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质料先天与人格生成:对舍勒现象学的质料价值伦理学的重构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0107730
  • 作      者:
    张任之著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张任之(张伟),哲学博士,中山大学哲学系、现象学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象学、伦理学和欧陆哲学。

展开
内容介绍

  《质料先天与人格生成:对舍勒现象学的质料价值伦理学的重构》探究了舍勒现象学的元伦理学的静态奠基和动态基础,立足于国际舍勒研究界,在伦理思想史的大背景下,结合康德、胡塞尔和当代自身意识理论等思想,系统重构舍勒的现象学伦理学。

展开
精彩书摘
  在舍勒那里,人格既非一种可看见或可想象的事物或实体(sub.stanz),亦非一种对象,而毋宁说是那个直接地一同被体验到的生活一亲历(Er.1eben)的统一。人格存在于行为的进行中并使得本质各异的行为得以统一。人格唯一地是一个“具体的统一性”,完全在其每一个行为中生活和存在,并且合乎本质规律地包含着一个无限的行为系列。因此,人格便是一种动态的存在,一种恒定的实现流。人格之道德本质体现出一种不完全性。人格从未完美过,人格向来在道德上亏欠于自身,这正是人格之存在方式,正由于亏欠,才产生一种不断上求的实现冲力,也正由于此人格才得以存在,才成为实现流。①因此,道德引导的最佳源头可能并非受限的有限人格,而是作为无限人格的神。所以对神的本质连同对神的本质性在其中被给予的那些行为种类的探讨就成为必须,而且这甚至对舍勒伦理学的“明确完成”是首要的。舍勒在20年代初多次强调的宗教与道德(以及伦理)的关系也应该在这个意义上得到阐明(II,14;V,9)。
  更进一步的问题是,为什么在宗教现象学的研究之后,舍勒依然没有按照其承诺回到原先的主题,而是展开了新的研究领域?舍勒在1921年的《形式主义》的“第二版前言”中表示,在《形式主义》结尾处他曾承诺,将就宗教之本质和“价值人格类型”学说进一步加以展开,而在《论人之中的永恒》的第一卷中的以“宗教问题”为题的文章试图提供一种“对神性之物的本质经验”理论,这实现了这个承诺的第一部分。而该书第二卷中关于“榜样与引领者”的文章应当兑现这个承诺的第二部分。在《论人之中的永恒》的“第一版前言”中,舍勒则再次承诺,《论人之中的永恒》的第二、第三卷的研究正稳步前进,有望不久后出版,第二卷的主要部分将用于对他的伦理学的明确完成。然而直到舍勒逝世,《论人之中的永恒》仅只出版过一卷。舍勒并没有兑现他的承诺,他并没有在生前出版可以宣告其伦理学明确完成的著作,而是在20年代以后转向了新的研究。斯佩德的解释是,舍勒为了完成其伦理学而转向有关神明者(或上帝)的研究,这导致了前所未有的新问题,而为解决这些新问题,舍勒耗尽了余生。
  在舍勒的宗教经验现象学中,作为宗教经验之对象的神明者——神或诸神——首先便是在人的意识之内原初被给予的,它绝对的存在着并且是神圣的。它总是作为一种绝对的存在者而存在且被给予人,即它总是作为所有其它存在者(包括思考着它的我自身)存在的根据,因而具有相对于一切其它存在者的优越性(V,159)。也就是说,神明者的本质之一在于它是相对于一切有限存在者的绝对的无限存在者。
  同时,神明者是神圣的。这一点在舍勒这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神圣的价值位于舍勒描述出来的价值等级秩序的顶端。神明者是神圣的,就意味着神明者应当是神圣价值的载体,因而将成为在时间中存在的人格的实现之最终朝向,有限人格之不完善性将可以在神之爱和“自身之爱”或“陌己之爱”中获得更为完整的自身理解,而不断地仰瞻到更高的新价值,因而有限人格才有可能变得越来越完善。这也就意味着,神明者为人格的不断完善提供了最终的价值类型范本,而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相对存在者在神明者之前感受到自身的渺小与无力,体验到自身从属于作为绝对存在的神明者,从而依凭着爱(爱神并在神的爱中爱一切存在者)。
  ……
展开
目录
缩略索引
题解与引言
1  导论:伦理学的引导性问题和伦理学的建基问题
1.1  从苏格拉底问题到伦理学的引导性问题
1.2  什么是伦理学意义上的好(善)?
1.3  伦理学与道德
1.4  伦理学的开端:普罗塔哥拉与苏格拉底之争
1.5  一个个案:康德伦理学中的感受与理性
1.5.1  康德早期的理性伦理学
1.5.2  康德的道德感受伦理学
1.5.3  康德的纯粹理性伦理学
1.6  问题的导入与层次划分
上篇:舍勒现象学的元伦理学的静态奠基——康德、胡塞尔背景下的质料先天主义
引语
2  舍勒现象学伦理学的前问题:形式先天与质料先天
2.1  从康德的形式先天到胡塞尔的本质先天
2.1.1  康德先验哲学中的形式先天
2.1.2  胡塞尔现象学中的本质先天
2.2  舍勒对康德形式先天的批评与质料先天原则
2.3  舍勒对胡塞尔本质先天的批评反思与深化
2.3.1  胡塞尔的波尔扎诺转向与观念对象的存在样式
2.3.2  胡塞尔“纯粹现象学进程的一贯性中断了吗?”
2.3.3  胡塞尔的综合先天与本质明察的功能化
3  舍勒现象学伦理学的建基问题:理性先天与情感先天
3.1  从康德的理性先天到胡塞尔的意向性感受
3.1.1  康德伦理学中的理性先天原则
3.1.2  胡塞尔对康德理性先天的批判
3.1.3  胡塞尔的意向性感受和价值化行为
3.2  舍勒对康德理性先天的批评与情感先天原则
3.3  舍勒对胡塞尔意向性感受的批评与发展
3.3.1  舍勒的意向性感受和“认之为有价”行为
3.3.2  理性或情感:胡塞尔与舍勒现象学伦理学的建基
4  舍勒质料价值伦理学的第一层次:现象学的元伦理学
4.1  舍勒的价值先天与价值存在
4.1.1  作为原现象的价值先天
4.1.2  作为“行为相对性存在”的价值存在
4.2  非伦常价值之间的先天层级与伦常价值
4.3  情感领域的分层与“爱与恨的先天论”
4.4  舍勒对“什么是善?”这一伦理学引导性问题的回答
4.5  小结:质料先天主义与现象学的元伦理学的静态奠基

