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汉字古今谈 中华书局
0.00     定价 ¥ 36.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01165777
  • 作      者:
    启功
  • 出 版 社 :
    中华书局
  • 出版日期:
    2024-06-01
收藏
编辑推荐

启功先生这本书是汉字字体学领域的经典之作,书中对看似混乱的字体演变历史做出了精辟而透彻的结论。对于书法爱好者来说,可以了解历代不同字体的特征,也是一本十分重要的参考书。本书在文后附近百张古代字体实物的图片,便于读者对照阅读。内页附陈垣先生题签及启功先生手稿,更具收藏价值。


展开
作者简介

启功(1912-2005),姓爱新觉罗,字元白,又作元伯,号苑北居士。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画家、书画文物鉴定家、诗人、学者。生前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西泠印社社长、中国佛教协会顾问、故宫博物院顾问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由《古代字体论稿》和《汉字书法心得》两部分组成。《古代字体论稿》是启功先生的第一部专著,其创作缘起是作者在读书时注意到,一些汉字在文献记载中的字体名称和实物上的字体形状存在差异,他便用文献与实物互证的方式,精选了近百种极具代表性的字体实物图片,对这些差异进行梳理和探讨。作者以深厚的学养,从文字学、考古学角度梳理了汉字字体的发展历史,廓清了很多复杂的学术问题,又以他特有的幽默笔触,对复杂的问题进行了生动的讲解,便于读者全面了解汉字发展的历史。《汉字书法心得》则讨论了书法学习中的具体问题,内附多幅作者手迹,便于临习和鉴赏。


展开
精彩书摘

汉字的发展,自商代到今天,足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它标志着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绵长。汉字的形状变化异常复杂多样,尤其文献所载的字体名称和实物中所见到的字体形状,又往往对不上头,于是,给后代对于古代文字的辨识,对于古代文字发展的探索,以及对于某些古文物或古书真伪的判断等方面,都留下许多问题。 

所谓字体,即指文字的形状,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指文字的组织构造以至它所属的大类型和总风格,例如说某字是像什么形、指什么事,某字是什么形什么声,或看它属于“篆”“隶”“草”“真”“行”的哪一种;其二是指某一书家或某一流派的艺术风格,例如说“欧体”“颜体”等。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一个书家或流派的艺术风格多是指它们在一种大类型中的小分别,因为欧阳询与颜真卿的分别,不是说欧写篆书,颜写隶书,而是在他们共同写真书的条件下比较而言的。 

本文讨论文字的组织构造以至它所属的大类型和总风格。首先值得注意的是,古代字体风格从一大类型变到另一大类型时,常是从一些细微风格变起的,例如篆和隶现在看来是两种大类型,但在秦代,篆书初变隶书时的形状,只是风格比较潦草一些、方硬一些而已,这足见字体的演变常是由细微而至显著的。 

如果再进一步追求,第一,为什么古代字体有那些变化?甚至同属于一个时代的文字,铜器上的为什么和书籍上的不同?第二,随着字迹形状变化各命以不同字体名称,又是什么理由和根据?如秦代的正体字为什么叫“篆”?汉代的正体字又为什么叫“隶”或“八分”?这些问题,简单说来,即是名与实的关系和体与用的关系。 

我们知道,汉字形体在历史发展中,各个阶段都有大小不同的纠葛。这些纠葛归纳起来可有三项,而其中第一和第二两项尤其复杂。 

第一项,小篆以前的字体名称与实际形状的问题。按小篆的形状是比较明确易见的,在它以前的种种字体的名称与形状便有歧义,例如《说文解字·叙》里所提到的“秦书八体”中,小篆之前只有大篆一种,而《说文解字》书中,小篆之外却有“古文”“籀文”,而无大篆,那么大篆与古文、籀文究竟有什么关系?有的书把这三种并列,甚至一齐罗列各种花体字,并不分析它们的关系,这是比较省事的办法。又有的书把商周铜器上的字概称为“古籀”,这是比较笼统的办法。还有的书只从文字所在的器物种类来定字体的名称,甲骨上的称为“甲骨文”,铜器上的称为“钟鼎文”或“金文”,陶器上的称为“古陶文”,玺印上的称为“古玺文”等等,这固然比较客观,但仍未能从中看到古代字体命名的理由,也就还是不能解释《说文解字》中所提到的关于古代字体最早命名的问题。 

第二项,隶与八分的异同问题。按隶这一体,秦代已有,汉至唐也有,这种同名的情况并不仅仅是后代模仿或沿用前代某种旧字样,而主要是同名异实。那么它们的具体形状分别究竟何在?还有,“八分”一词究竟怎样讲?隶和八分究竟谁先谁后?二者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如此等等,纠缠的时间既很久远,涉及的古代文献和实物也很众多。

第三项,其他许多比较零星的问题。例如,《说文解字》中所录古文与正始石经〔图六十四〕上的古文以及《汗简》等书中的古文为什么都是两头尖或称“蝌蚪形”的笔划?它们究竟伪不伪?又如,“史书”究竟是一种什么字体?“章草”的“章”字怎么讲?如此等等,也都有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必要。 

至于研究探讨的方法,在前代常见的有两种:一是偏于文字的组织构造方面的,这包括对文字的形、音、义的研究;二是偏于书写的艺术风格方面的,这包括对各种书法流派的品评、各种碑帖的考订等等。前者所据,较多侧重古代文献的记载;后者所据,较多侧重某些著名法书字迹。这两方面的研究,固然在其本身范围内都有很大的成果,但由于文献中名称的纠缠既多,而当时地下实物的发现尚少,所以各自受到局限,而常常不易合榫。 

随着近代考古发掘的开展,出现了大量的古代文字的实物资料,这给研究古代字体带来极大的帮助。从商代以下,各个时代的、各种用途的实物资料大致都可以见到,因此得知,字体名称和形状的变化,涉及因素很多,必须从实物和文献互证,才能得出比较可靠的真相。现在试就实物资料和文献资料两方面作一次综合考察,看它们有什么现象,希望从这里探索到古代各种字体的名和实之关系、体和用之关系。

展开
目录

古代字体论稿 

第一章问题的提出

第二章第二章 考察的起点 

第三章 八体 小篆 

第四章 籀文 大篆 

第五章 古文 

第六章 科斗书 

第七章 鸟虫书 虫书 

第八章 隶书 左书 史书 

第九章 八分 

第十章 草书 章草 

第十一章 真书及几种特殊的字体 

第十二章 古代字体的交错情况与崇尚标准 

初版及再版后记

汉字书法心得 

第一章 论笔顺 

第二章 论结字 

第三章 论学书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