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古代哲学经典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14143945
  • 作      者:
    王月清主编
  • 出 版 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文化经典导读: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以中国古代哲学原典为基点,以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历程为纵向线索,以中国古代哲学经典的作者行谊、主要关切、主体内容、历史贡献、文化影响、域外传播和当代价值为横向线索,用原典中最为核心的理念或命题概括每篇作品的内容,以便读者选择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文化经典导读:中国古代哲学经典》:
  第二,在教育的内容上,以礼、乐、射、御、书、数为主要课程,以《诗》《书》《礼》《易》《乐》《春秋》为主要教材,在教育的科目上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类,其中德行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占有最为重要的地位。
  第三,在教育的方法上,孔子主张针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孔子还重视诱导式的启发教育,强调不到学生苦苦思索而想不通时,不去启发他,不到他想讲而讲不明白时,不去开导他;他还要求学生不要死读书,而贵在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第四,在教育的培养目标上,孔子认为进行教育的目的除了用仁义礼净化人们的灵魂、协调人们的社会行为之外,其最重要目的在于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士”、“君子”,用其所学来推行“先王之道”,以便为当时的社会服务。
  2.学的方面
  其一,在学习的态度上,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只有好学、乐学,才能真正学好。其次,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永不满足。再次,要专心致志,知难而进。追求学问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读书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和真理,要敢于知难而进。再次,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其二,在学习的方法上,孔子主张边学习边将学习的东西用于实践中去检验,在温习旧知识的同时学习新的知识。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应该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二者不能偏废。另外,孔子还非常重视学习上的精益求精,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其三,在学习的内容上,孔子主张在学习专精的基础上要博、要广,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学习纲要,那就是文化知识、德行修养、忠诚笃厚和坚守信约,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四,对于学习的目的,孔子认为,重点在于“学以致用”,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六)君子观
  君子是孔子设定的一种理想人格,《论语》中提出了成为君子的言行标准及道德修养上的要求。
  第一,仁德是君子最为重要的品格,在孔子看来,作为君子必须重视仁德的培养“时刻不能违背仁德,哪怕违背的时间只有吃一顿饭的工夫之短也不行,即使在艰难困苦颠沛流离之中也不能违背仁德”。
  第二,道义是做君子的根本,行为符合礼仪,言语表达要谦逊,待人要坚守信用,否则就谈不上君子。
  第三,君子要用“三戒”、“三畏”和“九思”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三戒”,即年少时血气没有稳定,要警惕贪恋女色;成熟后血气方刚,要警惕争强好斗;年老时血气衰退,要警惕贪得无厌。“三畏”,即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的人,敬畏圣人所说的话。“九思”指的是:看的时候要考虑是否看明白了,听的时候要考虑是否听清楚了,对人的时候要考虑脸色是否温和,与人交往时要考虑容貌是否恭敬,说话时要考虑所说的是不是自己内心所想,对待工作要考虑是否认真,遇到疑问要考虑是否应该问一下,发怒时要考虑是否有后患,面对能够得到的东西时要考虑是否符合道义。
  除上述要求外,孔子还认为君子心境安宁而不傲慢;君子态度庄重而不与人争吵,能合群而不结党营私;君子善于责求自己,而不像小人一样责求别人;君子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君子既要重视内在的德性修养,也要注重外在的表现方式,要内外均衡等等。
  ……
展开
目录

变的思维——《易经》
一、《易经》的成书年代与作者
二、《易经》其书
三、《易经》的主要内容
四、《易经》的影响
五、《易经》的海外传播

中国圣书——《论语》
一、孔子其人
二、《论语》的结集及主要版本
三、《论语》的主要内容
四、《论语》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五、《论语》的现代价值

生命智慧——《老子》
一、老子其人
二、《老子》的主要版本
三、《老子》的主要思想
四、《老子》的思想影响
五、《老子》的世界性文化影响力和现代价值

中国良知——《孟子》
一、孟子其人
二、《孟子》的主要内容
三、《孟子》对后世的影响
四、《孟子》的现代价值

天籁之音——《庄子》
一、庄子其人
二、《庄子》的编订及结构
三、《庄子》的主要思想
四、《庄子》的影响
五、《庄子》的现代价值

战争艺术——《孙子兵法》
一、孙子其人
二、《孙子兵法》其书
三、《孙子兵法》的思想
四、《孙子兵法》的影响及其现代价值

兼爱天下——《墨子》
一、墨子其人
二、《墨子》其书
三、《墨子》的思想
四、《墨子》的影响

隆礼重法——《荀子》
一、荀子其人
二、《荀子》其书
三、《荀子》的思想
四、《荀子》思想的影响

国家秩序——《韩非子》
一、韩非子其人
二、《韩非子》其书
三、《韩非子》的主要思想
四、《韩非子》的影响

天经地义——《孝经》
一、《孝经》的成书及其作者
二、《孝经》源流及其传布
三、《孝经》的主要内容
四、《孝经》的思想影响

中国家风——《颜氏家训》
一、颜之推其人
二、《颜氏家训》其书
三、《颜氏家训》的主要思想
四、《颜氏家训》的影响及其现代价值

明心见性——《坛经》
一、慧能其人
二、《坛经》的主要思想
三、《坛经》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四、《坛经》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

价值优先——《四书集注》
一、朱熹其人
二、《四书集注》的编撰与结构
三、《四书集注》的主要内容
四、《四书集注》的影响

知行合一——《传习录》
一、王阳明其人
二、《传习录》其书
三、《传习录》的思想
四、王阳明思想的影响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