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蓄须明志”时期的戏外事
陈凯歌导演的《梅兰芳》在全国热映,一股梅兰芳热四处兴起。我收集的有关资料中有关梅兰芳的图片和文字很是不少,我写《文化人结婚记》时,很是不明白当年蓄须明志的梅兰芳,为何要趟那道浑水,后来有著名学者讥讽我的不理解为“见者惊异”,并称梅兰芳“他的底线是不登台,不唱戏,其余都是小节,可不予计较”。若以梅兰芳的底线来衡量另几位名伶,问题就来了,马良连、尚小云、荀慧生,均于敌占时期登过台唱过戏,据此而推论他们的大节,难说没有简单化之嫌,更有扩大化之隐忧,——已有傅斯年“所有伪北大教员不予登用,不能给北大留下耻辱”的一刀切作法。教员是耻辱,教员所教育之学生也该是耻辱,推而广之,门房,役夫,摇铃的做饭的,哪个不是戴罪之人。论及底线与大节,或许还真应该有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之必要,不然的话,梅兰芳前面的“蓄须明志”及稍后参与“祝捷演出”,有何差别欤。也许,还须为普通人另设一底线——即有饭吃与没饭吃,常言“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但真正具体轮到个人头上,难免或有颠倒“失节事小,饿死事大”。话不中听,却多有事例为证——此处失节亦并非特指“卖国卖身”之大节焉。
谷林老人《检得旧刊说因由》,讲到俞平伯于沦陷时期北平的《艺文杂志》发表文章,被远在昆明的朱自清知道了,“他来信劝我不要在此间的刊物上发表文字,原信已找不着了。我复他的信有些含糊,大致说并不想多做,偶尔敷衍而已。他阅后很不满意,于三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又驳回了。此信尚存,他说:‘前函述兄为杂志作稿事,弟意仍以搁笔为佳。率直之言,千乞谅鉴。’标点中虽无叹号,看这口气,他是急了。非见爱之深,相知之切,能如此乎?”俞平伯说“北平沦陷期间,颇有款门拉稿者,我本无意写作,情面难却,酬以短篇”。此类投稿给刊物的平常小事,在朱自清的眼里都是大事,若设此为底线,怕没有几个人洗脱干净。朱自清是把小节视为大节的知识分子,不然在美国救济粉中饿死的就不会仅止他一人了。俞平伯到底还有些家底,虽然一度曾穷困到“余亦感经济困难,余妇乃有在家创办交卖会之举,取家中及亲朋处无用旧物标价售卖,酌取手续费”的地步,正如谷林所论:“此其所以尚可不写文章还能养亲而糊口欤?”沦陷八年之久,北平与上海不可能成为空城,留下来和走不了的人们,以各种方式谋生养家,就是为了能够活下去希冀看到胜利的那一天。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