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德国精神的向度变型:以尼采、歌德、席勒的现代中国接受为中心:focused on the reception of Friedrich Nietzsche, Johan Wolfgang von Goethe and Friedrich Schiller in modern China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724847
  • 作      者:
    叶隽著
  • 出 版 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国人希望在德国精神里寻找什么?
  根据中国的历史进程以及接受的重要程度所选择的三个代表人物尼采、歌德与希勒,如何折射出中国心理与精神史的发展过程
  怎么讨论现代中国语境里的德国精神向度变型
展开
作者简介
  叶隽,1973年生于江苏。现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文学博士;中北欧研究室副主任。兼任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客座教授、南京大学中德文化比较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文社科中心理事、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会秘书长等。先后就读于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曾在德国、英国、法国等的学术机构做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德国精神的向度变型:以尼采、歌德、席勒的现代中国接受为中心》选择尼采、歌德、席勒这三位德国文学大师及其代表作在中国的接受史进行深入分析,希望能以小见大,其研究思路是:凸显全球化与现代性的整体语境,强化“东西”二元的文明太极一体架构,强调“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作为互动两极之“流力”因素的重要性。在具体设计中,试图在传统的比较文学层面,以影响研究为基础,形成多重层面的二元维度,包括“德-中语境”、“时-空相峙”、“诗人巨像-文学镜像”、“原相变形-向度变型”、“主体原则-资源向度”(本来民族地位-外来思想学说)等。其中既展现冲突、对抗的一面,也注意呈现其融合、化生的成分。本文讨论的现代中国语境里的德国精神向度变型,就自然应将主体研究对象聚焦于国人本身,相比较此前或系统论述、或个案研究的研究路径,这里特别关注个案本身之间的相互关联,尤其是在相当数量个案研究积累基础之上上升到群体层次,注意总结和呈现群体接受的特征,并进而尝试不同群体之间的接受维度比较的丰富场景,既要在具体史实层面尽可能回到现场,同时又能不为现场还原所限,而进一步探讨“致思”的可能。在空间维度上,受制于资料,基本上还是选择精英叙述的“上层阅读空间”,即多半是由教育、文学、思想等不同文化场域的精英分子之发言、讨论;在时间维度上,上溯自1890年代由留日学人展开的西潮涌动,下延至1950年代留德学人不得不随之共舞的民众之声。尽可能在有限的范围之内,凸显现代中国语境的复杂多元与时代迁变。当然如此呈现历史屏幕的大幅跨度,并非敢于“泛泛而论”。所有研究基本都建立在对个案人物的深入探究后的“同情之理解”基础上,即便“虽不能至”,也是“心向往之”。
展开
精彩书摘
  经历十年文化革命之后,中国的一切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回首故往,我们或许可以说,这个国家从那时开始就卷入了全球化的发展之中。技术人员与学者被派往西方国家,以重建被中断的联系与新建各种关系。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著名的中国诗人、在海德堡大学博士毕业的日耳曼学界领袖人物冯至教授,当时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访问了欧洲的德语国家。在同一时段,海德堡汉学教授德博与蒙特利尔的日耳曼学家夏瑞春正开始合作,准备开辟德中精神与文学关系的研究领域。夏瑞春于1980年由中国社科院外文所邀请在北京进行了三个月的客座研究,这就使得这两种趋势得以交融并汇流发展。最初的成果就是第一次、具有开辟性意义的、关乎双方精神关系的德中国际研讨会,1984年在海德堡以“歌德与中国,中国与歌德”为主题召开。冯至教授率领了一个小型的由北京学者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参加了这次研讨会。也正是以出版这次精神交流的成果为契机,我们创建了欧华丛书(Euro-Sinica)。为了表示对这一项目的全力支持,著名的书法家、作家、博学之士钱锺书教授,用中文题写了“欧华丛书”的名字。冯、德博与夏三位合作者的努力,在中国与欧洲的德语国家形成了一定的学风流派。从此以后,在中国与德语国家之间,两种文化实体的精神交融日益繁荣,它同时也在欧洲范围内寻求同样的深度。
  叶隽博士已经因其在中国发表的数量丰硕、相当重要的著作而建立了学术声誉,现在他又承继起冯至与外国文学研究所的优良传统。2006年,在我于蒙特利尔所主持的“非基督教文化中的浮士德接受”的国际研讨会上,他发表了“作为现代中国民族建构发展镜像的浮士德接受之变型(1920-1940)”的报告,其论述之深度与史料彻底性让我印象极为深刻。对我而言,如同春风拂面。因为,在过去的25年间,虽然有很多中国的日耳曼学者在德国学习和获得博士学位。但遗憾的是,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处理了类似的题目,诸如布莱希特、德布林、歌德、克拉邦德、黑塞(或许是最引人注目的)及其与中国的关系,尤其是像席勒、海涅和茨威格,总是不断地被重复处理。其结果就是,封面各自不同,但其知识水平却始终如一。相反,叶隽博士及其志同道合的同事们却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或许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双重转型(doppelte Transformation)。我们知道,接受就如同一种化学过程,在这个过程里一种新的成分——也就是接受者——被加入到现有的成分之中。由此而产生另一种产品。在最终产品与本来原物之间的差异程度取决于,这个添加物的新颖程度。以前人们研究德国作家对中国文化的接受,认为其使得一个新型的、陌生化的中国产生了。现在经由第一批中国日耳曼学家陌生化与转化后的德国精神,也被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他进一步还深入分析了,中国人希望在德国精神里寻找什么,以及在其中传送些什么,以使得其服务于自己的目标。就像第一次转化后产生了一个欧洲化的中国( Euro-China)那样(我将这种现象称之为Chinesien),那么现在的第二次就出现了一个汉化的德国(Sino-Deutschland)。
  ……
展开
目录
序言 / 1
第1章绪论/ 1
上篇 三座巨像
第2章 清民之际尼采东渐的三道路径/ 21
第3章 中国现代留德学人的歌德接受 / 42
第4章 时代语境中的异国伟人镜像变迁—以20世纪50年代冯至的“希勒诠释”为中心 / 82
下篇 三种镜像
第5章 作为文化符码的《苏鲁支》/ 103
第6章建国时代“浮士德”的意义转换—以现代中国若干知识精英的接受为中心/ 122
第7章 退尔镜像的中国变形及其所反映的文化转移 / 145
第8章结论 / 159
主要参考文献 / 177
索引 / 193
外文—中文对照表 / 197
后记 / 200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