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擎着光明的火炬:诺贝尔奖和文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0060356
  • 作      者:
    陈春生著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瑞典发明家、实业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在他的遗嘱中写到:“一部分奖金赠与在文学上创造出具有理想主义倾向的最出色的作品的人”。自1901年诺贝尔文学奖第一次颁奖以来,这个被危地马拉作家阿斯图里亚斯(1967年文学奖得主)称之为“高擎着光明火炬的诺贝尔家族”已绵延百余年。<br>        本书介绍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设立初衷和发展简史,揭示了其演进历程与世界文学发展潮流的互动关系,并通过对28位获奖作家的重点分析,对诺贝尔文学奖“理想主义倾向”的遴选标准进行诠释,为读者了解本奖项提供了丰富、生动的资料。
展开
精彩书摘
  诺见尔的童年是孤独的,为了打发漫长而寂寞的时光,他常常躺在床上看书,小说和诗歌成了他的心爱之物。文学作品读多了,他自己也提笔尝试着写诗,18岁那年,他用英文写的《一则谜语》被保存下来,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他童年生活的真实写照:<br>    我的摇篮像死神的铺板,/母亲怀着深沉的爱,/长年累月守在我身边。/她要救活我这个小生命,/希望的灯火一直在她心里点燃。/我连吸出乳汁的力气都没有,/抽搐过后又是一阵痉挛。/上帝让我体验离开人世前的痛苦,/我微弱地挣扎着,/犹如苟延残喘。/好容易长成少年,/病弱仍把我陪伴。/在这个世界上,/我是个与众不同的人,/小伙伴们玩得热火朝天,/我却只能默默地站在一旁观看。/我这颗与少年欢乐无缘的心,/只能朝着未来,/把希望寄托给明天。<br>    诺贝尔童年的孤独落寞不仅因为身体不好,缺乏和小伙伴交往的环境和条件,更重要的是对父亲的思念。诺贝尔出生那年,父亲因经营不善破产了,为了养家,远去芬兰谋生,家里全靠母亲操持。因为生计非常艰难,他们的衣着打扮自然比邻家的小孩差些,小诺贝尔常常因此遭到别的孩子冷眼。有时候,邻居凑到一起议论体弱多病的诺贝尔说:“这个孩子永远不会有出息。”这些活勾起了他对父亲的怀念。父亲是遮挡风雨的大树,但小诺贝尔只能在梦里重温着父亲给予的欢乐。<br>    父亲到芬兰后,仍无用武之地,便去了俄国。1842年春天,父亲从彼得堡来信,告诉家里人说,他发明了一种让沙皇感兴趣的火药,准备合资建厂。他要卡罗琳带领全家人去俄国。同年10月,诺贝尔和母亲一一起,离开故乡斯德哥尔摩,启程去彼得堡。家境的好转使老诺贝尔有可能用金钱弥补多年欠下的父子隋、夫妻爱。但这位实业家花钱很有讲究,他为孩子请来最好的瑞典老师,让他们学习俄、法、德等国语言,并为以后的科学研究扣下了坚实的基础。   ……
展开
目录
  故事从童话开始<br>    谦逊而孤独的富翁?<br>    看似征婚的招聘广告<br>    你的心灵是自由的吗?<br>    一见钟情,情归何处?<br>    缪斯女神的慰藉<br>    “理想主义倾向”和“最出色的”<br>    几个字难坏了博学的评委<br>    局限与超越<br>    寻找诗意的栖居地<br>    一个陌生的名字定下了十年的基调<br>    普吕多姆是谁?<br>    众望所归的大师为何与巨奖无缘?<br>    “我们的文学多么古老!<br>    英国人醒悟了,但只能跟在波兰人后边<br>    该瑞典自己的作家了<br>    从一粒种子到参天大树<br>    自然主义顺其自然的折桂<br>    感应世界文坛的精神脉动<br>    现代主义也是理想主义<br>    泰戈尔:被西方误读了的东方作家<br>    美国人以特别的方式表达理想<br>    “理想主义倾向”的另一层面<br>    最深的阴影将是光源所在<br>    荒原:我们真实的生存写照<br>    生活有如白痴讲的故事<br>    海明威:孤独而脆弱的硬汉<br>    他人即地狱:人类生存境况解读<br>    等待戈多:后工业时代支离破碎的梦<br>    真的是东方叛逆者的荣誉吗?<br>    逃避或反叛:人生的选择<br>    在丰沃的土壤里扎根<br>    描写顿河生活的大师<br>    主流意识形态下的个性化写作<br>    走出铁幕的索尔仁尼琴<br>    世界是多元的,文学也应该是多元的<br>    一座桥和一个民族的历史<br>    我在美丽的日本<br>    人类之树:一个遥远大陆的风景<br>    尼罗河絮语<br>    为消除人类的隔阂而斗争<br>    摆脱孤独:我们心灵世界的渴望<br>    落花无意,流水有情<br>    精英文学与人类价值的尊严<br>    颁奖给诗人意味着复兴一种人文主义<br>    拉丁美洲的精神皇后<br>    诗人应该是人民的面包师<br>    将武器置于田野<br>    分裂的天空下一个和平的歌者<br>    中国文学与诺贝尔文学奖<br>    一种渴望,一种追求<br>    鲁迅眼中的诺贝尔文学奖<br>    老舍得了诺贝尔文学奖?<br>    1901年-2009年历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概览<br>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