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主一家,兼采众说
此派占了清初《诗经》学著作近二分之一的比例。钱澄之言:“吾之从朱犹之从毛、郑二家,取其是者而已矣。”②他的《田问诗学》以《小序》首句为主,录《传》、《笺》、《疏》十之二,录《集传》十之三,诸家各本录十之四。其中于名物训诂、山川地理言之犹详。可谓此派之代表作。严虞惇《读诗质疑》以推求诗意为主,“大旨以《小序》为宗,而参以《集传》。其从《序》者十之七八,从《集传》者十之二三。亦有二家皆不从,而虞悖自为说者”③。以上几家虽汉、宋兼采,但都尊《小序》,带有明显的汉学倾向,占据着主要地位。惠周惕《诗说》“于《毛传》、《郑笺》、《朱传》无所专主,多自以己意考证”④,是清前期十分重要的《诗》学著作。田雯称日:“其旨本于《小序》,其论采于六经,旁搜博取,疏通证据,虽一字一句,必求所自,而考其义类,晰其是非。盖有汉儒之博,而非附会;有宋儒之醇,而非胶执。”⑤是为上乘之作。黄中松《诗疑辨证》折中诸家之说,主于考订名物。这些著作不主门户之见,皆以考据为长。顾镇《虞东学诗》意在调停两派之说以止其纷争,《诗集传》主谈义理而略于名物、训诂、音韵之学,顾氏一一为之补考。对朱子有中肯的评价,但对《诗序》却卜分信崇,说:“《诗》之有《序》,如头面之着眉目,非是即不复省释为何人。故日:学《诗》而不求《序》,犹人室而不由户也。”①《总目》称其“于汉学、宋学之间,能斟酌以得其平。书虽晚出,于读《诗》者不为无裨”②。孙承泽《诗经朱传翼》以《小序》、《集传》并列,杂引诸说,斟酌异同,不作轻易论断。范家相《诗渖》斟酌于《小序》、朱《传》之间而断以己意。姜炳璋《诗序补义》认为朱子顺文立意,大抵以诗人之意为是诗之旨,而《小序》国史由之明乎得失之迹,则以编《诗》之意为一篇之要,以此试图贯通两家。陈迁鹤《毛诗国风绎》认为从朱《传》说《风》诗,于文义为顺,从《毛传》说《风》诗,于意为深。志在调停毛、朱。这部分学者企图消融门户之争,各取所长。
此派虽称无门户之见,汉、宋兼采,但总的治《诗》倾向偏向于汉学特征,带有浓厚的考证征实气息。推求《诗》意大都主《小序》,训诂、考据时兼采汉、宋。
除此三派外,还有既不从《序》,又不从《集传》,主张即文求意的《诗经通论》,有以诗话形式论说《诗经》文学特性的《诗译》,有融贯自我多种观点和见解的《诗广传》,有专事于辑佚三家《诗》的《三家诗拾遗》等等。它们固然不如以上三派之阵容夺目,却孕育着清代《诗经》学流变的种子。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