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恢复和重建阶段(1978-1990)
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是北大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的恢复和重建阶段,同时也是发展很快的一个时期。师资队伍一度破纪录地达到30多人。学术研究成果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在全国高校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1988年,北大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1.观念、思想与学术进展
(1)在两次大讨论中发挥重要作用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在一版显著位置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随即在全国范围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场讨论不仅在党和国家的历史转折时期发挥了重要的政治作用,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恢复和重建营造了良好的思想氛围和学术环境,因而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发展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北大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教师积极参与了这场讨论。1978年6月20-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哲学研究》编辑部邀请首都部分哲学工作者围绕真理标准问题举行座谈,冯定、郭罗基等应邀参加会议并发言。哲学系教师还发表了一批论文参加讨论,如黄枬森的《列宁论真理的实践标准》(《哲学研究》1978年第9期),黄枬森、陈志尚、张翼星等的《社会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北京大学学报》1979年第3期),黄栅森的《实践和实践的检验》(《哲学研究》1980年第11期),赵常林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本质特征和主要贡献》(《晋阳学刊》1982年第6期)等等。
改革开放初期另一次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大讨论,是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讨论。北大哲学系在这场讨论中起了重要作用。这场讨论的兴起并不是偶然的,它既是对“文革”期间践踏人的权利、蔑视人的尊严、贬低人的价值的历史悲剧的抗议与反思,又是对当时兴起的“伤痕文学”的一种理论呼应,同时还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范围内人本主义思潮兴起的背景。而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新译本的公开出版(1979),则为之提供了经典文本依据。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