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城市规划著作大系:城市综合承载力理论评估方法及实证研究》:
5.城市内部空间承载力研究可实现在城市内部空间的分区管理和预警
分析街道、社区或者单元网格层面的人口居住与基础设施、就业、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城市安全及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关系,并利用城市管理信息化技术,可实现城市内部不同行政级别单元的承载能力管理。结合一定的预测模型和触发阈值,并建立预报、预警的工作流程,可实现局部地区承载力失衡的预警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利用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的物理基础和数据源,按照UCC(Urban Carrying Capacity)分析的要求,筛选其中的数据形成UCC分析所要求的基础空间数据(若不足以涵盖分析要求,可人为添加),并给定评价阈值(人均或者通行经验值)和预测模型,分区分块评定UCC的匹配状况,同时利用预测模型对现有的发展情况进行远景分析,提供未来存在的失衡情况的评价结果。
分区管理和预警在合理配置基础设施及公共设施,保障城市供水、燃气、地铁、公共交通等市政公用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和安全,促进城市防震、防洪、防空、消防等防灾减灾设施的建设,推进地下管网布设与地下空间利用,统筹城乡就业,建立健全分层次、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解决社会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供应、义务教育、公共医疗卫生、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3研究内容及本书结构
1.3.1研究内容
本研究在系统研究城市承载力发展演变的基础上,详细探讨现存各种承载力指标体系的优劣,针对其缺点和现阶段实际情况,从城市发展制约要素集合及其评价方法上对城市承载力理论体系展开研究,利用地理信息科学的方法,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需求,对区域及城市内部不同系统的承载能力逐一进行评估和准确定位,量化各系统的承载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区域层面和城市空间层面两个尺度的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并建立起相应的评估方法和过程。通过典型地区的研究,评判其优缺点,为其他地区的城市综合承载力研究提供借鉴,促进城市理性增长与和谐发展。
1.系统探索城市承载力影响因素及调控机理
目前城市承载力理论的主要缺陷和不足在于简单套用生物种群增长规律,而忽视了人类科技、贸易、消费、制度等社会文化因素对城市承载力的巨大影响。本书在总结城市承载力起源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城市系统结构、发展过程以及服务功能的本质特征出发,分析目前城市承载力研究存在的主要困境及原因,以人类社会文化因素为重点,系统地探讨和阐述城市承载力的影响因素、调控机理及主要特点,提出城市承载力K值调控概念模型,从而完善城市承载力理论,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城市承载力理论探索提供基础。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