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我目光下的你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6105406
  • 作      者:
    袁筱一著
  • 出 版 社 :
    黄山书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袁筱一,法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现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法语系。著有《文字·传奇:法国现代经典作家与作品》等。翻译法语文学作品200万字,主要译作有《杜拉斯传》、《生活在别处》、《法兰西组曲》、《外面的世界》、《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阿涅丝的最后一个下午》、《多米尼克奥利》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我目光下的你》分为三辑,辑一是作者近年来的书评结集,这其中既有她的研究领域:法国现代文学,如伊莱娜的《法兰西组曲》,昆德拉的《无知》,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勒?克莱齐奥的《流浪的星星》等,同时也包括中国作家王安忆的《长恨歌》等;辑二是法国现代经典作家的传奇人生,萨特,萨冈,杜拉斯……作者娓娓道来;辑三是作者对自己过往岁月的回顾和整理。
展开
精彩书评
  宽阔的视野因内省而没有流于空泛;绚丽的文字因天生的忧郁而没有显得沾沾自喜;她的书评有着对于生活本质的追寻……是译者袁筱一,成就了作者袁筱一,抑或相辅相成?
  ——作家 蒋丽萍
  袁筱一的精彩译笔,喜欢法国文学的读者无人不晓。现在,她的优美文笔又可以从这部《我目光下的你》中领略了。这是一位知识女性的读书随感,漂亮妩媚的文字中展示了作者的文学视野,充盈着作者的奇思妙悟;同时也真切地记录着一位感性女子丰富而又细腻的心路历程,虽感性却仍然独特,透露着别样的深刻。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陈子善
展开
精彩书摘
  长恨哪堪歌
  是很早就定下要写的一个题目。当时手上正赶着翻译,便像搁一桩心事一般搁了下来。但是《长恨歌》看罢的那个午后,那被魇住了满梦里都是王琦瑶的场景,那挣扎中窗外一树葱茏的摇响,却成了心底里一个再也抹不去的水印:干了,也留一块黄黄的斑在上面。这是一个女人的一生,流水似地过去了,仿佛怅惘也没来由的样子。而女人的一生,略具代表性的,不外是和几个男人的纠葛。现代中国文学里,情欲早就成了重要得不能再重要的主题,只是全部落在了一个女人的身上,又少有斗争,便成了不堪回首的一生。
  王琦瑶最好的岁月在四十年代。上海好像是无论在什么样的动荡里都能偷来一段歌舞升平的地方。在四十年代初,她参加选美,在身世背景都不足的情况下做了“三小姐”,因为“她的艳和风情都是轻描淡写的,不足以称后,却是给自家人享用”。有了这段风光做底子,她的一生便要揭幕了,约略有点姿色的女人那一丝不甘全给撩拨出来。于是有了她和“李主任”的一段,这是她情爱生活的开始。
  上海女孩子的精明,可以在很小的时候就有了,但是她们成长一世也达不到“聪明”的程度。王琦瑶跟李主任,当然是“精明”的举动,但不“聪明”,因为单纯得不晓得望一望未来。然而或许正是唯其单纯,虽然这个头开得并不算完满,究竟也成了她情爱生活里比较美的一段,再加上“死生契阔”的大背景,这美竟是有点凄凄。她成日只知道等待(等待仿佛一直是女人的强项),委屈是孩子般的委屈,她无法开口问他到哪里去了,是在做些什么,更甚她不懂,只要他来便是好的,是寂寞里的一点点欢愉。依然是六年前我读的那首诗,诗里说:
