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麦哲伦纪事:孤独英雄不归之航:the story of Magellan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7933315
  • 作      者:
    (奥)斯蒂芬·茨威格著
  • 出 版 社 :
    希望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孤独英雄不归之航:1520年11月28日,船只起锚开航,旗帜飘扬。三只孤零零的小船用一声礼炮恭敬地向不熟悉的海洋致敬。
  船只悄无声息地驶进了黑暗寂静的海湾,看起来奇怪而可怕。他们是第一支进入海峡的船队,这种寂静意味深长。
  船员们终于得出结论他们到了一个无人荒岛,一个完全没有人兽的地方。他们对逗留在这个偏远的原始之地充满了恐惧……
展开
作者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著名的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游历世界各地。
  代表作有小说《人生转折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危险的怜悯》等;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异端的权利》、《麦哲伦纪事》、《在革命的断头台上》、《当伟人遭遇宿命》、《苏格兰玫瑰》等。
展开
内容介绍
  一个孤独的英雄为了能像哥伦布等人那样“惊天动地”,密谋策划寻找传闻中欧洲通往亚洲香料群岛的海峡。为此,他不惜“背叛”根本不赏识他的祖国而投奔西班牙,一往无前地进入一个万劫不复之地。仅仅依据一个谬误传闻和一张错误百出的航海地图,他竟取得了西班牙国王和很多商人的信任,率领一帮“乌合之众”,向实际上根本就不存在的海峡驶去,开始了一次有史以来最为疯狂的航行。即使梦想被无情的现实击灭,麦哲伦仍然坚持前行,结果,他不仅发现了大西洋通往太平洋的海峡,还完成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并以此证实了地球是圆形球体的猜想。
  《麦哲伦纪事:孤独英雄不归之航(插图版)》全书充满对探险行动的热烈颂扬,充满对个人英雄气质的讴歌和嘉许。
展开
精彩书摘
  科纳诺尔战役
  1505年3月25日是一个庄严的时刻,那天,葡萄牙第一支武装船队离开里斯本的海港,开始了征服新帝国的航程。
  历史上除了亚历山大大帝到达达达尼尔海峡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外,再没有比葡萄牙船队出发征服世界更壮观的了。20艘船等候国王发号施令就起锚出航,再也不是以前亨利亲王时代的小篷船了,而是宽阔的大型横帆船,有着几层甲板,船头船尾高翘,每艘船都有三四根桅杆,能装很多人。除了几百名训练有素的海员外,船上还有1500名全副盔甲的士兵以及200名炮兵。除了木匠以外,他们还带了其他工匠来修船以及在印度修建堡垒。
  每个旁观者都会一眼看出,这支重要的船队有一个重要的目的——称霸东方。
  船队司令弗朗西斯科·德·阿尔梅达不是无缘无故被授予印度总督称号的。有“海军元帅”美誉的瓦斯科·达·伽马是葡萄牙的第一英雄,也不是无缘无故受委托装备船队的。
  阿尔梅达的军事任务非常明确,他将拆除和摧毁印度和非洲的伊斯兰贸易站,在所有重要战略据点修建堡垒并派足够人驻守。估计到英国的政治意图,他要占据所有内陆海的进出海口,堵塞直布罗陀和马六甲。之间的主要海峡,从红海和波斯湾关闭印度洋的南边人海口,使除葡萄牙外的其他海上贸易都不可行。他还接到消灭埃及苏丹和印度王公的海上力量的指示。从1505年开始,把所有东方的港口都置于这种严格的控制下。没有葡萄牙许可,任何船只也不能运走一颗胡椒。
