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谁在你家:中国“个体家庭”的选择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2666666
  • 作      者:
    沈奕斐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19
收藏
作者简介
  沈奕斐,博士,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
  复旦大学家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社会学家庭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上海市婚姻家庭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社会学社会性别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上海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
  哈佛大学燕京学者
  上海家庭时光社区服务中心理事长
  复旦大学2011年“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上海市2018年三八红旗手
  沈奕斐家庭2017年被评为上海市“海上美家庭”和文明家庭
  研究领域:
  社会性别、家庭关系、质性方法(深度访谈、文本分析)、体验式教学和家庭教育实践
展开
内容介绍
  《谁在你家:中国“个体家庭”的选择》是《个体家庭iFamily: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个体、家庭与国家》的再版。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家庭主义逐步被个体化进程消解,但显然也并没有形成个人主义的文化。一方面,个体选择决定了家庭的结构和关系,但是另一方面,家庭依然是个体最后的堡垒,也是社会福利体系的单位和支柱。这种两面性带来了家庭生活的各种挑战。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也是相似的。各种各样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家庭故事背后涉及的问题如果非要总结的话,无非是一件事情:那就是——这是谁的家,到底该听谁的?作者认为,搞清楚这个问题,就必须首先了解个体家庭的结构和认同,把家庭成员的权责利理清楚,才能做好分工,才能让1+1≥2,让家庭成为休息的港湾,成为每个人的能量站。
  书中呈现了各种真实的个案,给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线索和一些值得大家思考的总结,比如作者认为,理想的家庭结构是“两扇门,一碗汤”;双职工家庭需要第二个“妻子”,这时有些家庭的老人就充当了这一角色。作者针对当下很多家庭面临的问题也进行了调查研究,比如更可能和父母共同居住的已婚独生子女,对配偶父母的孝道困境,嫁娶与经济地位决定的第三代姓氏问题,等等。
展开
精彩书评
  ★本书运用丰富的田野资料描述了城市多元而流动的个体家庭,在风险社会中,个体依靠紧密的代际关系应对现代的“不确定性”,家庭成为个体抵御风险的最后堡垒。任何想要理解中国城市家庭的现实和中心地位都应该读一读这本文字优美论据详实的书。
  ——Deborah Davis(Yale University教授)
  
  ★一本好书不仅为读者提供满意的答案,更重要的是还能提出新的问题,启发读者进一步思考。沈博士提出的个体家庭概念一定会引起公众的关注和众多学者的兴趣乃至于挑战,中国人类学和家庭研究也会因此而向前迈进重要的一步。
  ——阎云翔(UCLA教授)
  