  所以,我去,总穿一袭蓝衫子
  我要她感觉,那是季节,或
  候鸟的来临
  因我不是常常回家的那种人
  原来那种幽蓝的颜色,我找寻很久,竟是隔了四五十年时光记忆的颜色。寂寥,还有等待,是女人如水的温柔。所以“李主任”对王琦瑶,不是没有恩情,也不是没有爱的。尤其动荡得几乎心力交瘁了,倒只有这个女人是抓得住的一段浮木。在两个人都预感到分离在即的那个夜晚,“屋里一片漆黑,李主任的脸却是清晰的,俯视着她,将一个西班牙雕花的桃心木盒放在她枕边,又抽出她的手,把一枚钥匙按在她手心,说要走了,汽车已在门外。王琦瑶不由搂住他脖子大哭起来,从未有过的失态。她像个孩子一般耍赖着不让他走,心想他这一走又不知什么时候才来了,她又要日等夜等,寝食不安,数着墙上的光影度日,墙上的光影是要它快时它慢,要它慢时它快,毫不解人意,梧桐树也不解人意,秋风未起就已落叶满地”。——一个男人予一个女人的爱,一个女人予一个男人的爱,大抵也只能如此了。当男人都无法再给女人提供荫庇,提供等待的机会时,这个男人便真是做人做到了头。果然,“一架北平至上海的飞机坠毁,罹难者名单上有位名叫张秉良的成年男性,其实就是化名的李主任”。而从“死生契阔”中存活下来的,往往是女人,尽管她们的眼睛里有那样不明就里的茫然和无辜。王琦瑶和大多数被耽误了一生的女人一般,比谁都要知道归宿的重要,那是一个女人的衣食着落啊,有一间具体的房子,有一个具体的人在身边守着,心里才踏实。然而耽误是她自己做下的,甚至宿命都解决不了问题。王琦瑶等“李主任”,哭“李主任”,不过是在哭自己的一个依靠。那个时候爱成了回忆里的轮廓,越来越模糊,只知道曾经有过,曾经把心,连同身体一道寄放在某个地方过。可是这个底子经过了生生死死的渲染,经过了“哪里由得我们作主”的悲戚,昭示着她以后只能是一步不如一步了。
  待到她和康明逊,连“死生契阔”都不是理由。这是另一版的白流苏和范柳原,两个人斗心斗智地捉了几回迷藏,遮不住了,范柳原的嘴脸暴露无疑,康明逊向王琦瑶示爱的第一句话竟是:我没有办法。其实按照他们的情境,平等的心态,倒是最有可能相依为靠的。说来也奇怪,王琦瑶的明理表现在这件事上,她却是不委屈了。后来她倒回头来想,才“发现自己真是很爱这个男人的,为他做什么都肯”。但这是后话,两个人在相恋之初都说得明明白白,说到底是不愿为自己尚存的一点点真心负责任。话说得明白就再也没有等待和希望了,所以也不存在日后的绝望。好像范柳原和白流苏说:“……有一天,我们的文明整个的毁掉了,什么都完了——烧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许还剩下这堵墙。流苏,如果我们那时候在这墙根下遇见了……流苏,也许你会对我有一点真心,也许我会对你有一点真心。”除了不谙世事的少男少女去做出来的生死相随,现在世间的男女仿佛都只是文明坍毁之前一点点真心的问题。男人不再承诺,女人也不再相信承诺,天荒地老之类的话,充其量不过是取得彻底的谅解之后,“把彼此看得透亮透亮的”一刹那。而这点真心,维持夫妻间“和谐地活个十年八年”总是绰绰有余,即便维持固定一些的情人身份也未必不够。王琦瑶和康明逊“偎在沙发上,裹着一床羊毛毯,看着窗帘上的光影由明到暗。他们手拉着手,并不说话,窗下的弄堂嘈杂着,是代他们发言,麻雀啁啾,也是代他们发言。这些细细琐琐的声音,是长恨长爱的碎枝末节,分在个人头上,也须竭尽全力的。房间里黑下来,他们也不开灯,四下里影影绰绰,时间和空间都虚掉了,只有这两具身体是贴肤的温暖和实在”。