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耗时近二十年的作品,阅读的过程有一种令人愉悦的酣畅情绪萦绕心头。作者采用了稍显活泼、感性的随笔式论文形式,稍稍逸出日趋程式化的学院体论文行文方式、叙述视角等,但仍葆有清晰的历史意识和方位感,更不乏研究所应具备的问题洞察力与文字穿透力,是一部难得的、形神兼备的随笔体论著佳作。
张桃洲教授阅读视野宏阔、治学谨严,他在书中深入探讨了与新诗语境密切相关的“视角转换”、跨语际翻译、宗教文化、政治维度、“地下写作”状态、现实与时代、历史叙述、阅读与接受等新诗的基本问题,认为作为新诗语境的各种场域之间的复杂运作,深刻影响了新诗的文本构成和历史进程。全书贯穿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在场感,往往由一个极小的剖面入手展开思索和分析,穿梭于繁多史料而不失明晰,文字挥洒自如、举重若轻。
该书的装帧设计打破学术著作呆板面孔,强调整体性,简约端庄、素朴精致,注重节奏感、韵律美,纸张舒适护眼、轻盈柔韧,翻阅起来十分流畅,期待给读者带来高品质阅读体验。
本书基于新诗话语的研究视角,全面考察新诗生成和发展的语境,认为作为新诗语境的各种场域之间的复杂运作,深刻影响了新诗的文本构成和历史进程。本书将与新诗语境密切相关的“视角转换”、跨语际翻译、宗教文化、政治维度、“地下写作”状态、现实与时代、身体书写、历史叙述、阅读与接受及诗歌教育等视为新诗的基本问题,并分别进行深入探讨;指出研究新诗语境的意义在于,在消除以往研究中某些似是而非、不证自明的判断或成见的同时,以一种求真态度回到新诗“起源”,回到新诗生成和发展的复杂情境。
全书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其目的不是要建立全面而宏达的体系,而是从新诗的历史与现象中拈出一些问题,往往由一个极小的剖面进入后展开思索和分析,穿越繁多材料,以自如的文字表达力图达到福柯所说的境界:“给一部作品、一本书、一个句子、一种思想带来生命;它把火点燃,观察青草的生长,聆听风的声音,在微风中接住海面的泡沫,再把它揉碎。它增加存在的符号,而不是去评判;它召唤这些存在的符号,把它们从沉睡中唤醒。”
后 记
这是一本耗时近二十年的书。书中最早的一篇《“沪杭道上”》,初稿写于2002年。当时我还在南京,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不久,抑制不住曾经作为写者的创作冲动,很想改换一下论文的写法,稍稍逸出已然受到诟病的“学院体”,而运用显得活泼的essay(随笔)体,就某一话题或现象展开铺叙,再带入其他相关议题、材料和文本。此文随后发表于《读书》,另一篇《黑暗中的肖邦》也发在《读书》上,印象中似乎还得到该刊编辑来信嘉许。
现在回想起来,这些篇章的写作过程确实令人愉悦,有一种打破刻板脸孔的酣畅之感,并且赢得了一些厌恶学院体论文的诗人朋友的喜爱。不过,这样的写法——保留了更多的感性成分、文字上的挥洒自如、议题和材料的腾挪穿越——如今看来显然有需要反思之处。多年前一位老先生就当面直言不讳地表示过担忧;一次,几位朋友谈起《“沪杭道上”》时,姜涛也敏锐地指出了文中某些表述失于未经充分论证的匆促。值得留意的是,近年来有一种对学院体论文越来越强烈的指责,认为它们在行文方式、论述角度等方面都趋于程式化,故而倡导一种随笔式的论文。然而,对此有必要作出进一步辨析(同时也构成一种自我反思):虽然学院体制下的论文写作存在种种弊端,可是,当抨击学院体论文者以为随笔体论文就是不着边际的自说自话(甚至信口开河),当某种看似轻松的文风显出轻飘的乃至轻佻的做派,当他们把福柯的《词与物》当成“不那么”符合学术规范的典型……这些,实际上是对随笔体论文的极大误解和滥用。在我看来,随笔体论文的写作并非基于对谨严的学术标准的降低或稀释,它仍须葆有经过学院训练后的历史意识和方位感,更不消说一般研究所应具的问题洞察力与文字穿透力。可惜,当下不少所谓随笔体论文有形无神,与他们心仪的榜样——本雅明、布朗肖、罗兰·巴特等西方批评大家的实践相去甚远。每每读到福柯《词与物》里的一些段落,我就对其穿梭于浩繁的史料而不失明晰、举重若轻的妙笔赞叹不已。
本书大部分篇章的初稿完成于2004年前后,其中部分内容在2005年作为博士后研究报告提交答辩。借此感谢当年参加出站报告会并给予中肯指教的谢冕、孙玉石、洪子诚、程光炜、吴思敬、张志忠、陶东风、王光明诸位先生。没料到的是,自出站之后,原来计划中的篇章或处于进行中的半成品,竟一下子陷入了令人难堪的停滞与搁置。这固然与我出站后工作和生活状态的变化有关,但更多的是受到了研究旨趣转向和心境波动的影响。虽然,在愧怍与惶惑中,我也不时拿出这些文稿,对其中的二三个议题反复琢磨,对几篇半成品进行补充、完善,却时断时续,始终未能达到让自己满意的地步。
