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逍遥游 庄子全传
0.00     定价 ¥ 85.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01306420
  • 作      者:
    王充闾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9-01
收藏
编辑推荐

  这本书与“中国好书”《国粹:人文传承书》同属“王充闾人文三部曲”。

  我认为在当代所有庄子传记中,充闾先生的这本无疑是一部生命之作,是没有能与之可比的。      

  《庄子》是一部奇书,庄子是一个奇人。何“奇”之有?中国当代文学巨匠王充闾用生命之书、智慧之书、创新之书,让我们解密千年之“奇”,让中国传统文化安抚心灵,帮助生活!


展开
作者简介

  王充闾,中国当代散文大家。辽宁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南开大学等校兼职教授。曾任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部长、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并任鲁迅文学奖散文评奖委员会主任。早年接受系统的国学教育,大学毕业后做过教师、记者、官员,人生阅历、社会经验极为丰富,是当今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的“通才”,著作多部,翻译成多种文字,影响广泛。享有“南秋雨,北充闾”之誉。

展开
内容介绍

  庄子,是我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也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在诸侯混战、争霸天下的时代,不趋炎附势、同流合污,而逍遥游世、隐居著书,写成被誉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的《庄子》,产生了巨大影响。

  《逍遥游:庄子全传》是一部全面而详尽的庄子传记,它生动形象又不乏学术品位,具有文史哲兼备、雅俗共赏、古今贯通的特质。它严谨地依据《庄子》文本及相关史料,汲取融化时贤往哲的众多成果,精心组织素材,巧妙布局结构,以散文形式、写实手法写就,整体呈现了庄子的生命历程、生活状态、人生特征、思想轨迹,揭示了庄子思想在中国历史发展及全球文明进程中的深远影响。透过新颖的视角、生动的叙述、典雅的语言,一个栩栩如生的“庄老夫子”呼之欲出。它是一部出色、独具特点的上乘之作,被誉为“兼具开创性和深入化的集大成文化成果”。一卷在手,可以读懂庄子其人、借鉴《庄子》其书、了解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也能使中国传统智慧帮助当今的生活。随着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先贤的优良传统一定会薪火相传,现代转换,安抚当代人的心灵世界,解除人类共同面对的困惑。


展开
精彩书评

    本书把庄子放在大的历史时空中去考量,与世界同代巨人比较,以及从古至今读庄、解庄的海量综合。以“全传”的笔法,实现评讲与述史的统一。详写略写,以典型手法安排论辩的机锋,突出了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流派纷然的时代特征。寻觅涉事时历,刻画出追求“精神自由d一人”、千古无二的独特哲人的形象。以庄子实事与寓言含义,联结生发,表现了对现实的巨大关怀。语言结构的丰富性,助力展览时空交会的巨大背景。数字的结集是概括,显得整饬而波澜。以“天问”的笔触把主题引向深入。篇终接混茫,留下万古凝思。

  ——文学家、美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王向峰


    阅读《逍遥游:庄子全传》,伴你“逍遥游”。 作者用“八面受敌法”的巧妙方式,以散文的语言生动地追踪寻觅庄子的人生和思想脉络;在多方参考比照的过程中,独具个性地表达了自己认识理解的庄子,生动塑造了古代智者哲人自由飘逸的文学形象。

  ——文学专家、 中国作家协会研究员 李炳银


  庄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沾溉后人,非一代也。但关于他的生平,却极少资料。即便他的思想,也是人言言殊,尤其近代之后的以西解庄,更是增添了许多迷惑。王充闾《逍遥游:庄子全传》采取了很多实地调查,采集民间传说,广征文献,对于庄子生平的研究有新的进展,所作结论,大皆平实之言。

  ——文学评论家、甘肃省委党校教授 杨光祖


  作者以全新的视角、生动优美的语言,为世人展现出一个有血有肉、生活于两千多年前的庄子,使我们有幸在今天还能如此拉近同这位文化巨人的距离,了解他的成长历程、思想轨迹和性格特点,了解他的重大贡献与巨大影响。这是一部具有个性特点的上乘之作。

  ——文史专家、西北大学教授 黄留珠


  《逍遥游:庄子全传》是王充闾从历史散文转向传记文学创作的力作,显现为一位知识型、学者型文学家的独特的传记创造。它以对庄子生平行迹的考证探源、庄子其人的散文书写、庄子之学的哲理阐释与庄子现象的文化省察,构筑起一个集历史、文学、哲学、文化于一体的新的传记样式,可谓其文学创作活动的一个新创造。

