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一 由凡至圣:王阳明体悟本心的工夫阶次
以王龙溪《悟说》《滁阳会语》为中心的考察
(一)《悟说》概括的工夫四阶次
(二)《滁阳会语》所述王阳明体陪本心的工夫历程
(三)结语
二 阳明学者罗念庵体悟良知的工夫历程
(一)悟前
(二)证悟
(三)保任
(四)彻晤
(五)忘悟
(六)结语
三 良知与自证分
以王阳明良知学为中心的论述
(一)自证分释良知的学术溯源
(二)自证分与良知之体
(三)自证分与良知之照
(四)自证分与良知之境
(五)结语
四 当下一念之别:阳明学见在良知之争的关键问题
以王龙溪与聂双江、罗念庵的争论为中心
(一)见在良知说的基本含义和讨论背景33粥
(二)圣愚之辨概述
(三)双方对“当下一念”的不同体知
(四)结语
五 “念念致其良知”何以可能?
再谈见在良知说的核心焦点与体认维度
(一)见在良知之争的核心焦点
(二)圣愚之辨的两个理解层面
(三)独知、当下一念、直心自照
(四)双方体认维度之别
(五)如何“信得及良知” 锂
(六)结语
六 “信得及良知”的理论与实践内涵
从王阳明到王龙溪的论述
(一)阳明“信得及良知”的生命印证
(二)信得及良知之无知与无不知
(三)王龙溪的“一念自信”工夫
(四)结语
七 以良知开物成务
阳明学者以心性贯通事功的工夫实践障难论析
(一)王阳明军政生涯中的工夫实践及理据
(二)阳明后学以心性贯通事功的实践
(三)工夫障难
(四)结语
八 江右王门学者邹东廓之戒惧说论析
(一)思想脉络
(二)夫路径
(三)本体与工夫
(四)思想定位及意义
九 儒道交融:罗念庵一体两面的终极关怀
(一)一生纠结:病厄之危3道业未成
(二)阳明学者的基本共识:良知无生死
(三)一体两面的终极关怀:儒道交融
(四)结语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