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梨洲先生行迹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0826106
  • 作      者:
    徐修竹
  • 出 版 社 :
    西泠印社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1-01
收藏
内容介绍
  《梨洲先生行迹》一章主要介绍竹桥黄氏的情况以及黄宗羲的少年时代。第二、三、四章分别叙述了黄宗羲参加东林复社,追随南明鲁王抗击清兵和著述讲学、创立浙东学派的三个重要人生阶段。第五章介绍黄宗羲晚年史迹及他逝世之后,后人对他的纪念和研究情况。作者在书中,对黄炳垕编著的《黄梨洲先生年谱》的时地史迹的错误作了辨析与纠正,从而向学术界提供了比较准确的梨洲先生生平行迹资料。
  《梨洲先生行迹》配有大量史迹、文献、拓片、手稿等图片,大多为一手原始资料,很多图片为首次展示。对黄宗羲每一个历史时期的行迹,都用图片再现,令读者有直观的了解,同时也弥补了黄宗羲研究中缺乏实地图片资料的缺憾,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展开
精彩书摘
  《梨洲先生行迹》:
  ◎竹桥黄氏
  黄宗羲在族系上归属于竹桥黄氏李家塔支,为竹桥黄氏第十七代孙。根据黄宗羲编的《黄氏家录》、其七世孙黄炳垕编撰的《黄梨洲先生年谱》(以下简称《年谱》)、民国年间编的《余姚竹桥黄氏宗谱》以及多种传记、谱牒等文献资料记载,竹桥黄氏最早出自江夏,靖康之乱迁于婺源。竹桥黄氏始祖名黄万河,字时通,号安定,别号鹤山,原籍金华。黄万河之父任庆元府通判,姓名不详,《家录》称通判公。北宋建炎四年(1130),金人陷城,通判公死节。其有子三人,为分地避战乱,长子徙定海,次子迁吴隩,第三子居慈溪竹墩,即黄万河。之后又从慈溪迁居余姚竹桥,是为竹桥黄氏之祖。
  竹桥黄氏聚居之地黄竹浦,即现在的余姚市明伟乡浦口村。《光绪余姚县志·卷二·山川》记载:“(姚江)过姜家渡黄箭山之水入之,又东过三江口黄竹浦(注:俗名官埭浦,元柳贯诗‘连延黄竹浦,隐现白龙堆’,则黄竹浦古名也。案官埭浦今亦称官船浦,慈溪三十六岙之水北流至乾溪,又北至陆家埠,名蓝溪,又北名洋溪,折而西过花门渡白鹤桥,又北出黄竹浦入江。撺水北流过化安山,又北过剡湖奥,东西分为二,合于剡湖桥。又北过南浦,与蓝溪会,出黄竹浦)。”黄宗羲在《闻万公择卜》诗中写道“三江口转是南雷”,并注“三江口进港是余居所,不进港便为蜀山往宁波”。由此可知,黄竹浦俗称官埭浦或官船浦,位于三江口,是水路要道,官船来往停泊必经之路。元代著名诗人柳贯游龙山永乐寺后,作五言律诗《登龙山寺后阁》,其中写道:“山阁凌虚起,江天引望开。连延黄竹浦,隐见白龙堆。”黄竹浦由此始名。浦以黄竹为名,大约是因为两岸滩边盛长丛竹,又是黄氏一族聚居之地。
  黄竹浦原有一座竹桥,后毁。现存的黄家竹桥位于浦口村之南的前园村东首,是一座三孔石桥,桥形低平,桥长约7米。正中一孔桥板的南侧立面亥止有“黄家竹桥”四个大字,两端刻有“皇朝天启三年桃月重建”和“清光绪丙戌桂月黄师裳重修”,可知原黄家竹桥毁于明天启三年(1623)并重建,又于光绪十二年(1886)重修。
  在民国十五年(1926)修的《余姚竹桥黄氏宗谱》中,因竹桥黄氏人蕃难查而分房立谱,分为白鹤桥支、石柱支、后新屋支、前园支、李家塔支、畈头支、周家埠支、古路支、泉水支九个支系。其中六世祖端二十二府君一支系被分为李家塔支,因而黄宗羲就随之归属于竹桥黄氏李家塔支了。
  竹桥黄氏虽不是显赫大族,却是一个文化世家,代代文人学者辈出。清初昆山徐秉义在《黄氏捃残集序》中称竹桥黄氏“既饶甲科,亦代有闻人”。七世孙黄茂,读书善辩说,曾求学于名儒吴澄,讲学于本邑,邑之子弟争相入其门下,成材者甚众。元泰定元年(1324)中进士,授余姚州州判,爱民下士,百姓皆怀之。十世孙黄伯川,曾为蒙师教授,又任建宁府教授,以精通《周礼》《礼记》《仪礼》闻名,士子以得出其门为荣。十世孙黄翊,号菊泉子,明正德年间诗人、画家,尤其擅长画菊,《家录》称“姚江画学,盖始自菊泉子”。十一世孙黄玺,因其兄外出经商十年未归,乃辗转跋涉万里寻找,历尽艰辛,终寻得兄并奉归故里。黄宗羲曾作《万里寻兄记》赞其义举。此外还有黄宗羲的祖父黄日中、父亲黄尊素等,均是学识渊博、刚直不阿的名士。家族先贤的学识和品格对黄宗羲的人格形成和学术成就产生了巨大影响。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少年直志
竹桥黄氏
随父宦游
遭遇家难
上京伸冤

第二章 锢之党人
交友复社
拜师蕺山
读书武林
桃叶渡会
南都《公揭》
点解南粮
游历四明

第三章 游侠抗清
毁家纾难
驻军杖锡
乞师东瀛
避居柳下
濒于十死

第四章 厕身儒林
畅游匡庐
双瀑论学
设馆语溪
藏阅群书
重兴“证人”
浙东揽胜
登天一阁
避居泗门
讲学海昌
开创学案
助修《明史》
结交“三徐”

第五章 饰巾待尽
观览春社
自筑生圹
姚江讲会
重修父祠
万殊归一
病榻著述
梨洲末命
遗风流长

附录
黄宗羲著作一览表
参考文献
黄宗羲行迹简图
黄宗羲四明山行迹图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