  ——文学评论家、辽宁大学教授 徐迎新


  《逍遥游:庄子全传》一书,是他散文作品中,以一个人为叙事对象的创作。这部书所叙述的,其实是中国人的自由精神,也是历史文化传统具有无限生命里的“游”的精神。而在现代语境中,自由精神似乎与这个历史文化传统毫无关系。他要说的话,在中国文明的深处,在这个世界上较早具有理性精神的民族深邃的心灵里,自由已经不是概念,而是民族的心灵实践。

  ——著名记者、《辽宁日报》总编辑 丁宗皓



    

  作为“鲁迅文学奖”得主,王充闾先生幼年接受过系统的国学教育,文史功底十分扎实,其学养之深厚,在当代作家中是拔尖的;他的散文作品,特别是历史文化散文,向来就以渊深、博雅、厚重享誉于文坛。应该说,在中国当代文坛的诸多散文家中,他有资格为“庄子”作传。王充闾先生也果然不负重望,经过多年的拼搏,以其骄人的盛绩,交出了令学术界与文学界共同认同的答卷。为庄子作传,更有其特殊的难度。现在要为庄子作传,那将如何把一个真实可信、生动传神的庄子的文学形象呈现出来?王充闾先生无疑具备了先决的条件,而他可贵的,又在于能够以高度负责——对历史负责、对读者负责、对传主负责的精神,以严谨的治学理念、创作态度,对庄子进行了极为深入的研究和考证。我们说,《逍遥游:庄子全传》是一部心血之作,生命之作。

  ——中宣部党建网


    阅读《逍遥游:庄子全传》,不难发现,作家在为庄子立传时,自有一种取法乎上、力臻高格的追求。在这方面,作家预设的标高是:让庄子形象“基本上符合他的精神原貌”;让这位“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真正从历史的册页中血脉偾张、意态鲜活地站立起来”。也就是说,作家希望笔端的庄子,兼有历史真实性和文学生动性。

  ——凤凰网


  《逍遥游:庄子全传》作者王充闾作为著名散文家,通过实地考察、批阅研读,历时多年完成这部特殊的文学传记,作者与传主如庄蝶合一,实现了文史彬彬的个性化创造,达到了散文书写的空前高度,堪称“庄学硕果,传记奇葩”。许多学者、作家就本书的学术基点、思想蕴涵、文体特点、美学表现与现实意义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讨。对其以传溯源,还原庄子;千秋神会,感悟庄子;“间性”写作,发皇心史;du创佳构,诗思交融;承传薪火,观照现实,以灵动的文字为庄子写形传神,以现代情怀与庄子对话的创作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这部《逍遥游:庄子全传》的出版既有文化意义也有现实意义,特别对历史人物传记的书写提供了新的范式和可能性的经验与话语。

  ——辽宁日报、辽宁作家网


展开
精彩书摘

    第四章  道术


    第十三节  道的面孔



    1


    道,在道家祖师爷老子那里,是一个悬空的概念上的存在,“玄之又玄”“惟恍惟惚”,神秘难测。正由于它具有典型的形而上的品格,所以,老子才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一章)如果可以说得出来,付诸文字,那么,它就不是永恒的道了。这一论断,获得了明代的全能大儒王阳明的高度认同。当弟子问到这个问题时,他斩钉截铁地回答:“道不可言也,强为之言而益晦;道无可见也,妄为之见而益远。”

    不过,老子的说法也还存在着矛盾。既然幽玄、恍惚,不可捉摸,那又怎么能够听得到呢?他曾经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老子》四十一章)意思是,有悟性、最聪明的人,听了道,就努力去践行;悟性不高的普通人,听了道,将信将疑,半信半疑;而完全没有悟性、俗陋不堪的人,听了道,会哈哈大笑,采取鄙薄、讥笑的态度——这是很自然的,如果人人都能轻易地悟解,那还能称之为道吗?

    认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到了庄子笔下,“道”,就要丰满得多,具体得多,不仅可以言说,可以听闻,可以捉摸,而且变得具象化了,直至揭开神秘的面纱,亮出了它的多张面孔。

    


    2


    第一张面孔,是生活化。这是从道的外在形态上讲的。 道,在道家祖师爷老子那里,是一个悬空的概念上的存在,“玄之又玄”“唯恍唯惚”,神秘难测。正由于它具有典型的形而上的品格,所以,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也好,哲学也好,如果它是可说、可闻、可见的,能够体悟的,那就必然来源于现实生活,植根于客观实践,不可能脱离具体的事物而悬空浮置。而且,可以通过喻象性的方式,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绘加以解释。庄子的哲学就正是这样,因此,把它称之为生活的哲学。

    作为先秦道家学派的集大成者,对于道,庄子同老子一样,视之为最高的精神抽象,“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大宗师》)。但是,他又承认,道无处不在,道现身于具体事物之中,可见可闻,可说可议。

    《知北游》篇记载:居住在东郭的顺子先生,这天来到庄子的家里,要同他一起讨论一下有关“道”的问题。

    东郭子说:“请问先生!所谓的‘道’,究竟在什么地方呢?”

