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俗语佛源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7504284
  • 作      者: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编著
  • 出 版 社 :
    中西书局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俗语,即指流行于民间的通俗语言,如“祝愿”、“报应”、“圆满”、“恩爱”等等。然而,如果不翻开这本书,你也许不知道这些词的源头皆出自佛教经典。俗语佛源,顾名思义,就其成书因缘而言,既反映了“佛法在世间”的现实,又体现了人问佛教的精神。这本小书就以此为编写宗旨,从我们的日常口语以及文、史、哲著作中,收集六百余条词语,为其追根溯源.既可使读者从中加深对这些词语的认识,又可对佛教经典有所了解。
展开
精彩书摘
  一笔
  一了百了  语本《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八:“一了一切了,一成一切成,一见一切见,一得一切得。所以道:一尘才举,大地全收;一毛头师子,百亿毛头一时现。”理学家也引用此语,如《朱子语类》卷八:“有资质甚高者,一了一切了,即不须节节用工也。”后作“一了百了”,原为对悟性高的人的赞誉之辞,谓通达根本,则洞晓一切,犹言举一全收。后常指主要的事情了结后,其他一切也跟着了结。明代王守仁《传习录》卷下:“良知无前后,只知得见在的几,便是一了百了。若有个前知的心,就是私心,就有趋避利害的意。”鲁迅《且介亭杂文.论“旧形式的采用”》:“以为艺术是艺术家的‘灵感’的爆发,像鼻子发痒的人,只要打出喷嚏来就浑身舒服,一了百了的时候已经过去了,现在想到,而且关心了大众。”也作“一了百当”,明代张居正《答山东巡抚何来山》:“宜及仆在位,务为一了百当。”
  一人吃斋,十人念佛  吃斋、念佛是佛教徒日常修持的基本内容。“斋”的本义是“过午不食”,也叫“不非时食”,属于出家人的戒律.大乘佛教提倡不肉食(包括不食五辛),“斋”的意义也就转化为吃素食。原始佛教主张念释迦牟尼佛,大乘佛教认为一佛即一切佛,主张念十方三世一切佛。念佛,原指心中念想、观想。白净土宗盛行以来,“念佛”多专指念西方净土的教主阿弥陀佛,并且推崇持名口念。俗语“一人吃斋,十人念佛”,谓一个人虔诚地信佛修持,身体力行,便能够带动许多人向善学法。如《平妖传》第七回:“常言道:一人吃斋,十人念佛。因这杨巡检夫妻好道,连这老门公也信心的。”
  一刀两断  语本于《五灯会元》卷十二:“一刀两段,未称宗师。”意谓虽能干净利落地判断是非邪正,但未能圆融一体,和光同尘,也称不上“宗师”。后亦作“一刀两断”。多比喻干脆利落。如《歧路灯》第七一回:“一个男人家,心里想做事,便一刀两断做出来。”也比喻坚决断绝关系。如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白娘娘说江世荣还欠她几万块钱,要是他不赶快归还,到那天,她就什么也说了出来,同他一刀两断,再不替他胡说八道了。”
  ……
展开
目录
一笔
一了百了
一人吃斋,十人念佛
一刀两断
一口吸尽西江水
一门深入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一日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一心不乱
一心一意
一旦无常万事休
一生一世
一丝不挂
一百八
一动不如一静
一尘不染
一花五叶
一报还一报
一佛出世,二佛涅
一转语
一知半解
一念
……
十五笔以上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