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孔子
0.00     定价 ¥ 12.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2510890
  • 出 版 社 :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19-01-01
收藏
编辑推荐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先世是宋国贵族。少年时期“贫且贱”,长大后做过“委吏”(管理仓库的小官)、“乘田”(主管畜牧的小官)等;曾聚徒讲学,从事政治活动。
  五十岁时,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后又周游宋、卫、陈、蔡、齐、楚等国,前后长达十三年,但最终未受重用。六十八岁时,返回鲁国。
  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了《诗经》《尚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它是****部编年体史书。
  其学说以“仁”为核心,认为“克己复礼为仁”,应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自西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中国两千余年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极大。
展开
作者简介
皮波人物靠前名人研究中心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小学课本里的名人传记”丛书,精选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历史名人,例如中国的孔子、屈原、李冰、秦始皇、汉武帝、司马迁、蔡伦、王羲之、祖冲之、唐太宗、李白、欧阳修、苏轼、岳飞、王阳明、徐霞客、曹雪芹、詹天佑、孙中山、梁启超、鲁迅、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钱学森等,以及外国的达·芬奇、莎士比亚、牛顿、达尔文、马克思、门捷列夫、顾拜旦……以他们的成长历程、人生发展为线索,采用富有启发性的小故事来表现他们,而不是进行冗长的说教性论述,以便使广大青少年读者产生阅读兴趣、共鸣,进而得到启发。
展开
精彩书摘
  《孔子》:
  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是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东)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当时,老子是掌管藏书室(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国家图书馆)的史官。
  孔子知道老子博古通今,深晓道德的精义、礼乐的奥旨,所以想向他请教礼、乐方面的知识。
  老子说:“二位远道而来,问我礼、乐方面的事情,不过,说来惭愧,关于礼,我只知道一点;至于乐,自从尧、舜、禹、汤以来,实在太过繁杂,我不是乐官,并没有进行过深入研究,所以不敢随便回答。不过,我有个好朋友,他叫苌弘,他们家世代为朝廷乐官,他本人也极其精通音律。你可以去请教他。”
  孔子拱手作礼相谢,然后询问老子:“今礼与古礼相比怎么样?”老子微微叹气说道:
  今礼自然比不上古礼。周公辅佐周成王所制定的
  古礼,在周朝隆盛时,上至君王、下到平民都严格遵守。
  可是,自从周平王迁都洛邑以来,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各
  自称雄,古礼一天天泯灭。到了如今,更是没有几个人知
  道古礼了。真是令人惋惜啊!
  孔子继续问:“古礼都包括哪些礼制呢?我知道得太过零散,不能融会贯通,还请夫子指点一二。”老子阐述了礼制的重要性:
  礼制是关系国家治乱兴衰的大事。从前禹、汤、文、
  武在位时都能秉礼治国,所以国家昌盛,百姓安乐;而周
  幽王、周厉王则正好相反。由此看来,礼制问题实在应该
  受到君王的重视。
  接着,老子开始详细解释各种礼制。其中有一项是郊社,引起了孔子的浓厚兴趣;因为当时鲁国遵奉周公遗制,只在夏季举行社祭,而没有在冬季举行过郊祭。
  郊社,指祭天地。周朝于冬至日祭天于国都南郊称为“郊”,于夏至日祭地于国都北郊称为“社”。
  在古人的观念中,南方为阳位,所以在南郊祭天;天圆,所以南郊的祭坛筑成圆形,称为“圆丘”。北方为阴位,所以在北郊祭地;地方,所以北郊的祭坛筑成方形,称为“方丘”。
  祭天地,自古以来就是帝王的特权,历来都由帝王亲自主持;如果帝王因事不能亲祭,可以派人代劳,但还是以帝王的名义举行。
  郊社举行的间隔时间,历代各有不同,有的一岁一祭,有的三年一祭。国家有大丧时,可以暂停其他祭祀活动,却不能停止郊社。
  每逢郊社,包括王公贵族、神职人员在内的参加人员,都必须先行斋戒。由王官通往南北祭坛的大道,也要预先清扫干净,而且沿路要点燃火炬。
  ……
展开
目录
目  录
年幼失父 001
出  生 003
幼年孤苦,聪慧好学 005
慈母病逝 007
结婚生子 008
初入仕途 009

丰富所学,广收弟子 013
问官于郯子 015
学琴于襄子 016
创办平民教育 017
游历洛邑 020
问礼于老子 022
学乐于苌弘 025

出  仕 027
鲁国内乱 029
进见齐景公 032
弟子政绩斐然 035
诛少正卯 036
夹谷会盟 038
隳三都,削三桓 042

周游列国 045
决定离鲁 047
一适卫国 049
匡城被围 054
返回卫国 055
子见南子 057
晋室相邀 059
宋国遇险 062
过郑往陈 066
在陈三年 068
叶公问政 070
陈蔡之困 073
转往楚国 076
由楚返卫 079
倦游归鲁 082
看穿季康子的心思 089
白发人送黑发人 094

《春秋》和“仁” 101
研究周朝礼乐 103
整理《春秋》 109
仁 111
圣人辞世 119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