如果不是王琦瑶怀孕了,这样的“长恨长爱的碎枝末节”维持上十年八年也是情理之中,上海的女人最堪承担这种“碎枝末节”,她们固然不愿意对彼此的一点真心负责任,因为那是抓不住的,但是她们对于“窗帘上的光影”,对于“贴肤的温暖和实在”,就像对于李主任给的“西班牙雕花的桃心木盒”一般,还是愿意负点责任的。这点责任感有时会让她们生出空前的勇气和透彻来面对男人的逃避,“与子成说”的坚定像一个神话似的,王琦瑶没有以肚里的孩子为要挟去问康明逊哭天抢地地要个名分,这大约总是康明逊的幸运:这女人到了人生的关头却没来由地大方起来。“李主任”是刚刚教会了她爱,于是她把这点学来的知识全盘实践在康明逊的身上,难免有一点夸张。她想她这“一生也就是如此,康明逊却还有着未尽的责任”。她不仅决定去打掉这个孩子,而且还要给孩子找个道德伦理上说得通的父亲。这真是女人才有的心机和恶意,小说里从来不乏这样的情节:因为这心机,这恶意也都被限制在一个单纯的套子里,一方面它牵连进了旁人的牺牲,另一方面自己也是在牺牲中的:这无辜的来由是在哪里呢?找不到债主。萨沙在这个时候做了王琦瑶的猎物,于他未必是怎样的不幸。王琦瑶更是没有指望过萨沙给她下半辈子的依靠。她要的只是一个做人的借口与过渡。后来王琦瑶下了决心对萨沙说有了他的孩子,一向在女人堆里混的萨沙固然不信,也还是维持了男人面子上的那份担当。他知道王琦瑶欺他,不过是仗着那几分姿色和温存,“心里有限,又是可怜”。这时他仍然不能免俗地准备逃跑,逃跑之前却竭尽温柔之至。王琦瑶打胎的前一日,他北上去见他的苏联姨妈,从此再也没有回过头。
  到这里,王琦瑶已经明显地在走下坡路,她从十九岁上跟了“李主任”,青春在懵然中过去,待到明白一些事理,却是抓什么都力不从心的样子。女人的能力真是有时间限制的,精明都不顶用。萨沙这个人物不是完全没有他的意思,尽管王琦瑶没有爱过他,他却是唯一给过她性的快乐的人。依靠是一回事,爱是一回事,性是另外一回事,女人分得清清楚楚。女人的贪心在于她们想同时一下子全要到,要不到时就一层层地将就过来,将就到最后是什么也没有的悲哀。所以说女人会退。所以王琦瑶要下这个孩子的理由是女人退到了最后一步的力不从心,其情亦悲:“她这时想到肚里的麻烦还是一个孩子,但这孩子马上就要没有了。王琦瑶背上出了一层冷汗,心也跳得快起来。她忽然之间有些糊涂,想这孩子为什么就要没了?她的脸完全被雨水溅湿了,雨点打在车篷上,噼噼啪啦地响,耳朵都给震聋似的。王琦瑶想,她其实什么都没有。连这个孩子也要没有了,真正是一场空呢!……她想起她三十岁的年龄,想她三十年来一无所有,后三十年能有什么指望呢?她这颗心算是灰到底了,灰到底倒仿佛看见了一点亮处”。有了这个孩子,这一生算不上完满,倒也还算得上完整,否则就一点印迹也见不着了,真的是白来一回人世。如果稍作夸张还能证明她对康明逊的爱,没名没分地替他延续。然而在这个问题上康明逊的软弱还是被王安忆不留情地揭了出来,兜老底似的,可见女性作家恶毒起来较男人更甚:“康明逊连连说道:对不起,对不起。自己知道说上一万遍也是无从补过,可不说对不起又说什么呢?王琦瑶只是摇头,心里知道不要这个对不起就什么也没有了”——原来一个男人所有的爱不欲生痛不欲生,只是这一句要来也无从藏无从念的“对不起”!
展开
目录
自序
第一辑
长恨哪堪歌
猝不及防的历史
躲起来,和这个世界开个玩笑
跨越不知边界的回归
如果开始就知道结局
死亡与少女
永远流浪的星星

第二辑
给杜拉斯一个理由
存在着,仅此而已
那是闪耀着阳光的大海
这是一个与语言相关的游戏吗?
这里安息着不再为此感到痛苦的萨冈
我目光下的你还在吗?
无法想象的寒冷
断裂、诗意与迷醉

第三辑
一本我读过二十遍的书
巴黎终究与我无关
亲爱的,那不是我的地方
在上海开始的那篇小说
非你非我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