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见尔的童年是孤独的,为了打发漫长而寂寞的时光,他常常躺在床上看书,小说和诗歌成了他的心爱之物。文学作品读多了,他自己也提笔尝试着写诗,18岁那年,他用英文写的《一则谜语》被保存下来,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他童年生活的真实写照:<br> 我的摇篮像死神的铺板,/母亲怀着深沉的爱,/长年累月守在我身边。/她要救活我这个小生命,/希望的灯火一直在她心里点燃。/我连吸出乳汁的力气都没有,/抽搐过后又是一阵痉挛。/上帝让我体验离开人世前的痛苦,/我微弱地挣扎着,/犹如苟延残喘。/好容易长成少年,/病弱仍把我陪伴。/在这个世界上,/我是个与众不同的人,/小伙伴们玩得热火朝天,/我却只能默默地站在一旁观看。/我这颗与少年欢乐无缘的心,/只能朝着未来,/把希望寄托给明天。<br> 诺贝尔童年的孤独落寞不仅因为身体不好,缺乏和小伙伴交往的环境和条件,更重要的是对父亲的思念。诺贝尔出生那年,父亲因经营不善破产了,为了养家,远去芬兰谋生,家里全靠母亲操持。因为生计非常艰难,他们的衣着打扮自然比邻家的小孩差些,小诺贝尔常常因此遭到别的孩子冷眼。有时候,邻居凑到一起议论体弱多病的诺贝尔说:“这个孩子永远不会有出息。”这些活勾起了他对父亲的怀念。父亲是遮挡风雨的大树,但小诺贝尔只能在梦里重温着父亲给予的欢乐。<br> 父亲到芬兰后,仍无用武之地,便去了俄国。1842年春天,父亲从彼得堡来信,告诉家里人说,他发明了一种让沙皇感兴趣的火药,准备合资建厂。他要卡罗琳带领全家人去俄国。同年10月,诺贝尔和母亲一一起,离开故乡斯德哥尔摩,启程去彼得堡。家境的好转使老诺贝尔有可能用金钱弥补多年欠下的父子隋、夫妻爱。但这位实业家花钱很有讲究,他为孩子请来最好的瑞典老师,让他们学习俄、法、德等国语言,并为以后的科学研究扣下了坚实的基础。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