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评论(总第十九辑)》:
首先吸引我的,是课程的三大目标:把本属于年轻人的诗歌还给青少年:恢复诗歌教育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应有的地位;继承中国诗教传统,探索全球化、现代化背景下的诗歌教育的新路。整本教材的编选也让我眼睛一亮:首先是选诗视野的开阔:不仅选古诗词,而且选现代白话诗;不仅选中国诗,而且选外国诗;不仅选西方世界的诗,而且选非西方国家(如印度、拉丁美洲)的诗。这是一个全球视野中的古今诗歌的大格局。更重要的是,全书在编排上,既采取诗歌史的思路,从纵的方面展示世界诗歌的发展脉络,又注意中外诗歌在时间、空间上的同一性,从横的方面展示各民族、各思潮、各流派相互冲击、影响、借鉴、交融的图景。由此而匠心独运地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结构:以“古代诗歌最早的辉煌与东西方诗歌的起点(公元前十世纪至公元前三世纪)”“中世纪的沉寂与唐宋的辉煌(公元七世纪至十三世纪)”“文艺复兴的艺术灿烂与明代知识分子的人性觉醒(公元十四世纪至十六世纪)”“走向现代的强音与清代的诗歌(公元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现代诗歌的流派纷呈与中国现代诗歌的崛起(公元二十世纪至今)”这五大章来组织全书。这样,就将荷马史诗与《诗经》《楚辞》,但丁与李白、杜甫、苏轼、陆游,莎士比亚和关汉卿、汤显祖,拜伦、歌德、普希金与纳兰性德、龚自珍,波德莱尔、艾略特、泰戈尔、聂鲁达和郭沫若、徐志摩、戴望舒、艾青……置于同一时空下,来品味、欣赏和比较。这是极富创造性的,即使在诗歌选本里,也是别开生面的。而尤其应该注意的是这种编排方式背后的诗教理念:不仅把中国各时期的诗歌放在同时期的世界诗歌视域里,会产生全新的感悟、想象与理解,而且还培育了孩子的历史眼光和国际视野,这是着眼于学生一生的精神长远发展的。也就是说,他们是从诗歌入手,最后又超越了诗歌。这才是诗歌教育的根本。
我在赞赏其高远的眼光的同时,也不免有些担心:这样的编选是不是偏深?现在的中学生能够接受吗?我为此特意问了书的主编徐思源老师,回答是:这是校本教材,他们学校的学生经过多年训练,理解这些作品应该没有问题。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