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当代中国科技进步与低碳社会构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6830713
  • 作      者:
    薛建明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书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薛建明,男,江苏淮安人,理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淮阴工学院江淮学院院长兼书记,校环境社会学学科方向带头人。在学术研究方面,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或参编书籍5部;主持省、市厅级课题10多项;荣获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准安市科技进步奖共计四项。
展开
内容介绍
  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体现着科学技术的作用和意义。当今世界,科技实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的核心要素,成为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综合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曾在科技上有过光辉成就的中国,在近代却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以来,大力发展科技事业,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观和科技政策,建立了独立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缩短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科技水平的差距,甚至在某些科技领域已经超过国际先进水平。科技可以造福人类,科技也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随着低碳时代的到来,低碳科技已成为低碳社会构建的重要支撑。重视低碳科技的发展,不仅在理论上可以丰富人们对科技作用的辩证认识,而且期望在实践中找到一条使科技能更好地促进人类与自然共荣共生的方法与途径。
展开
精彩书摘
  《当代社会问题研究文库:当代中国科技进步与低碳社会构建》:
  一、发展科技事业的指导思想
  由于土地革命时期的根据地,多处在贫瘠的山区,以农业经济为主,工业极为落后,严酷的战争环境,迫使党的领导人高度重视发展经济、发展军事工业以巩固来之不易的革命果实。而经济和军事工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因此即使在当时频繁的战争环境之下,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还是相当重视科学技术工作,他们对技术工作非常关心,并做出指示,有力地推动了根据地技术工作的建立。
  这一时期,党的领导人有关科学技术方面的认识及发展革命根据地科学技术事业的思想都处于初创时期。他们的着眼点放在“技术”层面上,强调“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的技术有用、有大用。
  为了发展农业经济,毛泽东曾经提出了组织开展农业科学研究的思想。1934年,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工农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目前自然还不能提出国家农业和集体农业的问题,但是为着促进农业的发展,在各地组织小范围的农事试验场,并设立农业研究学校和农产品展览所,却是迫切地需要的。”当时的苏区,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在各县都有国家办的农业试验场,搞科学试验,指导农民开展科学种田。为打破国民党的包围封锁,发展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战争年代,武器装备的科技含量对战争的胜负有着关键的影响。毛泽东等领导人对此给予十分的关注。毛泽东认为无线电是一门很有用的新技术,并认识到建立自己的无线电通讯事业的重要性。他也曾赞誉通信兵:“你们是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周恩来把革命、科学与实业紧密地结合起来,在他的策划下,上海的党中央机关建立了秘密电台。朱德也非常关心军事工业的建设,多次勉励科技人员为军事建设服务。
  要发展苏区的经济和军工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为征求专门技术人才发布过一个启事:“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现以(因)苏区缺乏技术人员,特以现金聘请。凡白色区域的医师、无线电人才,军事技术人员同情于苏维埃革命而愿意来者,请向各地共产党组织及革命众团体接洽,并填写履历,转询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内务人民委员会,即可答复并谈判条件,于订立合同后,护送人苏区。”当时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和西北军区政治部还曾发出布告,规定“对于医生、军人、技师、熟练工人、科学家、文学家等专门人才,知识分子和学生,不但不迫害,如果这些人才愿意忠诚在苏维埃政府下服务,政府予以特别优待”。1931年9月,鄂豫皖区苏维埃政府颁布了《优待医生暂行条例》。用十分优厚的条件来鼓励医生致力于苏区的医疗卫生事业,更好地为人民的健康、为革命战争服务。毛泽东积极赞成引进和重用技术人才,但对使用知识分子过程中“唯成分论”的现象提出了批评,告诫全党不能只看知识分子的家庭出身,而更应注重知识分子本人的工作情况。这就为抗日根据地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在引进技术人才的同时,我党还依靠革命阵营力量,抓紧各种专门人才的教育和培养。苏区实行义务教育。在工农课本里编人了初级的科学知识。还创办了各种专门的学校,如中央农业学校、中央苏区和鄂豫皖苏区的无线电通讯学校、红军卫生学校等等。中央苏区的通讯学校设在瑞金的洋溪村,是在无线电训练班的基础上设立的。它培育了我们党最早的一代通信战士。红军卫生学校先后培养军医200多名,培养卫生长、卫生员、药剂师、护士等四五百人。这些学校培养了当时大批急需的专门技术人才。
  此外,党的领导人十分关注与夺取革命胜利密切相关的诸如制盐、造币、印刷等工业领域的技术。此时中国共产党领导区域的科学技术工作只是初步的、基础性的,播下了科学和技术的种子,为后来建立和发展科学技术事业积累了初步经验,并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干部。这既是党领导根据地技术事业的开端,也是党的科技思想发端。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建国前中国共产党科技观的形成及实践
第一节 中共科技观产生的背景分析
一、近现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反思
二、坚船利炮敲开“闭关锁国”大门
三、“科学救国”兴起与西方技术的引进
四、马列主义科技观的传入
第二节 “五四”前后中共科技观的萌生
一、科学启蒙与人的解放的学说
二、以科学方法认识自然和社会
三、“科玄论战”:科学与人文的争斗
第三节 土地革命时期中共科技观的初创
一、发展科技事业的指导思想
二、发展科技事业的措施和成就
第四节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科技观的形成
一、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科技理论
二、提出“科学大众化”方针
三、制定培养科技人才的知识分子政策
四、倡导科技发展和抗战事业结合
第五节 解放战争时期党的科技实践
一、强调科技人才的重要作用
二、重视科学技术的推广运用
三、积极发展科技教育事业
四、科技实践对建国初期党的科技政策的影响