    庄子回答得很简捷,很干脆:“无所不在。”

    东郭子说:“一定要指定一个具体所在,然后才能得到认可。”

    庄子说:“在蝼蛄、蚂蚁身上。”

    东郭子有些不解,便问:“怎么这么卑下呢?”

    庄子说:“在稊草和稗子那里。”

    东郭子问:“怎么更加卑下了呢?”

    庄子说:“在瓦片、砖块那里。”

    东郭子问:“怎么愈来愈卑下呢?”

    庄子答说:“在屎尿中。”

    东郭子再不作声了。


    附原文: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

    

    说到“道在屎溺”,我忽然记起晚清的一则趣闻:

    李鸿章特别热心洋务,十分注意钻研一些现代科技方面的名词。这天,他向一个下属询问:“这个‘抛物线’是个什么名词呢?”下属旁征博引,讲了一大通,可是,李鸿章仍然没有弄懂。那个下属急中生智,脑子有些开窍了,便说:“中堂大人,你不是经常撒尿吗?撒尿时那个弧度的线条,就是抛物线啊!”李鸿章听了,开怀大笑,一下子明白了,幽默地说:“各位,你们都听明白了吧?从前的庄子,不是说过‘道在屎溺’吗?原来,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

    当然,话是这么说,同样承认道是无处不在的,同样知道道在生活中随处可以体认,其间却有悟和未悟的差异。我们不妨假设:如果李鸿章真的悟解了《庄子》,那他还会不会那么热衷仕进,把功名利禄看作命根子,像他的老师曾国藩所说的:不分顺境逆境,不问成败利钝,“少荃(鸿章)拼命做官”呢?

    禅宗对话录中,记载这样一个有名的故事:那天,马祖道一法师来找慧海法师,问道:“您现在修行还用功吗?”慧海答说:“用功呀。”马祖问:“那您是怎么用功的呢?”慧海说:“饥来吃饭,困来即眠。”马祖听了,有些糊涂,问道:“只要是个人,谁不是饿了就吃,困了就睡呢?难道他们那也叫用功修行么?”慧海说:“其他人吃饭睡觉,和我的吃饭睡觉,是大不一样的。”马祖问:“怎么个不一样法?”慧海说:“他们该吃饭的时候不吃,百种需索;该睡觉的时候不睡,千般计较。这就是我们的不同之处呀。”别人是“百般需索”“千般计较”,即使也是吃饭和睡觉,但那根本谈不上什么修行境界。这就是悟和未悟的区别所在。

看得出来,古今中外之道有其共通性,不见得那些深奥的至理都悬置于藐远的天庭,或者封存在象牙之塔里。正是为此,中国古人才说:“道不远人。”而且,在道的面前,无所谓大小,一粒菜籽的内蕴,可以同须弥山一样大,所以,佛经中才有“纳须弥于芥子”的说法。

    报载,有人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问询一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您的成就那么辉煌、博大,请问是在哪所名牌大学、哪个顶尖的实验室学得的?”这位学者答道:“在幼儿园里。童年时节,我在这里学到了人生最基础的道理: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东西就是这些。而正是这些普通至极的人生道理,为以后的路途铺下了牢固的基石。”

    下面,书归正传,继续述说庄子与东郭子的交谈。

    见东郭子愣在一旁,没有作声,庄子便接着上面的话题,做进一步的阐释:

    “先生的问题,本来就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有个监管市场交易的人,名字叫‘获’。他向屠夫问询:在检查中,如何把握猪的肥瘦程度?屠夫告诉他,猪的下腿处难有肥膘,所以,只要用脚踩一下猪的下腿就知道了。看来,观察的所在越是卑下,就越能显示问题的实质。不要认为至道存乎物外,其实,道是绝对离不开物的。最高的道也好,最宏伟的议论也好,莫不如此。‘周’‘遍’‘咸’这三个词,分别代表整体的、普遍的、共同的,说法虽然不同,表现道的实质和含义,却是毫无二致的。”

    庄子接着说:

    “上面,你按照你的理解问‘道’,我按照我的理解来说‘道’;现在,咱们还是再进一步,让我陪同你神游一番无何有之宫,混同一体来探讨终极无穷的道理吧,尝试着共同领会无为的境界——它是恬淡而静止的,寂寞而虚空的,谐调而安闲的。我的心志,寥然而虚寂,无所往,也不知其所往,去了又来,也不知要停留在哪里;我已经去去来来了,究竟终结在什么地方,却不晓得;置身于广漠虚廓的境界,大智之人与道相契,却不知道它的终极。