  为了实现这些海上军事计划,他还将向要征服的国家传播基督教一一这使他的远征具有宗教意味。
  在里斯本大教堂里,国王亲手送了一面白缎子上印着深红色十字架的旗帜给弗朗西斯科·德·阿尔梅达,这面旗帜将胜利地飘扬在摩尔人和异教徒的土地上。船队司令跪着接受了这一庄严的礼物,并和他的1500名已经忏悔和接受了圣餐的下属一起下跪,宣誓效忠君王,使他的恩威达至外国的异教徒。
  他们迈着庄严的步伐,从教堂走到海港,枪炮齐鸣以示告别。接着,船队庄严地从塔霍河驶进海洋,船队司令立誓要为葡萄牙征服直至地球尽头的领地。
  1500名士兵低头跪在祭坛前举手宣誓效忠,其中24岁的费尔南多·麦哲伦的名字当时还不为世人所知。我们对他的身世知之甚少,只知道他约在1480年出生。 麦哲伦的出生地备受争议,但通常认为应该是波尔图。只知道他的家庭是贵族,尽管只是第四等贵族,但已足以使他有资格佩戴纹章,并得以在宫廷谋事。他年轻时可能当过依莲娜女王的骑士,尽管看起来他并没有在宫廷身居要职。24岁时,他成为远征东方的军队中的一员,只是一名普通的士兵,是1500名与船员和船上侍者一起吃饭和睡觉的士兵里的无名小卒。
  但是,在对东方数次的远征中,上千人死了,在十来个活下来的人中,他是唯一一个留下不朽名声的人。
  远征东方这些年,对麦哲伦而言是无比重要的经验。
  作为一名普通士兵,他没有受到任何优待。他被粗鲁地看作是一个仆人,在风暴中要帮忙收帆和泵水,站在战役的最前列,在火焰和烈日下挖战壕。在“工厂”里,他要轮流担任店主和哨兵,并在陆地和海洋上与其他士兵一同战斗。他同时要使用测深锤和刺刀。
  参加过各种各样的冒险和任务后,麦哲伦学会了战争和贸易的各种把戏,身兼士兵、水手和商人数职,通晓土地、海洋和行星运行的规律。命运适时地赋予了他一桩神圣的使命,经过几场与其说是真正的战争不如说是抢劫的小冲突后,麦哲伦在1506年3月的科纳诺尔战役中真正经受了战火的考验。
  科纳诺尔战役是葡萄牙征服印度历史的转折点。瓦斯科·达·伽马在1498年首次到达马拉巴尔海岸时,受到卡尔卡特统治者的友好相待,双方诚心诚意地进行贸易。但8年后葡萄牙船队乘着更大更先进的船再次出现时,印度统治者马上意识到,这些来自西方的陌生人不但是来做生意,还是来征服的。
  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商人惊恐地意识到,一支可怕的长矛已经刺进了他们的鲑鱼群,这些陌生人要成为海洋和陆地的主宰。由于担心西方海盗会把东方的船只扣留在港口内,香料贸易立即停止了,从沙漠运往地中海的陆上贸易供给也停顿了,在威尼斯和里亚特,以前运送货物的河道也被强行堵塞。
  埃及苏丹的中转费收入被切断。他写信给教皇说,如果葡萄牙继续在印度洋的强盗行为,他将毁坏在耶路撒冷的圣墓以作报复。但教皇和欧洲各国的君王都无法控制葡萄牙扩张领土的意愿。只有召集利益受损的国家联合起来,以武力克制这些侵略者,趁葡萄牙立足未稳时就摧毁其在印度的势力。
  卡尔卡特的统治者在加紧准备这次攻击,此举得到了埃及苏丹和威尼斯君王的暗中支持,威尼斯造枪匠被暗中派到了卡尔卡特。
  对葡萄牙海军的袭击和摧毁已经如箭在弦了。
  然而,葡萄牙竟幸运获救了。当时,一名叫卢多维科·瓦尔特马的意大利冒险家正在世界各地游荡,他四处漂泊是出于天生对探险的渴望而非出于野心。他毫不骄傲地说:“讨厌只从书上获取知识。”他决心“要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因为一个目击者的报告比道听途说的事实更可贵”。
展开
目录
序幕 香料之航
第1章 浴血印度
第2章 神秘方案
第3章 投奔西班牙
第4章 突出重围
第5章 启航
第6章 “秘密”被捅破
第7章 哗变
第8章 伟大的时刻
第9章 绕了地球一圈
第10章 突然死去
第11章 悲壮的凯旋
第12章 寂寞英雄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