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迎接中国城市营建史研究之春天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一、缘起
二、意义
第二节 研究状况
一、近代城市史的研究
二、城市御灾防卫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范畴和理论方法
一、空间范畴和时间跨度
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第四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第二章 时代与区域背景下战前重庆城市发展概况
第一节 从军事城邑到区域商贸中心的重庆古城
一、具有战争防御优势的重庆古城
二、作为区域经济中心的重庆古城
第二节 抗战前重庆市区的变化和拓展
一、开埠后城市的变化
二、军人自治十年
第三节 基于防御安全的抗战首都的选择
一、防御战争的都城迁移
二、抗战大后方与国防中心区的形成
三、近代立体战争下的重庆城市防御优势
第三章 空袭轰炸下的城市御灾防卫与市区重建
第一节 战时首都的城市安全
一、日军的“无差别轰炸”战略
二、重庆应对空袭轰炸的现实状况
第二节 临战应急型防空体系的建立
一、战时城市的消极防空体系
二、构筑战时城市防空设施
第三节 开辟火巷与战时城市御灾
一、火巷是城市预防火灾的重要措施
二、开辟火巷的组织与实施过程
三、火巷带动的旧市区道路改造
第四节 战时重庆旧市区城市空间改造
一、战时重庆现代城市道路系统的建构
二、营造战时城市公共空间
第四章 战时城市区域空间拓展与郊区城市化进程
第一节 空袭轰炸下的城市疏散与拓展
一、战时疏散是乡村建设的特殊机遇
二、疏散作用下的重庆城区拓展
三、市民疏散与重庆郊外市场营建
第二节 国民政府中枢疏散与迁建区建设
一、最高中枢的疏散地南岸黄山风景区
二、疏散与开发并存的战时歌乐山建设
三、作为迁建区建设典范的北碚
第三节 战时重庆近郊分散式工业区建设
一、国民政府内迁工厂计划与实施
二、战时重庆工业区的选址与布局
三、战时工厂建设与乡村城市化
第四节 战时重庆教育文化区建设
一、学府西迁与战时全国教育文化中心的形成
二、战时文化教育促进重庆城市发展
三、战时“沙磁文化区”与乡村城市化
第五章 战时重庆的建筑活动思潮与建筑教育
第一节 战时重庆的设计与营建机构
一、战时发展壮大的营造企业
二、馥记与陪都建设
三、战时在渝的设计机构与建筑师
第二节 战时重庆的建筑思潮
一、防空成为城市研究的新课题
二、西方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传播
三、对“古典样式”建筑的反思
第三节 战时首都的新建筑
一、战时教育建筑
二、战时工业建筑
三、战时居住建筑
第四节 战时首都的建筑教育
一、战前中国的建筑教育
二、战时的中大建筑系
三、战时创立的重庆大学建筑系
第六章 抗战背景下的重庆城市规划
第一节 战时重庆城市管理体系和组织机构
一、战时国民政府对重庆的经营
二、战时重庆市政府的城市管理职能机构
第二节 战时西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传播与运用
一、现代城市“功能分区”思想与战时《都市计划法》的颁布
二、现代城市分散理论在战时中国的运用
第三节 《重庆市建设方案》与陪都分散式功能分区计划
一、战时的《重庆市建设方案》
二、战时陪都分散式的城市功能分区
三、战时城市功能分区计划的意义
第四节 战后《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
一、编制过程
二、《草案》关注的主要问题
二、计划买施情况
四、评价与总结
结语
图录
表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