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不过三代”这的宿命似乎成为了许多官宦之家难以逾越的魔咒 。然而,曾国藩家族却独树一帜,打破了这个常规,这个家族不仅代代有英才,而且在各行各业中孕育了二百四十余位卓有成就的人物,且其后代中无一人败坏家门、蒙羞祖先。深入探究曾氏家族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的奥秘,我们不难发现,曾国藩的家书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曾家的后裔们严格遵循先祖的遗训,保持清白自守,虽身处世俗却超然物外,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曾氏长盛不衰的愿景。
★本书以现存最早的版本即光绪二年传忠书局版经典刻本版本为底精心核校,版本权威。注释准确简明,译文明白晓畅,非常适合阅读和收藏。
★精选篇章,智慧满满:本书精选曾国藩家书一百余篇,篇篇经典,涵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让你一次性领略曾国藩的传世思想。
★《曾国藩家书》是他去世后,由家人、弟子、亲友等搜集编纂的一部书信体家书家训集,蕴含丰富深刻的人生处世、官场应变、家族事业、子孙教育等多方面内容,在曾国藩去世不久便已流行大江南北,从晚清到民国刻印上百万册,成为当时的“人生事业指南”,更赢得了后世的广泛赞誉。
★ 原文译文对照,轻松阅读:每篇家书后均附有白话译文,无需古文基础,也能轻松读懂曾国藩的智慧精髓。 页下角注详尽,拓展知识:页下配有角注,帮助你深入了解历史背景与相关知识,让阅读更加深入、全面。
★装帧精美,版式舒朗,字迹清晰。内文纸张柔软,便于翻阅。
《曾国藩家书》精选了晚清名臣曾国藩致家人的一百余篇书信,时间跨度从道光二十年(1840年)至同治十年(1872年),全书内容广博,涵盖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每一篇家书原文后均附有白话译文,便于现代读者理解,页下配有角注,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历史背景与相关知识。这些家书不仅是曾国藩个人思想、情感与生活的真实记录,更是他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展现了他深厚的学识造诣与道德修养。书中内容涉及家庭生计、子女教育、为人处世、养生修身等多个方面,字里行间蕴含着真知良言,对当今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仍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原文】
男国藩跪禀父亲母亲大人膝下:
去年十二月十六日,男在汉口寄家信,付湘潭人和纸行,不知已收到否?后于廿一日在汉口开车。二人共雇二把手 a 小车六辆,男占三辆半。行三百余里,至河南八里汊度岁。正月初二日开车,初七日
至周家口,即换大车。雇三套篷车二辆,每套钱十五千文。男占四套,朱占二套。初九日开车,十二日至河南省城,拜客耽搁四天,获百余金。十六日起行,即于是日三更趁风平浪静径渡黄河。廿八日到京。
一路清吉平安,天气亦好,惟过年二天微雪耳。到京在长郡会馆卸车。
二月初一日移寓南横街千佛庵。屋四间,每月赁钱四千文,与梅、陈二人居址甚近。三人联会,间日一课。每课一赋一诗誊真。初八日是汤中堂 b 老师大课,题“智若禹之行水赋”,以“行所无事则智大矣”为韵;诗题“赋得池面鱼吹柳絮行”得“吹”字。三月尚有大课一次。
同年未到者不过一二人,梅、陈二人皆正月始到。岱云江南、山东之行无甚佳处,到京除偿债外,不过存二三百金,又有八口之家。男路上用去百金,刻下光景颇好。接家眷之说,郑小珊 c 现无回信。
伊若允诺,似尽妥妙;如其不可,则另图善计,或缓一二年亦可,因儿子太小故也。家中诸事都不挂念,惟诸弟读书不知有进境否?须将所作文字诗赋寄一二首来京。丹阁叔大作亦望寄示。男在京一切谨慎,
家中尽可放心。
又禀者:大行皇后于正月十一日升遐,百日以内禁薙发,期年禁燕会音乐。何仙槎年伯于二月初五日溘逝。是日男在何家早饭,并未闻其大病,不数刻而凶问至矣。没后加太子太保衔。其次子何子毅,
已于去年十一月物故。自前年出京后,同乡相继殂逝者:夏一卿、李高衢、杨宝筠三主事,熊子谦、谢讱庵及何氏父子凡七人。光景为之一变。男现慎保身体,自奉颇厚。
季仙九师升正詹,放浙江学政,初十日出京。廖钰夫师升尚书。
吴甄甫师任福建巡抚。朱师、徐师灵榇,并已回南矣。 詹有乾家墨到京竟不可用,以胶太重也。拟仍付回,或退或用随便。接家眷事,三月又有信回。家中信来,须将本房 a 及各亲戚家附载详明,
堂上各老人须一一分叙,以烦琐为贵。谨此跪禀万福金安!
