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金瓶梅文化新解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513198
  • 作      者:
    杨子华著
  • 出 版 社 :
    金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善恶美丑之闻尽显众生百态,道不尽一部《金瓶梅》,破解经典奥秘感受别样文化,一部备受争议的经典名著,一种充斥人性与伦理矛盾的文化碰撞。
  区别与以往《金瓶梅》的相关论著,本书独辟蹊径,选取了杭州地域文化作为基点,从民俗文化、饮食文化、游戏文化、舞蹈文化、戏剧文化、茶酒文化等多个角度对《金瓶梅》进行了翔实的论证和全新的解析。
展开
作者简介
  杨子华,男,1937年生,浙江嘉善人,中国水浒学会理事、学术委员,《水浒争鸣》丛刊编委,主要从事《水浒传》与《金瓶梅》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作为一部具有近代意味的现实主义文学巨著,《金瓶梅》开创了中国世情小说创作的先河,被世人称为“天下第一奇书”,“世情书之最”与此同时,由于《金瓶梅》描写内容的大胆,使得它备受人们的诟病,一度被列为“楚书”,“淫秽之书”。
  《金瓶梅》何让人们如此眩惑,《金瓶梅文化新解》将选取杭州地域文化作为基点,从民俗文化、饮食文化、游戏文化、舞蹈文化、戏剧文化、茶酒文化等多个角度对其进行别样的解析,在阐释《金瓶梅》文化内涵的同时,为您提供一次全新的视角来揭开这未解之谜,为您呈现一部不一样的《金瓶梅》。
展开
精彩书摘
  富有感情色彩的“儿尾”称谓方言
  有不少研究者都以为,《金瓶梅》主要运用的方言是北方方言和山东方言,但笔者却认为,虽然《金瓶梅》的故事发生在山东,再由于作者屠隆曾在“万历十一年春到北京任礼部主事一年多”(周靖竹《(金瓶梅)作者对我说》),所以为了描写北方出生的人物的需要,《金瓶梅》中也出现了一些山东等北方一带的方言。然而,总的来看,《金瓶梅》所运用的方言主要还是杭州的吴语方言。这是因为《金瓶梅》不仅承袭了在宋元杭州话本小说基础上成书的《水浒传》的故事、诗词以及体制、方言的传统,而且据《(金瓶梅)作者对我说》:《金瓶梅》作者“屠隆出生于浙江鄞县(即宁波),三十五岁前生活在家乡,游历江浙”,对杭州的风土人情、方言口语非常精通。因此,《金瓶梅》主要运用的是兼有北方官话和南方吴语方言双重特征的杭州半官话吴语方言。
  《金瓶梅》非但主要运用了杭州的吴语方言,而且还大量地、娴熟地运用了其中那些具有杭州地方特色和杭州风味的“儿尾”方言,极其真实、细腻地刻画出了一批富有市井化、平民化和性格化的人物形象。对此,笔者已在拙作《(金瓶梅)用“儿尾”方言来描写人物》(《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一期)一文中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本文仅就《金瓶梅》运用“儿尾”称谓方言方面对其语言艺术作进一步的论述。
  民俗文化在社会方言方面的集中表现便是称谓方言。至于杭州的“儿尾”方言所包含的民俗文化底蕴就更加丰富了。“儿尾”方言的语用意义主要是指“小”。据清代杭州人翟灏《通俗编》二十三卷“儿字”条,转引南宋杭州人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三)云:载小儿戏耍家事,鼓儿、板儿、锣儿、刀儿、枪儿、旗儿、闹竿儿、棒槌儿,盖杭州小儿口中无一物不助以儿者。”翟灏所说的“杭州小儿口中无一物不助以儿者”便相当清楚地指出了杭州“儿尾”方言“小称”的特点。其实,在“小称”之中一般还包含着“爱称”,就如翟灏转引自《梦粱录》的这些为小儿戏耍的物件,都是既小巧,又可爱。《金瓶梅》作者正是出于对杭州“儿尾”方言的深刻理解,方能如此得心应手地为我们展示了形形色色的“儿尾”称谓方言。
  据《杭州方言词典》对“儿尾”的解释:“杭州的‘儿’常是一个独立的,自成音节的词尾。”它有“表示细小”和“表示喜爱”的作用。《金瓶梅》作者就很巧妙地利用“儿尾”方言的这种“小称”和“爱称”的感情色彩,首先为各种“小孩儿”和“女孩儿”取了个带有“儿尾”的名字。