直到最近几年,我才得空重拾旧稿,继续进行修订和扩展。然而,时过境迁,让我一时难以找回当年的文字感觉、措辞习惯及语气语感,也由此似乎失去了大动干戈的兴致,于是放弃对各个篇章做出结构性调整的打算,所作的修订仅限于文献的补正和未尽之言的增写。不过,经过漫长踌躇、延宕之后的“退缩”,并不意味着我否认本书所涉及的论题的重要性。正如我在“导论”中所述,在阐释“新诗话语”过程中,我所偏重的语言层面的研究愈来愈展露其局限性,这就需要引入对新诗不同时期历史语境的考察。本书即着眼于现代性语境下环绕新诗的种种制度性因素——文化、介质、翻译、政治、史叙、阅读、教育等,从中提炼一些论题(我谓之新诗的“核心命题”或“基本问题”)进行探讨。我深知,这本书所历经的二十年间,新诗创作和学术研究的处境发生了急遽的变换,我们重又面临近一百年前鲁迅遭遇的“表达之难”。
不管怎样,这本小书既记录了二十年里我对新诗发展历程和现实状况的观察与思考,也蕴含着我关于自我认知、生命情态以及责任与信仰、历史与理性、意义与困境等问题的一些体会,这些文字融进了我的人生履历之中……
张桃洲
于京西定慧寺恩济里
001 导 论 新诗话语的历史内涵与理论资源
上篇 话语的新诗观
002 一、诗歌史的遗产
008 二、新诗作为话语
016 三、语境的深层考察
下篇 现代诗学的基本问题
024 四、对“自明性”的抵制
030 五、重新回到起源
036 六、新诗的“问题”链
049 第一章 “沪杭道上”——中国新诗的视角转换
051 一、诗人的观看:视点和感受力
056二、震惊体验与“透视”能力
062三、“向内转”与写物方式的迁移
067四、诗歌中的“慢”:对速度的抑制
071 第二章 “汉英之间”——跨语际的诗意迻译及其回响
073一、“翻译腔”:直译与异质性
077 二、新诗遭遇语言欧化的辩难
081 三、句法、语感和现代意识
087 四、译诗的文化政治与新诗自我建构
091 第三章 或隐或显的投影——早期新诗中的宗教印痕
093 一、作为新诗文化资源的宗教
097 二、个体“积习”与书写“本色化”
102 三、情理冲突与主题路向的选择
106 四、别样的抒情质素和语式
109 第四章 粲然的普罗米修斯之火——漫议新诗的政治维度
112 一、初期新诗的政治意识与革命诗歌的幽婉情调
115 二、形式与时代的张力:现代主义的政治内蕴
121 三、政治抒情诗的参差和叛逆诗学的政治特征
126 四、底层写作:诗歌重返现实的政治性限度与可能
131 附章:重构新诗研究的政治学视野——王东东《1940年代的诗歌与民主》序
159 第五章 谁的“地下诗歌”?——潜在写作的内在局限
161 一、文学史概念:“潜在写作”
166 二、写作空间分类学与“对抗”的神话
172 三、“地下诗歌”中的个性与共性
176 四、对差异、繁复的重新探询
179第六章 轻盈与涩重——新诗的身体叙写
181 一、身体的现代发现及其话语场景
188 二、“肉感”、脆弱性和残缺自我
196 三、“镜式”景观与他者的目光
205 四、“用身体写作”:性别突围与重构
213 五、疾病的隐喻与语词风格学
221 第七章 诗人的“手艺”——一个当代诗学观念的谱系
223 一、从“手艺”到“手艺”
230 二、“手艺”:形式意识及其辩难
236 三、“手艺”:诗人作为工匠的自我认知
241 四、“手艺”:建立技艺的诗性拯救维度
250 五、技术时代的诗歌处境及反思
253第八章 黑暗中的肖邦——如何通过诗歌透视时代?
255一、诗歌面对时代“召唤”
259二、“上楼”与“下楼”的处境
263 三、“重”与“轻”之辨
267 四、“桥”标示的位置:重启旅程
273 第九章 重叠或背离的镜像——理论倡议、叙述与新诗的形塑
275 一、理论倡议的效应
280 二、写作实践对理论的偏移
285 三、错位:在历史与叙述之间
291 四、诗歌史的可能功用
299 第十章 在“解诗学”的视域下——新诗的阅读问题
301 一、“不懂”迷雾与“现代解诗学”重建
306 二、为“晦涩”辩护:诗的“逻辑”
311 三、“解诗”的主体性与细读的限度
317 四、新读者的诞生:通往开放的新诗阅读
323 附章:如何读一首现代诗?——以朱湘《雨景》分析为例
347 第十一章 规训、互动与审美——新诗教育的困境及可能
349 一、从教材篇目的争议谈起
353 二、规训的悖论:教学与文体的龃龉
358 三、互动:新诗教育的路径与价值
363 四、诗教的现代美育内涵及指向
369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