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新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6803108
  • 作      者:
    李艇著
  • 出 版 社 :
    暨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李艇,文学学士,经济管理研究生,副教授,曾先后在广东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任教。曾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教书育人先进个人”、“揭阳市直教育系统先进教师”、“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十佳教师”、“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现任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秘书联盟常务理事、广东省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等职。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新论》对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思想史进行了梳理,提出了有别于其他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思想史研究者的一些观点。这些观点都是在认真研读原著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们不哗众取宠,也没有卖弄学问,字里行间都可感受到一种严谨与理性。
展开
精彩书摘
  他对形象思维的界定只是用否定式的排除法来缩小其外延,诗有别材,非关书也、非关理也。但是诗“关”什么呢?他并没有直说,也并没有科学地揭示这一内涵。因此,我认为严羽“约略体会到”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区别,并用否定式的排除法缩小了它的外延,但他找了一个十分有特色的概念来表示这种朦胧的认识,这一概念就是“妙悟”,“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
  李泽厚先生也有同感,他说:“形象思维本是一个老问题,这个词虽然出现较晚,但问题很早就被注意和提到,在宋代而不满意宋诗,以盛唐气象作为诗的最高境界的著名的《沧浪诗话》便曾突出地提出‘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又说‘盛唐诸公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言有尽而意无穷’。就是说,诗有不同于读书、说理的自己的特殊性,它不是一般的概念、语言或思维(言筌、理路),而要求在有限的言词形象中包含极为丰富的内容和意味,这是针对当时宋人以议论为诗,在诗中大掉书袋,比兴缺如,弄得形象干瘪、意兴索然而发的。”从郭绍虞和李泽厚先生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们都认为严羽在《诗辨》中发现了形象思维问题,从严羽自己的表述看,他得到这一发现后非常喜悦,令他喜悦的原因是他发现的这一领域是一个非常新鲜、重要的天地。
  艺术要表达情感,诗要言志,言志不是空说道理,不是让诗成为政治的传声筒,而是要用形象,这一问题古人很早就发现了,并用“象”、“象外之象”、“兴象”、“意象”等概念来描述它。同时,运用语言塑造形象的方法和技巧,即形象化的方法也非常成熟,如比兴、隐秀、声律、夸饰等,但是对于综合运用形象化的方法创造“兴象”的思维活动的认识却十分简陋,、严羽的诗歌理论正是发现了创造“兴象”的认识活动。
  ……
展开
目录
代序:板凳甘坐平生冷 人生不教岁月空 崔淑琴
第一章 先秦——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思想的萌芽
一、先秦文学批评思想概说
(一)先秦文学批评思想的原创性
(二)先秦文学批评思想的先导性
(三)先秦文学批评思想的丰富性
二、孔子美学思想对中国古代美学影响深远的原因新论
(一)提倡维护中央集权、构建大一统国家政体的社会美,为历代统治者所欢迎
(二)立私学,广收门徒,重视美育,传承文明
(三)删订《诗经》,培养民众审美趣味性,推广美学思想
三、老子“大音希声”的美学思想新论
(一)“道”是什么
(二)“道”怎么样
(三)“大音希声”的美学意义
(四)老子美学思想产生的社会基础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四、孟子“充实之谓美”新论
(一)“充实”的内涵
(二)充实怎样产生美
(三)“充实之谓美”评析
五、庄子美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和两种倾向新论
(一)庄子美学的两个组成部分
(二)庄子美学的两种倾向
(三)庄子美学的内在联系

第二章 魏晋——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思想的自觉
一、魏晋文学批评思想概说
(一)魏晋文学思想的自觉性
(二)魏晋文学思想的体系性
(三)魏晋文学思想的多样性
二、刘勰的思想倾向新论
(一)青年时的人生理想是刘勰思想形成的基础
(二)生活所迫,“变服于寺,改名慧地”
(三)长于佛理,信奉儒教
三、刘勰思想的复杂性与《文心雕龙》内容的丰富性新论
(一)刘勰思想形成的社会实践基础
(二)经历的变迁促使刘勰的思想发生改变
(三)《文心雕龙》内容的丰富性与刘勰思想的复杂性
四、钟嵘诗歌批评的标准新论
(一)“滋味说”不是钟嵘诗歌批评的标准
(二)钟嵘诗歌批评的标准——有风力、有丹彩、出语自然
(三)钟嵘诗歌批评的功绩
五、刘勰“陆赋巧而碎乱”新论
(一)陆赋“巧”在何处
(二)陆赋为何“碎乱”
(三)“巧”是主流,“碎乱”是局限
六、嵇康的美学思想新论
(一)以玄学为基础的美学观
(二)以“和”为美
(三)声无哀乐论
(四)嵇康美学思想的影响

第三章 唐宋——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思想的繁荣
一、唐宋文学批评思想概说
(一)对艺术形象性的研究获得重大发展
(二)形象思维的研究获得重大发现
(三)更加强调文艺作品对真实情感的抒发
……

第四章 明清——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思想的蜕变

附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