下篇:舍勒现象学的规范伦理学的动态奠基——自身意识理论视域中的价值人格主义
引语
5  舍勒人格理论的前思:自身意识、自身感受与人格的释义史
5.1  传统的自身意识理论及其“循环”困境
5.2  附论:自身意识的论题域与家族概念群
5.3  可能的走出困局的模式:自身感受与自身关系
5.4  自身感受的三种哲学含义
5.5  人格的释义史与人格理论的困境
5.5.1  人格的原初含义与人格的古典道德哲学维度
5.5.2  中世纪的人格理论与人格的存在论维度
5.5.3  近代的人格理论与人格的认识论维度
5.5.4  康德的人格理论与诸维度的综合
5.5.5  人格理论的论题域与其困境
6  舍勒人格理论的本质思考:自身感受与人格现象学
6.1  自身感受1与人格的自身被给予方式
6.1.1  舍勒对康德“先验统觉的自我”的批判
6.1.2  人格的“不可对象化性”与其“自身一体验”
6.1.3  作为“存在论式的反思的知识”的“自身认同化”
6.2  自身感受2与人格的存在样式
6.2.1  人格存在的基本规定:实体,或行为实体?
6.2.2  作为“爱的秩序”的“行为实体”
6.2.3  人格的“个体规定”与“自身之爱”
6.3  自身感受3与伦理的人格生成---
6.3.1  “自身感受3”在价值人格主义中的位置
6.3.2  “自身感受3”的现象学本质
6.3.3  作为“自身感受3”的“羞感”和“懊悔”
7  舍勒质料价值伦理学的第二层次:现象学的规范伦理学
7.1  人格的本己个体性与自身认识的偶像
7.2  陌己人格与人格生成
7.2.1  自身欺罔与内陌己感知
7.2.2  榜样跟随与本己人格生成
7.3  总体人格与凝聚主义
7.3.1  个体主义与普遍主义
7.3.2  作为凝聚主义的价值人格主义
7.4  舍勒对“人应该如何生活?”的回答
7.5  小结:价值人格主义与现象学的规范伦理学的动态奠基
8  总结:舍勒现象学的质料价值伦理学的总体规定
8.1  舍勒现象学的基本原则
8.2  舍勒的质料价值伦理学的内在统一性
8.3  舍勒现象学的质料价值伦理学的根本特征
8.3.1  舍勒伦理学的质料先天主义
8.3.2  舍勒伦理学的绝对主义与客观主义
8.3.3  舍勒伦理学的价值人格主义与凝聚主义

名词索引
人名索引
后记与致谢
修订补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