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
一了百了 语本《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八:“一了一切了,一成一切成,一见一切见,一得一切得。所以道:一尘才举,大地全收;一毛头师子,百亿毛头一时现。”理学家也引用此语,如《朱子语类》卷八:“有资质甚高者,一了一切了,即不须节节用工也。”后作“一了百了”,原为对悟性高的人的赞誉之辞,谓通达根本,则洞晓一切,犹言举一全收。后常指主要的事情了结后,其他一切也跟着了结。明代王守仁《传习录》卷下:“良知无前后,只知得见在的几,便是一了百了。若有个前知的心,就是私心,就有趋避利害的意。”鲁迅《且介亭杂文.论“旧形式的采用”》:“以为艺术是艺术家的‘灵感’的爆发,像鼻子发痒的人,只要打出喷嚏来就浑身舒服,一了百了的时候已经过去了,现在想到,而且关心了大众。”也作“一了百当”,明代张居正《答山东巡抚何来山》:“宜及仆在位,务为一了百当。”
一人吃斋,十人念佛 吃斋、念佛是佛教徒日常修持的基本内容。“斋”的本义是“过午不食”,也叫“不非时食”,属于出家人的戒律.大乘佛教提倡不肉食(包括不食五辛),“斋”的意义也就转化为吃素食。原始佛教主张念释迦牟尼佛,大乘佛教认为一佛即一切佛,主张念十方三世一切佛。念佛,原指心中念想、观想。白净土宗盛行以来,“念佛”多专指念西方净土的教主阿弥陀佛,并且推崇持名口念。俗语“一人吃斋,十人念佛”,谓一个人虔诚地信佛修持,身体力行,便能够带动许多人向善学法。如《平妖传》第七回:“常言道:一人吃斋,十人念佛。因这杨巡检夫妻好道,连这老门公也信心的。”
一刀两断 语本于《五灯会元》卷十二:“一刀两段,未称宗师。”意谓虽能干净利落地判断是非邪正,但未能圆融一体,和光同尘,也称不上“宗师”。后亦作“一刀两断”。多比喻干脆利落。如《歧路灯》第七一回:“一个男人家,心里想做事,便一刀两断做出来。”也比喻坚决断绝关系。如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白娘娘说江世荣还欠她几万块钱,要是他不赶快归还,到那天,她就什么也说了出来,同他一刀两断,再不替他胡说八道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