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现实中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关系,既有相互依存的一面,又有相互对立的一面。本质是事物内在的、潜藏隐蔽的方面;现象是事物外在的、表面显露的方面。人们在生活中首先接触的是生活现象,因为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一般都可以凭借人们的感官去直接感知。至于生活的本质是无形、无色、无声、无嗅、无味的,是事物的内在方面,潜藏在现象之中,无论我们怎样努力都不可能凭着五官去直接感知事物的本质方面。这就形成了生活中和自然界普遍存在的、隐蔽的内在本质和显露的外部现象之间的差别与对立关系。生活的本质虽然总要透过各种生活现象曲折地显示出来,但生活现象及其形貌跟生活的本质常常是不完全符合的。第一,现象比本质有更多的方面,更富有多样性。现象中包括各种特性:既有重要的,也有次要的;既有必然的,也有偶然的;既有基本的,也有派生的。至于本质,只包括现象内部的最主要、最根本的特征和各部分之间的必然联系。第二,现象和本质之间往往有许多环节。中间环节越多,现象的外部形态和内在本质的差别越大,二者之间的联系也就越复杂。第三,有时候现象用歪曲的形式来体现本质,有些现象不但不能恰当地显示其本质,反而掩盖其本质。这些就是本质和现象的经常不符合的矛盾。马克思曾说过: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同事物的本质是直接相符的话,那么任何科学都是多余的了。果真如此,全部文学艺术也将是多余的了。
社会生活中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对立关系,当然会反映到文艺创作活动中去,并制约着形象思维的全部过程。正因为生活中现象与本质常常是不相符合的,所以在形象思维中需要运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方法去解决存在于生活中并反映到思维里的这一普遍的矛盾。从这个意义上说,形象思维的过程就是解决现象与本质的矛盾之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选择与提炼最合适的生活现象,去集中概括隐藏在生活中的某些本质的东西,创造出生活的本质方面与它的理想的表现形式紧密结合、高度统一的艺术形象。
人类的认识活动是从反映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的外表特征与外部联系的感觉、知觉开始的。感觉或知觉的映象,记忆或想象的表象,都属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有限度的。单纯的感知活动或想象活动都不能跨越所谓“感觉的门槛”,不可能深入到事物的内部去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必须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来个突变,跃升到理性认识阶段,才有可能深入到事物的内部,抓住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当然,在理性认识阶段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把握住事物的全部本质,还需要由所谓初级的本质到二级的本质,以至于无穷。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