“造物者(道)与物融为一体,它们之间并没有界限;至于以一己为中心而形成物的分际,那是万物自己在互相划分界限。没有界限的形成界限,那是道散而为物;形成了界限而没有界限,那是物化而归道。说到盈虚盛衰,道使物有盈虚,而它本身并没有盈虚;道使物有盛衰,而它本身并没有盛衰;道使物有本末,而它本身并没有本末;道使物有聚散,而它本身并没有聚散。道主乎物之中,却出乎物之外。”


    附原文: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汝唯莫必,无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遍、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尝相与游乎无何有之宫,同合而论,无所终穷乎!尝相与无为乎!澹而静乎!漠而清乎!调而闲乎!寥已吾志,无往焉而不知其所至,去而来而不知其所止,吾已往来焉而不知其所终;彷徨乎冯闳,大知入焉而不知其所穷。物物者与物无际,而物有际者,所谓物际者也;不际之际,际之不际者也。谓盈虚衰杀,彼为盈虚非盈虚,彼为衰杀非衰杀,彼为本末非本末,彼为积散非积散也。”


    这也就是所谓“曲终奏雅”吧——庄子又把话题拉到了道的本原上去。

    综上所述,看得出来,庄子突出地强调了四个要点:

    第一,道无所不在。

    第二,道存在于每一具体的物象,即所谓“生活化”,但又不为每一具体物象所拘囿,这体现了道的超越性。

    第三,作为存在的本原与根据,道与具体事物并没有截然分割的界限。

    第四,道始终恒定性地存在着,不会随着具体物象的变化而变化。



    3


    道的第二张面孔,表现为自然性。

    这是从庄子之道的根基上讲的。庄子之道是自然的哲学,在他看来:

    ——天地间原本有自然的秩序,万物都处于自然、自得、自足状态——“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矣”,所以应该“放(仿)德而行,循道而趋”(《天道》),顺应其自然的存在方式;提倡“天人合一”“物我齐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反对人为地干预自然、破坏自然。

    ——应该宗法自然,亲近自然,任情适意,随性而发,维护性命的真实,从源头上遏止人性的异化;反对通过仁义、智巧、物质技术这些外在的东西,雕琢、改造、损毁人的本性。

    ——秉持自然主义立场,对于违背自然法则、扰乱自然秩序、损害人的本性的思想行为深恶痛绝,持严厉的批评、抵制态度。

    三者共同的旨归,是“回归于朴”,回归自然;所遵循的共同准则,都是无为,“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生”(《至乐》)。

    关于自然的蕴含,陈鼓应指出,自然应有不同的含义,有物理的自然,有人文的自然,有境界的自然。老、庄的自然,不是物理的自然,而是人文的自然,是境界的自然。

    庄子认为,为治之道,在于无为,应当顺人性之自然,而毋庸横加干涉。可是,现实的社会制度、专制政治,却都是凭着国君的意志去制定礼仪法规,并须遵照施行,这完全是扭曲人的自然之性。“其于治天下也,犹涉海凿河,而使蚊负山也。”(《应帝王》)这该是何等的荒谬!

    在《庚桑楚》篇,庄子借助得道者庚桑子之口,发表对于古代的尧、舜举贤任智,干扰人的自然本性的看法:

    “尧、舜这两个人,又怎么值得称赞呢?他们对贤者、能人、善行、利益的分辨,就像胡乱捣毁城墙,却种植蓬草来做屏障一样!挑着头发来梳理,数着米粒来下锅,这样斤斤计较,劳而无功,又怎么能够救助世人呢!推举贤者,人们就会互相倾轧;任用智者,人们就会互相欺骗。这些做法都不足以使民风淳厚。民众追求私利十分迫切,于是,子杀其父,臣弑其君,白昼行抢,正午穿墙。我告诉你们,大乱的根源,必定起于尧、舜之时,而其流弊将影响到千年之后。千年之后,必有人吃人的惨象发生。”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身世之谜

003 第一节 时代巨人
028 第二节 乡关何处
049 第三节 战国当年

第二章 人间世
071 第四节 不做牺牛
089 第五节 布衣游世
107 第六节 人生减法
133 第七节 以道观之

第三章 逍遥天际客
153 第八节 故事大王
184 第九节 圣人登场
205 第十节 出国访问
218 第十一节 庄、惠之辩
240 第十二节 传道授业

第四章 道术
275 第十三节 道的面孔
302 第十四节 十大谜团
322 第十五节 千古奇文
346 第十六节 文化渊源

第五章 谁似先生百世闻
365 第十七节 哲人其萎
384 第十八节 身后衰荣
401 第十九节 文脉传薪
426 第二十节 诗人咏庄

459 附录 庄子行年简表

470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