第二章 建国初期中国科技事业的曲折发展及影响
第一节 确立“人民科学”的方向
一、“人民科学观”的确立
二、“人民科学观”的初步实践
第二节 吹响“向科学进军”的号角
一、科技革命浪潮与新中国首次交汇
二、确立科技人才的历史地位
三、建立国家“大科学”体制
四、“百家争鸣”科技发展方针
第三节 自力更生,进行技术革命
一、“技术革命”思想的形成
二、“技术革命”运动的兴起
三、“技术革命”运动的成效分析
第四节 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曲折发展
一、“左倾”运动对科技事业的冲击
二、科技政策的恢复和调整
三、“文革”时期科技政策的扭曲
四、“文革”时期科技事业的曲折前行

第三章 “科技生产力”理论对中国科技事业的指导
第一节 拨乱反正开启科学的春天
一、中国科技政策转折的背景分析
二、科技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
三、新时期科技发展方针的确立
第二节 中国现代化关键是科技现代化
一、科学技术关键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
三、现代化三步走战略与科学技术进步
第三节 新时期科技人才观
一、新时期科技人才观的形成
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内涵
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意义
第四节 新时期科技体制改革的兴起
一、科技体制改革提出的背景
二、科技体制改革的政策创新
三、科技体制改革的实践历程
第五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一、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关系的历史回顾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
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现实意义
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深化与发展

第四章 “科教兴国”战略对中国科技事业的推动
第一节 把科学技术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一、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时代背景分析
二、科学技术优先发展的意义
三、科学技术优先发展思想的实践拓展
第二节 科教兴国战略与实践
一、科教兴国的历史沿革与现实背景
二、科教兴国提出的理论基础
三、科教兴国的理论内涵
四、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途径
第三节 科学技术与先进生产力
一、科学技术与先进生产力关系的提出
二、“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内涵
三、实现高科技产业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战略重点
四、以科技进步促进可持续发展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第四节 科学的本质是创新
一、科技创新思想形成的背景分析
二、科技创新的理论基础
三、科技创新的内涵
四、科技创新的实现途径

第五章 “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科技事业腾飞的引领
第一节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科技事业
一、把握科技发展时代机遇
二、深刻认识科技是生产力实质
三、制定正确的科技发展战略
四、加强对科技发展的社会控制
第二节 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
一、自主创新对当代中国科技进步的意义
二、自主创新的类型及特点
三、自主创新的科技资源配置
四、自主创新的实施途径
第三节 重视科技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一、科学技术滥用对自然环境的僭越恶果
二、走科学技术生态化发展之路
三、构建绿色科技观
第四节 新世纪中国科技事业回眸
一、基础科学领域硕果累累
二、前沿技术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三、科技进步造福民生

第六章 中国低碳社会构建与科技保障
第一节 低碳社会的兴起
一、科技时代人类生存困境的反思
二、高碳经济模式导致气候环境恶化
三、资源气候危机呼唤低碳社会
四、低碳社会的内涵和特征
第二节 我国低碳社会的发展现状
一、低碳社会构建的基础之维
二、中国低碳社会的“瓶颈”制约
三、中国低碳社会建设的综合优势
第三节 低碳社会与低碳科技
一、低碳社会的能源技术体系
二、低碳社会的交通技术体系
三、低碳社会的建筑节能技术体系
第四节 低碳时代的中国科技事业展望
一、新能源技术发展迅猛
二、低碳建筑技术方兴未艾
三、低碳交通技术赶超世界潮流
四、与世界同步的CSS低碳技术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