才华出众的郭嘉都先后从袁绍那里来投奔他;跟杨奉作战时,他得了徐晃;攻打徐州时,他从被俘人员中挑选了张辽;在“官渡之战”中,把张邰弄到手,这些人都为曹操出谋划策,立了大功,成了他的骨干力量。
  210年,袁绍七十万大军与曹操七万人马对峙官渡两个月后,曹操军力渐乏,粮食不足,陷入进退不能的困境。正在忧愁时,袁绍手下的谋士许攸深夜来访,曹操喜出望外,连衣服、鞋子都没穿好,跌足出迎,远远望见许攸,就抚掌大笑,然后携手共入,并先拜于地。
  ……
展开
目录
总序(陆勤毅)
引言
一、文明起源教育兴邦
1.学校教育演进
2.管子教育思想
3.乱世时期私学
4.教育思想融汇

二、官私并进举邦重教
1.文翁兴办郡学
2.经世技艺教育
3.刘安与《淮南子》
4.家族教育贡献
5.曹操重教重才
6.《千字文》的影响

三、应试教育以考论才
1.徽宣文房四宝
2.科举制度起源
3.南北教育差异

四、理学兴盛教育包容
1.兴官学办义学
2.书院制度形成
3.新安理学影响
4.教育大家辈出
5.徽商反哺教育
6.废科举倡西学

五、近代教育民国萌兴
1.近代教育发微
2.教育学制改革
3.教会教育兴起
4.高等教育式微
5.教育名家涌现

六、百废待兴教育重构
1.教育接管改造
2.教育“大跃进”
3.教育事业调整
4.“文革”安徽教育
5.教育恢复发展

七、改革开放教育优先
1.教育体制改革
2.教育优先发展
3.基础教育发展
4.职业技术教育
5.高等教育跨越
6.民办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