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陈荒煤文集.6,文学评论.下:1988-1994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6037901
  • 出 版 社 :
    中国电影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陈荒煤(1913-1996),作家、文艺理论家、电影事业家。笔名荒煤。1934年发表第一篇小说《灾难中的人群》。三四十年代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刘麻木》、《忧郁的歌》、《长江上》;独幕剧《黎明》、《打鬼子去》、《我们的指挥部》;报告文学集《新的一代》等。新中国成立后出版文艺理论评论著作《为创造新的英雄典型而努力》、《解放集》、《回顾与探索》、《荒煤文学评论选》、《攀登集》、《探索与创新》、《点燃灵魂的一簇圣火》;散文集《荒野中的地火》、《冬去春来》、《梦之歌》、《人在旅途》、《荒煤散文选集》;回忆录《永恒的纪念》、《难忘的梦幻曲》;并出版《荒煤选集》等。曾任文化部电影局局长、文化部副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出版社首任社长等职。
展开
内容介绍
  《陈荒煤文集6:文学评论(下,1988-1994)》为“文学评论”卷。收入作者自1936年至1994年写作的文学评论评论162篇(第4卷39篇,第5卷49篇,第6卷74篇),时间跨度59年(其中1964年至1978年被迫辍笔14年),是作者致力于文艺理论工作的重要成就。其中多数文章曾收入作者生前编订的《为创造新的英雄典型而努力》(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5月初版)、《解放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7月初版)、《回顾与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8月初版)、《荒煤文学评论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3月初版)、《探索与创新》(作家出版社1989年11月初版)、《点燃灵魂的一簇圣火》(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7月初版),少数文章选自全国各地报刊。除评论文章外,还有一些以通信形式写作的书评以及为青年学者著作写作的序跋也一并收入。第6卷还收入作者为自己的作品集和文集所作“自序”、“前言”和“后记”,共18篇。各卷目次排列均以写作时间(或发表时间)为序。除个别明显的错字加以更正外,不做任何改动。文内注释均为作者文章原注。
展开
精彩书摘
  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必须有这样大批的勇于开拓新视野、发展新观念、进入新境界的生力军和闯将,去振奋整个民族精神的解放!
  毫无疑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社会主义的建设以及时代的发展,这种投身到改革热潮中去的新人与闯将必然会不断成长和涌现出来,他们是现实生活中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人,也必将是我们文艺创作应当努力去描绘的崭新的、主要的形象,也是和我国过去各个革命历史时期迥然不同的形象!
  无论是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尽管各人的经历、思想、认识、修养有所不同,“文革”十年和改革开放这两个形成鲜明对比截然相反的历史烙印在各人身上也各有差异,但同样都经历了或正在经历一个思想解放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曲折的、复杂的,在某种意义上讲,不能不是痛苦的。这是任何新旧时代、新旧思潮交替的必然的过程。因而,文艺创作去反映、表现改革开放,不完全决定于是否选择了改革的题材,或着眼于改革方案之争,或塑造一帆风顺毫无阻力地去进行改革的英雄,或者悲叹改革者的失败……关键在于描绘各种各样的人物在改革的大潮流中的各种遭遇和命运:艰辛和坎坷,收获和欢乐,特别是思想解放的过程、精神面貌、心理上各种极为复杂而丰富的变化。人们在改革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必然改革自己的主观世界。
  这种变化也展示了在现实生活中随着改革的深化而发生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由于观念、思想感情、心理状态、生活方式、文化意识的不同而产生的不可避免的冲突、纠纷、矛盾和斗争。这也就展现了改革的时代背景和典型环境:改革者要进行真正的改革,非常需要有新的理论指导,要得到新的舆论力量的支持,也需要新的价值观念、文化条件和防止干扰的良好的社会环境。这既是改革者所需要的,应该为此进行斗争的,实际上也是在实践和斗争中要为自己、为改革所创造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和因素。
  ……
展开
目录
努力探索与创新
致《穆斯林的葬礼》的作者
《隐形伴侣》读后
一首雄浑的现代交响诗
新时期新潮小说漫议
《大海情思》序
《两岸文学会流书林》总序
我希望多一点心灵美
关于女性文学.
感谢这种真诚的自白
在“畅销书”面前
希望在人问——为“中化杯·在改革大潮中”而写
关于《红颜怨》——给作者的一封信
《古船》我思——致张炜
作家的眼光、勇气和魄力——致《大上海沉没》的作者俞天白
人是根本——对《文艺研究》的祝贺与希望
继承和发扬鲁迅的战斗精神一
我理解这种真挚的心声——致陈学昭
一个老文学评论工作者的困惑
《骚动之秋》读后
留下几个典型来——从《骚动之秋》谈起
还历史本来的面貌——《高长虹文集》序
我对散文的期望——致陈肃
正面形象的报告——致何镇邦
“神似”的奥妙——王为政小说、报告文学自选集《傲骨》序
“金马”人当代人——《金马人物选萃》序
《朱秋华剧作选》序
文学贵在画魂——读霍达报告文学集
《创作技巧揭秘》序
《地火侠魂》——致作者余松岩
写出了坚强的一代——和张海迪谈《轮椅上的梦》
《郭保林抒情散文选》序
致沙汀研讨会的信
《林非游记选》序
努力描写和培养社会主义新人——重温《讲话》的学习札记
治学严谨实事求是
我们应当学习的榜样
了解人熟悉人——重温《讲话》
《中国文艺家传集》序
边疆情——《红指甲的女人》读后致彭荆风
正确评价左翼戏剧运动的历史——于伶同志戏剧创作60周年纪念的贺信
难忘的《名将之鹰》
关于《世纪末的情人们》——致作者赵玫
我们仍然需要赵树理——《赵树理选集》序
史诗品格风采独特——评《战争和人》三部曲
开创赵树理研究的新局面——在“赵树理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不能忘却那段历史——读《白发狂夫》
《李志宽散文集》序
点燃灵魂的一簇圣火
《长城万罩图》有感——致周而复
《百鸡印集》序
学点文学懂点人学
“重在建设”是根本
开拓通俗文学的新天地
关键还在于把人写活
还要“总结经验,奋勇前进”
打开商战的一页新史——莫然“商海言情系列小说”序
去耕耘一片净土——读焦祖尧的小说近作
为报告文学开拓新天地
且不忙给新时期文学画句号——致冯骥才
泪花融不开雪花——读《双眼井之恋》
《雪国绿》序
一部反映大学生生活的好作品——致《蓝眼睛·黑眼睛》的作者马瑞芳
多懂点人学多添点爱心
永恒却在一瞬间
《重婚》序
继承遗志开拓未来——致蔡澈
作家要敢于讲真话——在“巴金与20世纪研讨会”上的发言
《美丑大典》序
理解与召唤——《东京没有爱情》序
一部感人的滴血青春史——《滴血青春》读后致余未人
“是泥土伟大的地方”——巴金和20世纪
《文学评论家丛书》总序
一面反映现实和历史的镜子

自序后记
《忧郁的歌》序
《长江上》后记
《在教堂里歌唱的人》后记
《新的一代》后记
《解放集》前言
《荒煤短篇小说选》序
《荒煤散文选》自序
《回顾与探索》后记
《荒煤文学评论选》序
《攀登集》后记
《荒野中的地火》序
《梦之歌》序
《荒煤选集》序
《探索与创新》后记
《永恒的纪念》序
《难忘的梦幻曲》前言
《冬去春来》序
《点燃灵魂的一簇圣火》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