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肩《沉思录》的西方哲学经典
慰藉西方人一千多年的心灵书
学会以内心的自足面对无常命运
一位品行端正、学识渊博的罗马高官,却因人陷害而身陷囹圄。面对即将来临的死亡,这位罗马人的人生信条动摇了:如果好人不能获得幸福,我们还有必要积极行善吗?
一位代表智慧的哲学女神,悄然造访这位悲愤的囚徒。她安抚这颗悲痛的心灵:反复无常正是命运的本性。金钱、权力、名望,这些是命运的馈赠,也会随时被命运收回。只有美德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也只有从美德出发,才能通往真正的幸福……
《哲学的安慰》是一部跨文化经典,它从诞生至今不断在各个国家中得到翻译,不仅安慰过一代又一代身处“黑暗中世纪”的读者,而且成为欧洲民族文化觉醒的催化剂。该书以拉丁文写成,仅在英语世界就有延续一千多年的翻译史,直至今日,长盛不衰,读者甚众,在各大书店往往能看到它数个译本并列。9 世纪末,文治武功俱佳的阿尔弗雷德大帝是不列颠土地上《哲学的安慰》的第一位译者,他的译本抬高了西撒克逊语作为文学和文化语言的地位,也为英语登上世界舞台唱响了先声。14 世纪的大诗人乔叟是第二个重要的译者,他为此发明了许多古英语的新词汇,而且他的作品深受该书影响。16 世纪,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在修习拉丁文时也完整翻译过该书。一本书有两位国王作为译者也是世所罕见的。
波埃修斯(Boethius ,公元480―524 年),通常被评价为“罗马最后一位哲学家,中世纪第一位经院神学家”。他也许是最后一位直接通晓希腊文的拉丁哲学家,曾誓言要把手上全部的亚里士多德著作和柏拉图对话录都译成拉丁文。他也是一位虔诚的正统派基督徒,写过多篇论证严密的神学论文阐释三位一体等核心教义。因他在执政官任上被陷害入狱,一年后被处死,终没能完成心愿。他的两项工作最为著名,一个是翻译了波菲利的《逻辑学导论》,使该文成为中世纪逻辑学必学篇章,有学者评价说:“中世纪学生所学习的东西,以及经院哲学所研究的问题,几乎全部是由波埃修斯提出来的,至少是他从古代哲学中带来
的,甚至人们所使用的哲学术语也无不出自他。”另一个就是身陷囹圄时写就的《哲学的安慰》。该书是波埃修斯一生思想的高峰和绝唱,长期被认为是有教养的人书房中必备图书。
《哲学的安慰》(拉丁文:De consolatione philosophiae,英译:The Consolation of Philosophy)主线情节很简单,就是波埃修斯与哲学女神两人的对话,双方时而大段独白论证,时而以诗歌抒情。起先波埃修斯对自己的遭遇感到愤懑不平,伤痛欲绝;哲学女神指出他所说的幸与不幸都是命运的偶然所赐,而真正的、具有必然性的幸福是超越尘世的至善,只有后一条道路是历代哲学家们指出的真理之路。因为整个天空的星辰、四季循环、潮起潮落都有确定的、理性的规律,所以万物背后肯定有统一的本原。本原必然是存在的根基,自足和至善,因此它也是万物运动的终极目的。在这个统一的秩序中,本原赋予万物存在和本质。本原也就是“神”。而人世间也不是混沌的,与自然界一样是同一个本原,人的终极幸福就是至善。好人选择向善,与本原保持一致,而善(好)就是幸福,所以好人的奖赏就是好人自身;恶人选择逃离至善,也就从万物存在的等级之链往下掉,失去了人之为人的本质和幸福,其实是软弱无力的。神在时间之外的永恒“现在”中预知一切历史,人是在时间维度中的旅客,所以神的“全知”并不与人的自由意志矛盾,所以人在他公正的审判之下应该追求善。
哲学安慰了谁?我们想象一下,作者从小受到良好教育、出身名门、家庭幸福、位极人臣,突然被囚禁在远离故乡的单人牢房,面对不确定的死期,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饱受折磨,遭受了人生意义的终极危机……其实能够与他对话的只有自己。书中人物的“波埃修斯”及历史上作为作者的波埃修斯是有区别的。书名中的“哲学”也指对话的引导者“哲学女神”.确切来说“女神”是按中文习惯在译本里加上的,“哲学”在拉丁语里是阴性名词,所以作者很自然地将它人格化为一位神奇的女士。有学者指出,书中描写哲学女神的衣服破烂陈旧,上面的字母θ既指“理论”,也隐喻“θνατο”(死亡),因为当时死囚衣服上都印有这个字母。所以很可能作者看到自己囚衣,神情恍惚中,抽离出心灵的理性部分投射为“女神”,感情部分则为“波埃修斯”。
波埃修斯被誉为“基督教的苏格拉底”,书中波埃修斯确曾自比苏格拉底:两人同样都因为坚持哲学、坚持真理而被判死刑。《斐多篇》中的苏格拉底提出“学习哲学就是练习死亡”,即人通过实践哲学能够从容面对死亡。这也构成作者的自我定位和写作动机之一。全书结构有意借鉴了柏拉图对话的形式:引导者逐步引出回应者内心的“回忆”。这是苏格拉底的“辩证法”,就其结果可称为“知识助产术”,就其发生场所也可称为“心灵/ 灵魂治疗术”。
如果说整场对话是作者的“自言自语”,是思想的独白而不是对话的记录,那么,“哲学的安慰”,就是作者在死刑前的自我安慰和自我救赎。全书未道出的余韵是,两位波埃修斯都得到了哲学的安慰、灵魂得到了救赎,坦然赴死。读完全书,读者跟随作者重新经历了哲学安慰的治疗历程,于是服用了作者提供的灵魂治疗的药剂。然而,波埃修斯也是每个向死而生的凡人的缩影,他的自我拯救表明,人最终都必须自己找到自己确信的“安慰”。
译者导言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第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