道光廿年二月初九日
【译文】
儿国藩跪禀父亲母亲大人膝下:
在去年十二月十六日,儿子我于汉口寄出一封家书,交由湘潭人和纸行转递,不知家书是否已经安然抵达?随后,我在二十一日从汉口启程。我们两人共雇了六辆二把手小车,其中我占了三辆半。行程
超过三百里,最终在河南八里汊过了年。正月初二继续上路,初七日抵达周家口,并随即更换为大车。我们雇了两辆三套篷车,每套费用 为十五千文,我占了四套,朱啸山占了两套。初九日再次出发,十二日到达河南省城,因拜访客人而耽误了四天,其间得到了百余两银子。
十六日起身,当天深夜趁着风平浪静渡过了黄河。二十八日终于抵达京城。这一路上平安顺遂,天气也相当宜人,仅在过年那两天飘了些小雪。抵京后,我在长郡会馆卸下了行李。二月初一日,我搬至南横街千佛庵的住所,有四间房,每月租金四千文,与梅霖生、陈岱云两位邻居相隔不远。我们三人结伴学习,每隔一天进行一次课业。每次课业包括一篇赋和一首诗,并且要提交誊写稿。初八日是汤中堂老师主持的大课,赋题是“智若禹之行水赋”,以“行所无事则智大矣”为韵;诗题是“赋得池面鱼吹柳絮行”,我分得的题目是“吹”字。
三月份还将有一次大课。与我同年的几位,还未到达的不过一两个,梅、陈二位是在正月才到的。陈岱云的江南、山东之行并无太多亮点,他到京后除了还债,剩下的不过二三百两银子,而且有八口之家需要养活。儿子我在路上的花费大约一百两银子,目前生活还算宽裕。关于接家眷来京的事,郑小珊尚未回信。如果他同意帮忙,那自然最好;若是不行,我再另想办法,或许推迟一两年也无妨,毕竟孩子还小。家中事务我并不担忧,只是挂念几位弟弟的学业是否有进步,希望他们将所作的诗文寄一两篇给我。丹阁叔的作品,我也希望能一睹为快。
我在京城一切小心谨慎,家中无须为我担忧。还有一事禀报:大行皇后于正月十一日仙逝,朝廷规定百日内禁止剃发,周年内禁止宴乐。何仙槎年伯于二月初五日突然去世,那天早晨我还在他家吃饭,并未听说他有何大病,没想到不久便传来了噩耗。他去世后,被追赠太子太保衔。他的次子何子毅,已于去年十一月去世。自前年离京后,同乡中相继去世的有夏一卿、李高衢、杨宝筠三位主事,熊子谦、谢讱庵及何氏父子,共七人。形势发生了变化。我现在注重身体保养,生活待遇也还不错。季仙九师已升任正詹,外放做浙江学政,初十日离京。廖钰夫师 升为尚书。吴甄甫师担任福建巡抚。朱师、徐师的灵柩,也已经运回南方。
詹有乾家的墨带到京城后竟然无法使用,原因是胶的成分过重。我打算还是托人带回去,看是退货还是留用,视情况而定。接家眷的事,三月我会再写信回去。家中来信时,请详细告知本家和各亲戚的情况,尤其是家中长辈,要一一详细描述,越详细越好。
谨此跪禀万福金安!
道光二十年二月初九日
曾公素有知人之鉴,所识拔多贤将。
——胡林翼
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有十三套学问,流传下来的只有一套《曾国藩家书》
——南怀瑾
《曾文正公家书》是一个思想者对世道人心的观察体验,是一个学者对读书治学的经验之谈,是一个成功者对事业的奋斗经历,更是一个胸中有着万千沟壑的大人物心灵世界的袒露。
——唐浩明
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威名震九万里,内安外攘,旷世难逢天下才。
——李鸿章
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左宗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