  ★个体化理论为我们洞察人类社会生活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有助于我们看到以往被既有的概念、理论甚至意识形态所遮蔽的社会现实,有机会根据新发现的社会现实去检验、修正与发展社会科学理论。本书就是沿着这一路径展开的一次“思想的探险”,其中的一些新发现让入耳目一新。
  ——张乐天(复旦大学教授)
展开
精彩书摘
  《谁在你家:中国“个体家庭”的选择》:
  我们来回顾一下个人在集体化时代的生活。毛泽东时代,政治全能主义把个人从家庭里拉出来,投入到集体中,让个人为整个国家的社会理念而奋斗,因此,对个人而言,无论是意识形态还是社会制度几乎都是铁板一块的。集体制度不仅给个人提供了“铁饭碗”,而且提供了从摇篮到坟墓的一切保障:国家补助的住房、教育、医疗等等,更为重要的是,单位制度传承了很多原来家庭的功能。对于那些在单位生活的人们来说,“以厂为家”“以单位为家”的口号一定不会陌生(李汉林,2004:59)。单位,似乎和家具有同构性的特征。首要的一点,单位的边界和家一样,也具有很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其次,在单位中人们可以比较容易地观察到,单位和家一样,也是一个功能多元化的事业组织和社群。……再次,人们在单位中也可以观察到家庭这种“父为子纲”的影子(李汉林,2004)。在吃大锅饭的时代,个人没有什么选择,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担忧。
  从个体来讲,一个个体在城市出生大约半年以后,就开始跟随母亲到单位的托儿所或街道幼儿园“上班”;到了上学年龄,就到指定的学校上学,学校不收钱或收非常少的钱,然后一直到初中毕业;能够往上读的就往上读,读不上去的,就通过国家分配,进了单位后,一切的事情都有单位在背后撑着。结婚的时候,单位开单身证明才能结婚;生孩子的时候,单位会有补贴,还会有专门的人来看望你,你的孩子进单位或街道办的托儿所;你碰到的任何问题都可以向单位反映,包括你的配偶和别人“好”上了,单位也会帮你处理……总而言之,你的生活和单位紧密相关,能不能进一个好的单位对个体人生的“幸福”来讲几乎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斯坦福大学社会学家魏昂德(AndrewWalder)将这种福利体制下个体与单位之间的关系,概括为一种“组织化的依赖性”(参见Walder1986)。
  随着改革开放,单位系统开始逐步瓦解,计划经济条件下存在的“组织化的依赖性”近乎荡然无存,对个体的稳定和福利也随之变得不确定了。
  不再有大锅饭可以吃,改革开放的一个核心词是松绑,给企业松绑,给个人松绑。所谓的给个人松绑实际上就是让个人成为个人,人生的每一步都变成了可以选择的。
  当前的规则是,个体的人生在未成年之前由父母选择、决定,成年后由自己选择决定。一个个体的出生不再像以前一样是父母到了一定的年龄自然而然结婚生子的过程,而是父母通过事业和家庭平衡的考量后的一个选择结果;出生后,进哪一所托儿所、幼儿园、学校,都是父母衡量了投入与产出的性价比后的决定,虽然,中国理论上按照区域决定就学,实际上,在大城市,择校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的现象;读文科、理科还是高中毕业就工作,读哪个大学,本地还是外地等一系列问题都是父母经过现实的考量后的决定。成年后,要不要结婚,要不要生孩子,要不要工作,在哪里工作……对放牛娃而言是必然的人生环节,在今天,每一个环节都可以选择要或不要,这样做或那样做,而每一个选择都会把人生引向一个不可知的方向。
  贝克强调的个体化对个体而言的一个巨大转变是“过自己的生活”,而这一点越来越成为今天中国年轻人的信条。“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几乎成为每个人的口头禅,甚至,这一句话还有好几种流行改法:1.穿别人的鞋,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追吧!2.穿自己的鞋,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西欧社会中的个体化在今日中国同样也成为了一种熟悉的场景。
  在社会的快速转型中,中国的私人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个人主义虽还未举起旗帜,但是已经切切实实地影响到了中国人的生活,尤其在家庭领域更为明显。阎云翔教授在中国东北农村的研究证明了在年轻一代中个体化的进程导致对独立自主的个体强调,从而影响了家庭的结构;而我在上海的家庭研究中,同样清晰地看到了个人的崛起,并且在年轻一代中已经形成了个体家庭。
  ……
展开
目录
再版序言一
序一张乐天
序二阎云翔

导论:个体化进程中的中国城市家庭
第一节 家庭现代化的海市蜃楼:核心家庭
第二节 从“家族主义”到个体家庭
第三节 个体家庭分析框架

第一章 深度访谈的混合模型:个案金字塔阵
第一节 主题和方法的确定
第二节 建立深度访谈的“个案金字塔阵”
第三节 访谈过程中的技巧与伦理

第二章 理想的家庭结构:“两扇门,一碗汤”
第一节 “两扇门,一碗汤”
第二节 双职工家庭需要第二个“妻子”
第三节 为什么父母愿意做“第二个妻子”

第三章 多元而流动的家户结构
第一节 多元的家庭结构-
第二节 流动的家庭结构
第三节 变化和流动的节点:第三代的出生和成长
第四节 一户两家

第四章 从个体出发的家庭认同
第一节 谁是“家里人”
第二节 谁的家?
第三节 家庭认同与经济行为

第五章 家与家的关系:融合与对立。
第一节 家与家的融合:单边亲属关系
第二节 两个原生家庭的关系:两亲家,不聚头
第三节 两个个体家庭的汇合点:嫁娶与第三代姓氏

第六章 血浓于水:以已婚独生子女家庭为例
第一节 更可能和父母共同居住的已婚独生子女
第二节 两户一家
第三节 欧莉的故事:双独夫妇。

第七章 水难溶于血:对配偶父母的孝道困境
第一节 孝顺的逻辑一
第二节 与配偶父母的矛盾
第三节 从陌生人到亲人的历程

第八章 后父权制时代:性别与代际交叉视角下的个体家庭
第一节 中国的父权制
第二节 夫妻关系:平衡还是平等-
第三节 第二个“妻子”:父母对小家庭的服务
第四节 后父权制家庭中的弱势方:老年父母

第九章 结论:个体家庭的时代

参考文献

附录1 个案简介
附录2 家庭生命周期中的同行者
附录3 参与年轻夫妻年龄图
附录4 夫妻收入图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