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传承·创新·超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模式的哲学思考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140155
  • 作      者:
    夏东民,金朝晖,罗健等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的发展模式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模式,是指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立足中国基本国情,反映时代发展要求,为解决当代中国现实和未来长远发展问题而构建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范式,这一范式包涵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文明诸方面要素,构成了驱动中国社会发展的社会有机体。因此,中国的发展模式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发展性、本土性、可持续性等重要特征。
  《传承﹒创新﹒超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模式的哲学思考》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角度审视,一个国家模式的发展趋向最终受制于本国经济、社会等的发展规律以及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凡是符合本国国情、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人类共同价值取向的模式一定会有持久的生命力。否则,将最终被淘汰出局。中国发展模式的形成与发展依据中国当下的基本国情,遵循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国人民的幸福找到一条正确道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别于西方的发展模式之借鉴,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一种新的成功范式。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理论飞跃,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宝库作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
展开
精彩书摘
  二、国家发展模式的特征
  (一)独特性
  任何国家发展模式都具有独特性。任何成功的道路、模式,其选择都需要立足于国情,依据某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等基础,根植于其历史、文化等传统。国家发展模式的独特性还来自于模式的自主性,任何成功的道路、模式由某国或地区国民自主独立选择,不能由外力强制推行;任何成功的道路、模式都需依据某国或地区现实条件创新探索,而不能依赖于纯粹的理论预设、不能迷信外在的所谓先进理论;任何成功模式的形成、发展可以借鉴他国模式,但要保持自身的特色、本质内容而不能完全照抄照搬。
  (二)发展性
  国家发展模式是开放的模式,具有发展性。世界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社会处在永续的演进状态。国家发展模式的发展性要求其遵循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既要总结历史,也要向他国学习,更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而吐故纳新,不断调整、丰富、创新、完善。落后的模式总是要被淘汰的,那种永恒不变的模式是根本不存在的。即使在一定阶段,模式在保持某些本质内容和稳定特征之外,也总是处在开放状态,始终保持其灵活性、变化性和发展性。正是这种开放性、发展性,才能促进模式本身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影响力。
  (三)互补性
  国家发展模式具有互补性。当今的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世界,全球化时代的国家与国家的交往日益密切,一个国家模式的形成、发展、完善必然受到其他模式的影响或者制约。各种模式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缺陷,不同的模式处在相互影响、相互比较、相互借鉴甚至相互渗透的状态,一种模式优势、特色的凸显必然吸引着他国的学习和借鉴,以弥补本身存在的缺陷。各种模式都兼具有彼此的某些特点或者说彼此之间也具有共性的地方。正是模式之间的互补性推动着各种模式的取长补短,推动模式的自身完善。
  (四)实践性
  国家发展模式具有实践性。国家发展模式不是来源于空中楼阁,它根植于社会整体发展的实践活动,是社会整体发展实践活动的反映和体现,是对某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发展实践活动的理论提升。国家发展模式作为一种理论,来源于社会发展实践同时又指导社会发展实践的深化,而且其本身也需要在社会发展实践过程中不断检验。实践是动态的,国家发展模式也随着动态的实践不断变化。一方面,一些模式在实践中不断生成、完善而显示持续发展的动力以及对世界具有的强大影响力。
  ……
展开
目录
导论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
(一)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早期探索
(二)邓小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
(三)新时期党的领导集体的理论贡献与实践创新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模式的研究缘起及国内外研究状况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模式的研究缘起
(二)国内外关于中国模式的研究状况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模式研究的价值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模式的理论价值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模式的实践意义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模式相关理论解析
第一节  国家发展模式的内涵、特征及其演化
一、国家发展模式内涵的哲学意蕴
二、国家发展模式的特征
三、国家发展模式的演化趋势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模式的辩证解析
一、普遍性与特殊性:中国发展模式的个}生体现
二、稳定性与发展性:中国发展模式的演进状态
三、重要性与全面性:中国发展模式的形成完善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模式的内涵及特征
一、道路的哲学意蕴
二、模式的丰富内涵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模式的特征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模式的要素与结构
一、全面性:模式的构成要素
二、协调性:模式的基本结构
三、系统性:模式的功能运行
第五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模式的目标与优化路径
一、动态协调:效率与公平的有机性
二、五位一体:文明建设的全面性
三、三位一体:道路、制度与理论的统一性
第六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模式的创新发展
一、哲学审视:建设“美丽”中国
二、辩证思考:实现中国梦
三、前瞻视野:模式的继承、创新与超越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模式的政治要素
第一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
一、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人类社会科学发展的真理
二、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发展是我们的一条根本经验
三、坚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模式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保证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模式的奠基者
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模式的探索者
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模式的创建者
第三节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第四节  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
一、共同富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理想信念
二、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模式的价值追求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模式的经济要素
第一节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一、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发展历程
二、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意义
三、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第二节  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
一、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的理论基础
二、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的重要意义
三、坚持和加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第三节  坚持科学的宏观调控
一、加强宏观调控的依据
二、加强科学宏观调控的重要意义
三、加强和完善科学的宏观调控
第四节  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市场体系
一、社会主义现代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二、社会主义市场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意义
三、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市场体系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模式的文化要素
第一节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引领作用
一、价值观在我国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的有效措施
第二节  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一、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性
二、目前我国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的现状
三、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途径
第三节  促进文化多样化健康发展
一、文化多样性的特征
二、促进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三、促进文化多样性健康发展的途径
第四节  积极发展文化产业
一、文化产业的特征
二、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
三、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
四、积极发展文化产业的途径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模式的社会要素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意义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理念的形成过程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理论基础
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路径
第二节  培育良好的社会心态
一、社会心态的内涵
二、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心态的主要特征
三、培育良好社会心态的现实意义
四、培育良好社会心态的着力点
第三节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一、社会稳定的基本内容
二、社会稳定的功能与条件
三、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
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四节  创新社会治理方式
一、社会治理的内涵
二、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转型的必然性
三、完善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根本路径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模式的生态要素
第一节  生态文明建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生态文明形成与发展的理论渊源
二、生态文明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实践基础
三、生态文明的理论价值
第二节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
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
二、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三、树立生态保护与生态支持有机统一的发展理念
第三节  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一、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
二、当前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
三、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创新路径
第四节  推进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
一、科学把握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二、把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
三、走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四、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模式的外部环境要素
第一节  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一、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历史沿革
二、和平与发展内涵的丰富、变化
三、和平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四、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第二节  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紧密关联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二、世界的发展需要中国
第三节  和谐世界理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模式
一、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
二、和谐世界理念的内涵
三、和谐世界的哲学解析
四、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模式助推和谐世界建设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