  [小孩]
  “孩儿”
  《金瓶梅》第三十回:
  合家无不欣悦。晚夕就在李瓶儿床房中歇了,不住来看孩儿。“孩儿”即孩子。有两义:一指儿子,二指儿童。此处是指西门庆和李瓶儿生的儿子官哥儿。作儿童解的,如第四十一回:“孩子每在炕上张手儿蹬脚儿的,你打我,我打你,小姻缘一对儿耍子。”《金瓶梅》中还经常运用“女孩儿”这个“儿尾”称谓方言,如第三十七回:
  又见他女孩儿生的一表人物,暗道:“她娘母儿生的这般模样,女儿有个不好的。”
  西门庆见到的这个“女孩儿”便是王六儿的女儿爱姐。
  “人芽儿”
  《金瓶梅》第三十二回:
  那潘金莲笑嘻嘻的向前戏弄那孩儿,说道:“你这多少时初生的小人芽儿,就知道你妈妈?”
  “人芽儿”即伢儿。在杭州方言口语中称小孩子为“伢儿”。《杭州方言词典》:“小伢儿,儿童,也叫小孩儿。”“伢儿”这个“儿尾”方言,经常被人看做是最具特征性,也最具典型性的“儿尾”方言。就在《杭州方言词典》对方言词的解释的例句中共运用了40多个“伢儿”。如:“小伢儿,搞搞儿,搞得不好闹架儿。”还有杭州电视台的儿童专栏节目就以“小伢儿”命名。正是因为“儿尾”方言的儿童化特点和“小称”作用,故而在对儿童的称谓中,“儿尾”就显得格外的多了。如上例,潘金莲称李瓶儿生的婴儿为“人芽儿”,此称谓便有“小称”和“爱称”的作用。再如对李瓶儿生的这个孩儿就有这样一些“儿尾”称呼:
  “官哥儿”
  《金瓶梅》第三十回:
  “李大姐养的这孩儿甚是脚硬,到三日洗了三,就起名叫做官哥儿要。”“哥儿”,男孩儿。也是第三十回:“蔡老娘道:‘对当家的老爹说,讨喜钱,分娩了一位哥儿’”。西门庆与李瓶儿所生的哥儿,出生时正值西门庆加官,故取名“官哥儿”。
  “小官儿”
  《金瓶梅》第三十八回:
  (西门庆)就问:“哥儿睡了不曾?”李瓶儿道:“小官儿顽了这回,方睡下了。”
  “小官儿”也是李瓶儿对自己孩子的一种称呼,在词义上与上面的“小大官儿”相同。“官儿”,原意指做官之人,但借用来称自己的孩儿为“小官儿”,就含有一种祝福之意。又有李瓶儿称自己孩儿为“小大官儿”的。
  《金瓶梅》第三十二回:
  “小大官儿好好儿在屋里,奶子抱着,平白寻我怎的?”
  李瓶儿称自己的孩子为“小大官儿”,儿尾”上再加一个“小”字,更加突出了其“小称”和“爱称”的作用。这就更显示了李瓶儿的爱子之心。
  官哥儿在《金瓶梅》中,可以算得上是西门庆和李瓶儿生的一个具有一定典型性的小孩儿形象。其他一般属于小孩儿的“儿尾”称谓还有如:“小优儿”、“小道士儿”、“小周儿”、“小花子儿”、“小喜儿”、“小铁棍儿”、“小奴才儿””等。
  “书童儿”
  《金瓶梅》第三十一回:
  西门庆一见小郎伶俐,满心欢喜,就拿拜帖回复李知县,留下他在家答应。改换了名字,叫做书童儿。
  “书童儿”,原名小张松,非但生得清俊,而且又识字会写,擅长歌唱南曲。清河县正堂李知县把他当作礼物送与西门庆做男仆小厮,深为西门庆所宠爱。书童儿可谓奴仆中写得最成功的一个。在西门庆的小厮男仆中,有以书、画、琴、棋排名:“书童儿”、“画童儿”、“琴童儿”、“棋童儿”。
展开
目录
序1/1
序2/7
民俗文化
《金瓶梅》所描写的元宵民俗/3
元宵灯市中流光溢彩的烟火/14
《金瓶梅》所描写的婚姻民俗/22
晚明时期的女子缠脚之风/40
《金瓶梅》所描写的女子服饰文化/56

饮食文化
《金瓶梅》与杭州的茶文化/87
《金瓶梅》所描写的酒文化/104
富有地方特色的小吃文化/123

游戏文化
晚明时的游戏民俗/145
妓院里的足球游戏/161
西门庆家酒宴上行的花色繁多的酒令/177
从“耍子(儿)”看西门庆大家庭的娱乐生活/191

舞蹈文化
从“货郎儿”到“鲍老儿——《金瓶梅》所描写的民间舞蹈/219

说唱文化
《金瓶梅》与宋元明的说唱艺术/235
《金瓶梅》与明末杭州的佛教说唱文学——宣卷/253

戏剧文化
从“笑乐院本”《请王勃》说起/273

妓女文化
晚明时的妓院文化/289

方言文化
“没脚蟹”、“乔家公”、“葫芦提”及其他/307
富有感情色彩的“儿尾”称谓方言/331
运用“儿尾”方言来描写人物/347
最具市民意识和民俗色彩的隐语/361

地域文化
永福寺、狮子街、晏公庙究竟在什么地方?——《金瓶梅》与杭州的地理情缘/377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